荊老封君在幾個兒媳婦的陪伴下往內遞帖子。看到這一幕,王氏心裡有點打鼓,孟氏用力咳嗽一聲給自己打氣,她也往內遞個帖子。
刺史府上凡帖子都收,胡須雜了些白絲的男子過來接了帖子,一看她們,道:“哦!你們不是上回來見我們大娘的麼?”
孟氏道:“正是小婦人,來拜見朱博士的。”
侯五又往她們身後看了兩眼:“這是什麼人?”
孟氏道:“小婦人的兒子媳婦一家三口,陪小婦人出門的。這是她的兒女,那頭車上是她男人,車過不來,在那兒看車呢。”
侯五道:“得嘞,您稍等。小柳,這個你交給杜大姐,這是給大娘的,一定要記得。”
孟氏見狀,忙說:“要是博士忙,我們拜個年、磕個頭就走。不敢多耽誤功夫。”
侯五道:“彆呀,大娘的學生可不一般。”
說話時,杜大姐就匆匆跑了過來,笑道:“孟娘子、王娘子?快請進!還有兩位巫小娘子?大娘說,都請進。這兩位郎君,請往那邊喝茶。”
侯五道:“那邊車上還有一個看車的呢。”
杜大姐道:“那五叔您幫忙叫個人去給送些茶點。”
王氏忙說:“不用了吧……”
侯五已經安排人去了。
朱博士的學生竟這麼有麵子!孟、王二人腰杆也直了一點。
兩人連同何娘子、巫仁巫信一同到了花姐那裡,先帶著小輩要磕頭。花姐請她們坐下,給三個年輕女子紅包,又給小孩子的繈褓裡也放了一個。何娘子會說話,逗兒子讓他說謝。這孩子還不到會說話的年紀,哪說得出來?卻也是一種樂趣。
花姐又看巫仁、巫信姐兒倆,都模樣兒周正,姐姐文靜,嘴抿得比蚌殼還要緊,妹妹倒是大大方方,不太像王氏的女兒,倒有點像孟氏女兒的樣子。花姐問她年紀之類,她就說:“回博士的話,我今年十歲了,哥哥姐姐們讀書,我跟著也讀了一點,後來他們不上學了,我現跟鄰居一道聽幾回課。什麼都學一點兒,不過算賬不如阿姐。”
花姐又看巫仁。因見她不愛說話,也不強求她,女孩子靦腆一點是非常正常的,非得逼人多說話就強人所難了。不說話的人總是會更吃虧一點,巫仁一不說話,整個人就幾乎沒了存在感。
巫仁勉強笑笑,有點想往母親身後躲。
王氏道:“跟大娘說,你多大了……”
“嘰嘰喳喳——”嘈雜的聲音漸漸大了起來,從外麵傳到了房裡,巫仁小小地鬆了一口氣,也往門外看去。
一個中年女人快步走了過來:“大娘。”
花姐站了起來:“怎麼了?”
今天府裡熱鬨是很正常的,這是怎麼了?
蔣寡婦道:“外頭有人喊冤,老封君請您過去看看。”
花姐道:“小祝正在府裡,李司法他們也都在,正是人多的時候,要我做甚?”
蔣寡婦道:“是我沒說清楚。外頭先是有人到前麵衙門口喊冤了,說……說是……家裡女婿殺了女兒,又跑到他們家燒了他們的屋子。”
孟、王等人儘皆站起!
大過年的,出命案,怎麼看都不是件好事兒,真該去廟裡拜一拜了。
花姐道:“那該江娘子忙了,難道又有人受傷了?”
“是。鄉下屋子,草垛一點,房子那還不見風著?連鄰居都燒了,火燒了好幾家,年也沒能過好。就在昨天夜裡。今天早上他們就跑過來報案了!那男人也叫拿住了,先打了個半死,現正被扭到前衙哩!”
“那不是有醫學博士麼?”花姐說。她這個博士是番學裡的,對外主攻是婦科。正經的醫學博士是州學裡的,從老師到學生都是男子。如果有犯人被打傷了要看,也是醫學博士的勾當。記得這個博士剛才也在酒席上。
蔣寡婦歎了口氣:“這男人也喊冤來,說是他女人……到城裡做工就不學好,同糖坊的主人家勾搭上了,給他戴綠帽子。回家過年又不聽話,也不安份,大年夜的跑回娘家,又倒貼娘家。反正說不是個好女人。那個糖坊是楊家的,楊家娘子正陪同荊老封君在咱們老封君麵前說話呢!她當時就說,絕無此事!”
楊家也是荊家的姻親,這地方,隻要你求個門當戶對,那就是個遍地姻親。楊家的糖坊是後補的那一家,方子都不是從祝纓手裡接的,心裡不大自在,總覺得沒能多賺錢必定是與刺史府關係不夠親近的緣故。
年禮備得頗為豐厚,今天一大早就陪同荊家過來了。
花姐聽明了事情,便要向孟、王二人道個歉,請她們先回家,口沒張便看到向個女人臉上的神色。孟氏道:“男人惹了這等不要臉的禍,倒要女人在外麵給他圓。”
王氏道:“博士有事,咱們就先回啦,博士莫急。”
更妙的是巫仁,花姐分明看到她聽蔣寡婦講述時撇了撇嘴,眼睛往上一斜。再看時,她又是一副比當年杜大姐還老實的樣子了。
花姐道:“路上小心。”
花姐與她們一同出了院子讓蔣寡婦代她將出門,江舟就從那道門裡穿了進來。見了她就說:“大娘,大人吩咐,請您去看一看燒傷。”
“怎麼?”
江舟道:“那個畜牲!跟老婆拌嘴就拌嘴,何必放火?燒傷了不少人,身上的傷,女人。”
孟氏道:“博士,要不您先看看老封君那兒?我們倆好歹也是學過的,治病還沒學會,喂個水、擦個身還行。我倆先上手,您跟老封君說一聲再過來也行的。”
江舟看了她們一眼,道:“有人同去自然是好啦,好幾個受傷的呢。燙傷膏那邊的王博士有,正在看著了。”
孟氏就讓兒媳婦帶著孫子出去找兒子先回家,王氏也讓女兒回家,巫信道:“我也幫娘。”
花姐道:“好吧,你們先過去,我這就來。”
她匆匆先去後麵勸導,請楊娘子先回家:“出了這樣的事,楊郎君是要出麵應訴的,家裡不能沒個坐鎮的人,您先回家讓家裡彆亂,免得有人借機生事。”將一個會在張仙姑麵前哭著求情的人先給弄走,讓刺史府裡清靜。
然後是向荊老封君等人說:“咱們大人必會秉公辦理的。”暗示她們不要借張仙姑來插手。
最後讓廚下換上新茶,自己才匆匆跑去前衙。
——————————
花姐估計,既然江舟那樣講,則傷者必是已經抬到了城內。
這是打官司常見的手法,將傷者、病者、屍體等統統一輛板車拖到城裡衙門口,講究的就鋪張席子在門前地上,不講究的就直接把板車排在衙門前麵。一家人披麻戴孝,跪在門口哭著喊冤。抬屍鬨衙,在許多時候比單人過來擊鼓投狀紙要高效得多。
實際上也與她猜得相差無幾。
衙門前本來很熱鬨的車馬人流為了看熱鬨,硬是給這一群人讓出了一大片的空地。衙門麵前,幾輛平板車已經空了。仍然有一些麵色淒然的人站在那裡抹淚,還有嘴快的跟旁邊的人說:“聽那狗東西放胡屁!咱們王家的女兒是最好的!又勤快又能乾!當年瞎了眼,說給他姓李的!一個男人好吃懶作,將爹娘也氣死了、家裡能賣的都賣儘了。我們姑娘沒法子,隻好出來做工!家都是咱們姑娘在養著呢!哪家叫女人養家的?!!!父老鄉親評評理,這是個男人乾的事嗎?”
裡麵又出來幾個衙役:“你,有話進來對大人講,在外麵胡謅什麼?”
因祝纓在刺史府,所以反應十分的迅速,屍體、傷者都被抬了來,那就先看屍體。小江看女屍,刺史府的男仵作看男屍。村裡還有一個來不及跑出來的老頭也被燒死了,他兒子拖著屍體也就過來了,一家子哭得昏死過去,也被叫進了衙門裡。
先處理嚴重的,後麵陪同的人稍後也當做證人被拉了進去。刺史府麵前頓時清靜了。
大年初一!人命官司!還涉及人倫!
什麼酒都甭吃了,開始乾活吧。
席麵一撤,祝纓上麵一坐,李司法陪同,王司功不敢怠慢,也跟著聽一聽。郭縣令也跑了過來,倒黴催的,這事兒發生在他的轄區,人偏偏告到了刺史府上,根本沒給他先過一遍的機會。就這時機、這案情,刺史都不好將事兒交給他辦了。
大家都還穿著新年的新衣,就開門接一起命案。
先是聽原告王家的,王家所述:“女婿李某好吃懶作、不學無術,女兒不得不含淚將幼子寄放家中上城做工。除夕夜,女婿將女兒毆傷,女兒隻得逃回娘家。不想女婿又糾集許多人追來,將女兒殺死,又揚言要殺我全家。本以為他是酒後氣話哪知這畜牲說的是真的!”
祝纓又傳被告李某,李某臉都被打腫了一臉血,衣服也抓破了,露出來的脖子上也是抓痕,一副半死不活的樣子。上到了堂上就“哎喲哎喲”哼了起來。
祝纓一拍醒木,李某就是一個哆嗦,不再哼了,含糊地大聲說“冤枉”:“王家養出淫-婦,拋夫棄子,還敢說呢?那就是雙大破鞋!給楊家當小老婆去了!我為正門風!大人,賤人不知道貼了他們王家多少錢!他們當然說我不好!”
祝纓命博士給他救治,又命求治傷者,又問:“‘糾集許多人追來’,其他人呢?”
其他人跑了,大過年的打到人家門上,還放火燒了半個村子了,王家村的人認準了他打,他哪裡跑得掉?
要不是裡正攔著,說:“得告官府,著落在他們身上賠咱們的房子。”才給他剩下半條命來。
王家村的人本來也不信他能賠得起房子,但是不是還有同夥麼?總有幾個人賠得起的!那就得請官府幫忙抓人。
這年也沒法兒過了,大家不用商議,將村裡稍作收拾,先了幾個壯丁趕車、押送,又選了幾個會哭的婦女,為的是到衙門前好哭訴,到了堂上也更顯可憐。一切準備妥當,天不亮就出發。
祝纓又審問了所有到衙前的人,凡王家村的,必說是李某不好。
祝纓冷靜地問道:“既說他不好,當初怎麼把女兒嫁給他的?”這李某現在看著也就二十來歲,既然說是已經有了孩子,那麼他成婚的時候還要更年輕一些。應該不存在這人是“年輕時看著還好,後來越來越不像樣了”的情況,他現在就還算年輕呢。
親事怎麼結的?彆是看彩禮高就把女兒賣了的吧?
說起這個,王家嶽父也是一肚子苦水:“小人與他父親年輕時一同販過豬,後來不乾了。那時節處得好,情同兄弟,就說,我要生個女兒就嫁他兒子,要生個兒子就娶他女兒。要都生的兒子就叫他們結兄弟,都生女兒就結姐妹。當時換了表記,小人與他一支銀簪,他與小人一雙玉佩。也是小人命苦,生了個女兒。後來長大了,他們家拿著銀簪要來聘,小人許的親,就把女兒嫁與。
哪知這小畜牲不學好!先將父母氣死,再將家產敗儘,如今又害死了我的女兒呀!”
越說越難過,王家嶽父哭得倒在地上,涕泗橫流。不但女兒死了、家還被燒了,連鄰居家也被燒了。這要怎麼收場呢?
李某不乾了,博士給他包紮傷口包到一半,他就說:“你放屁!你那是什麼好女兒?不安於室!跑到那破糖坊,拿了工錢也不交到家裡,就自己亂花!大人,賤人還給他錢呢!”
王家嶽父道:“實是小人的妻子病了,女兒一片孝心,為買藥。”
“呸!哪有叫彆人家老婆給你家老婆花錢治病的?大人,我家可花了二十貫的聘禮!賤人有了相好就敢說不要自己男人了!誰給她的膽子?!”
“大人,外孫可是我們在養呀。”
“呸!我家兒子,要你管來?你自家孫子吃乾,給我兒子吃稀,那賤人把錢與你,就是為了喂飽你家雜種餓著我兒子的?”
祝纓又一拍醒木,衙役也都帶著火氣,大聲喝斥。兩人又萎了。
祝纓又命拘了那位楊坊主,坊主是個三十來歲的男子,因衣食無憂故而顯得年輕一些,微發福,今天剛來刺史府拜過年。前麵官員們聚會吃酒,他娘子在後麵已經到了張仙姑麵前了,他在前麵才剛將帖子遞出,人還在門房排隊等接見,那邊兒拉著傷者和屍體的車就到了。
他本來還在門房裡看熱鬨呢!這就涉事了!
為了給刺史拜年,楊坊主打扮得相當精神,剪裁得十分貼體的綢衣,新靴新帽,腰間掛著年前來進貨的商人攜來的外地新樣佩飾。他並不能說是“商人”,糖坊是他的本錢,但是派了管事經營。他本人的身份依舊是“鄉紳”,五年前他還是南府的府學生呢!
這就到了堂下跪著陳情了。
楊坊主臉上有點懵:“大人!我並不認識什麼李氏王氏的啊!”他能記得自家幾個仆人就不錯了,因為那是在自己家裡,抬頭不見低頭見的,所以能認得。糖坊,他去了隻看糖,誰看人呢?!
祝纓又命提了糖坊的管事,糖坊管事一看李某就說:“怎麼又是你?大人,他一個男人遊手好閒,不事生產,他女人在這兒做著工,他就守著門口要收工錢。小人是看他女人可憐,再不掙兩個錢,兒子就要餓死了,才勉強答應收留。他怎麼又訛上了呢?”
李某大怒:“誰訛的來?憑什麼彆人一百文,她就隻有七十文?是你汙了錢,還是她拿三十文倒貼養漢了?好女人誰不在家帶孩子,拋頭露麵的能是什麼好貨?就不該叫她出來做工!得錢少,人還下賤了!女人手裡就不能有錢!”
一時之間,堂上亂七八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