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0. 文正 你聽不到百姓的哭聲,就聽聽他們……(1 / 2)

祝纓沒有馬上站出來說話, 第一,皇帝沒問她,第二, 她的布置還沒有完成。

又是一次爭執未果,真正做事的官員還有正事要做。譬如吏部,他們得準備官員一年的考核了, 又譬如戶部,預算還得接著算, 得在地方官員進京前就定個數目, 拿給政事堂、皇帝過目。

不久,朝會又散了。

祝纓沉住了氣, 先回戶部辦公。葉登、李援兩人與她一同往戶部去, 邊走邊嘀咕。

葉登道:“王相公可真是。原本一個‘文正’是順理成章的,如今這奏本一上,恐怕有人要瘋了。”

李援道:“這奏本是有點狠。”

祝纓道:“就算不上, 也沒見水到渠成。還是那句話, 先把咱們手上的事辦好, 彆叫人借機生事拿捏咱們才好。神仙打架, 咱們彆做池魚。”

葉登雙手一攤, 道:“還能怎地?都擺在麵前了……”

祝纓道:“咱們先把功課做足,回來才好與這群‘諸侯’討價還價!”

三人一陣無語,回到戶部,祝纓依舊是開一次晨會, 將任務分派一下, 大家埋頭乾活。

尚書與侍郎在一處,他們仨不得不聯合辦公,得他們統一了意見, 才好一致對外。最主要的原因還是祝纓剛剛才到,仍然需要這些幫手,一時無法自己全扛了。

李援算著算著有些氣悶,將筆一扔,道:“忒氣人。以往,哪怕與地方上爭論,還有商有量,現在他們就一門心思賴賬了。”

祝纓放下筆,歎了口氣:“真不知道自己是個什麼運氣,我在地方的時候,與戶部打交道,是被壓著多繳錢糧。如今自己到了戶部,情勢居然一變,戶部居然拿下麵沒辦法了。”

葉登道:“今時不同往日,您當年,政事堂裡有……”

他住了口,三個人齊齊歎氣。

中央與地方的拉扯是一直存在的,不同時期的氣勢強弱還是有區彆的。像先帝在世的時候,皇帝有威嚴、能力還算合格,政事堂裡放的都是一時的人傑,拿出來能鎮得住場子。比如陳巒、比如施鯤、比如王雲鶴,都是普通官員無法挑戰的標杆,是跳起來打不到人家鞋底。上頭鎮得住,下頭就掀不起風浪,事情就好辦。

現在,皇帝身無可取之處,政事堂……竇朋不能說不好,但是鎮不住。現在竇朋也比這些人站得高,卻是沒有這樣壓倒性的優勢。政事堂現在就剩他一個了,多少事兒,忙不過來。一旦鎮不住,下麵人當然就情願自己過得舒服一些了。一個學一個,個個就都不好管了。

祝纓道:“但願不要繼續壞下去。”

李、葉二人看了看祝纓,這一位也有點陳、王的影子,但是太年輕,事兒做得不少了,就差“養望”或者說需要時間讓勢力壯大。

政事堂不頂著,戶部當然得費力跟地方諸侯們拉扯。

李援心道:你能不能成勢,就看在戶部任上能不能憑本事降伏這些諸侯了。降伏了,過幾年你入政事堂就順理成章。沒能鎮得住,以後就算做了丞相,隻怕也還是頭疼的命。

三人感慨一回,還得接著埋頭乾活。

戶部最近都很忙,知道的人一般不在白天跑戶部來聊天,他們這一個白天還算清淨。到了落衙時,葉登道:“隻怕落衙之後,這京城又要熱鬨嘍!”

祝纓道:“這裡是京城,什麼時候不熱鬨呢?習慣就好。今晚彆多飲酒,明天咱們還接著算賬呢!”

葉登與李援都比較輕鬆地答道:“是~”

有這麼個上司有一個好處:在祝纓的手下,乾活是累一點,但是不太用操心,她鎮得住,地盤上勾心鬥角的事兒少。兩人都籌劃著今晚是要休息,還是與親友小聚,聊一聊王雲鶴的事情,以及接下來要怎麼做。

——————————

祝纓與他們想的都不一樣,她不跟彆人商議。

祝纓從皇城回到新府沒花多少時間,回到府裡,祝青君等人都等在府裡了。看到祝青君,祝纓又是一陣不開心。從北地回來有一陣子了,祝青君最後論功行賞的結果還沒下來。

彆人都好說,祝青君是個姑娘,授她正式的軍職,就挑戰習慣了。祝纓做節度使,開幕府,可以“從權”給她職位。現在解職回來了,得拉扯。

給祝青君職位,那讓她帶兵?沒聽說過有這麼乾的。

然後又遇到齊王該不該出巡的事兒,又有王雲鶴去世的事,朝廷上一團糟。鄭熹還丁憂了,一個竇朋委實沒精力去過問這樣一件很小的事情。祝纓關於其他人的請功陸續往下批,祝青君的事就被一壓再壓。

祝纓不動聲色:“先吃飯吧。”

她在自己家不用裝,是有幾天沒笑臉兒了,林風這樣淘氣的、蘇喆這樣親近的也都不敢戲笑了。

吃完了飯,林風小心地問:“義父,王相公的事兒,究竟怎麼樣了?劉相公的臉,我都不敢看了。”

“你又去劉府了?”

“嗯,”林風委屈地點了點頭,“這樣的時候,我想是得過去看一看的。沒想到他的臉好嚇人啊!”

祝纓終於笑了一下:“他年輕時可是有名的美男子,老了也不難看,怎麼就嚇著你了?”

林風哭喪著臉說:“是怪好看的,嚇不著您,可我怕啊!”

祝纓道:“沒事,他不會遷怒給你的。傳我的話下去,近來都不要亂跑,謹言慎行。”

“是。”

蘇喆猶豫著問道:“阿翁,王相公是哪裡得罪了陛下嗎?不應該啊!做事、為人都沒有瑕疵。誰有這樣的一個幫手能不喜歡呢?”

祝纓道:“那是陛下的心思,不要亂猜,猜也放在心裡,不許出去說。”

“哦。”

祝纓道:“沒去四夷館?”

蘇喆皺了皺鼻子,道:“舅舅在那裡了,我也不是鴻臚寺的人呀。”

是了,不但祝青君,連蘇喆、項安,回來之後都沒有個合適的位子,也沒有正經事要讓她們做了。蘇喆還好,她是阿蘇家的繼承人,項安如今也是“賦閒”。

祝纓道:“我知道了,你的事,我來安排。青君、三娘,過來一下。”

祝青君、項安被召到了書房,項安先說:“大人,女子之身有個官職已是千難萬難,大人如今事情又多又忙。您還是先顧自己,隻有您穩了,大家才能好。”

祝青君跟著點頭讚同。

祝纓道:“說什麼呢?有事給你們辦。”

項安忙說:“請大人吩咐。”

祝纓問道:“離開京城兩年了,路還熟嗎?人還認識嗎?”

項安微笑道:“回來也有一陣子了,怎麼敢就荒廢了呢?”

祝青君道:“我已把京兆又巡了一遍了,大人是要找人?辦事?還是打聽消息?”

祝纓道:“都還記得魯王嗎?”

“是!”

祝纓微笑道:“知道魯王家當年有多少人,他們的下場都是什麼嗎?”

項安道:“那是大人辦的案子,魯王謀逆,但念在是先帝骨血,是闔家流放……可是,江湖傳聞,他們流放途中被陛下派使者賜死了。”

祝纓點了點頭:“知道就好。你們把當年的後續傳出去。再悄悄地往京城傳一個消息,當年,有人活了下來。”

項安與祝青君雖不知為什麼要這麼做,但都沒有猶豫地說:“是!”

祝青君問道:“隻說有人活下來了嗎?活的是什麼人,有什麼圖謀?還請大人指個方向。”

“一個不甘心的冤鬼能說什麼呢?明詔赦免死罪又暗中對兄弟下殺手的人,算個什麼東西?”祝纓說。

項安與祝青君道:“是。”

“要傳得不留痕跡。”

“是。”

————————

這大概是魯王這輩子最有用的一次了。

隻消一天,京城裡就傳出一些謠言來。

傳說,皇帝刻薄寡恩,殘害手足、虐待侄子,派人謀殺了已經定完罪流放的魯王一家,連小孩子和女人都不放過,個個死狀淒慘。

描述得十分翔實,什麼腹痛三日,哀嚎而亡。什麼小孩子拖著斷手斷腳在地上爬行之類。

魯王,在京城的名聲臭大街,全家沒幾個好人,仆人裡壞人也很多。但是!魯王的幼子,一個隻有周歲的嬰兒被這麼殘害,這就讓正常人聽不下去了。太過份了!

皇帝不應該是天下道德的楷模麼?外寬內忌,心思歹毒,不念手足骨肉之情,怪不得當年先帝猶豫好久不想立他當太子呢。瞧瞧,這一登基就這麼對自己的弟弟。

傳說,老天爺都看不下去了,讓魯王的一個兒子活了下來,為人所救,養傷養好了,最近回來哭先帝陵,要向祖宗告狀帶皇帝下去呢!

流言以完全想象不到的速度傳播開來,完全找不到源頭,它傳得太快了。許多人嘴上說著“魯王也太冤了”,心裡想的卻是“皇帝沒點兒人情味兒”。然後又添上一些自己的想法“怪不得前些年風調雨順,這幾年天災人禍”以及“怪不得陛下之前病了”。

宮外的舌頭嘴巴在動,朝上的嘴巴舌頭也沒閒著。又是爭吵的一天。皇帝想要強製把王雲鶴的諡號給定下來,冼敬等人如何肯服氣,據理力爭,把皇帝氣得拂袖而去。

隔了一天,在宮外有宅子的宦官就聽到了“魯王家還有人沒死,親眼目睹了親人死亡的慘狀,哭號著回來要向先帝廟控訴皇帝無道失德”消息,他們著急忙慌地跑回宮裡,將消息報給了皇帝。

皇帝像是被人抽了一鞭子似的坐挺了,隻覺得屁股下的椅子要長出腳來,把他給踢下去了!

皇帝死死地盯著杜世恩:“消息可靠麼?”

杜世恩道:“或許,隻是坊間流言。”

“流言?!!!”皇帝抬高了調子,“流言會說得如此惡毒嗎?!京兆呢?抓……查……”

一語未畢,太子求見。

皇帝不耐煩地問道:“他來乾什麼?”

小宦官道:“太子說有急事,聽到了一些事。”

“宣!”

太子匆匆進來,看了看皇帝的臉色,皇帝道:“有話就說。”

太子隻好吞吞吐吐地道:“阿爹,才聽有人說,宮外有些流言,關於魯逆的。”

皇帝道:“你也聽到了?!查!一定要查出來是誰乾的!”

太子急忙阻攔,道:“阿爹!當務之急,是平息流言。查訪也要暗中來查,市井小民、無知百姓,最好聽些奇聞怪談。鬨得越凶,他們越好奇。”

“怎麼平息?”

太子道:“這……不妨召大臣來問?”

宮門已經下鑰了,皇帝卻不管這些,把劉鬆年、鄭熹、祝纓、李侍中幾人召到了宮裡來。

祝纓正在家裡與陳萌說話呢,陳萌的孝期眼瞅到了,今天來是為了陳放的婚事。

王雲鶴的死提醒了他,施鯤的年紀也不小了,趁著施鯤還短著,早早給陳放娶了媳婦兒過門來。等陳萌的孝期一過,家裡就開始辦這個喜事。

“大郎的年紀也不小啦!我想著,一事不煩二主,還請你到施家為我說一說,如何?”

祝纓道:“我本來就是媒人,責無旁貸。”

正事說完,陳萌開始歎氣:“王相公,不值得呀!最後這一本,他為什麼不早拿出來呢?早拿出來,照著乾,也不至於東一榔頭西一棒子的。”

祝纓道:“再好的規劃,也得有人來做。經是好的,就怕和尚不認真念。與其都把整本經都給了他們胡鬨,還不如一點一點的教他跟著念。”

“也對。”

兩人說著王雲鶴,宮使來了,召祝纓進宮。兩人對望一眼,陳萌道:“這又是為了什麼事?難道是因為齊王要出巡?”

祝纓道:“不好說,我去去就來,你自便。”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