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纓回到縣衙, 磕破了頭的小孩兒也上好了藥包紮好了。小孩兒還懵懵的,好好的討個糖吃就遭了這麼大的罪,也是倒黴。
祝纓摸摸他的頭, 說:“要管到他傷好。”
花姐提著兩串藥包走過來:“我都準備好啦,這個是留給他的。你呢?”
祝纓道:“我明天動身。”
“我去接著打點行李, 有你在, 我能多走幾個寨子。”
“好。”
祝纓答應完,又對項樂說:“今天的事情,不必深究,尤其不要拷問百姓。還是要懷柔。”
在自己的地盤上出了這樣的事, 項樂大感丟臉,暗下決心, 必要暗中查明, 查明之後怎麼處置另說, 查是一定要查的。
祝纓看著他掩飾不住的嚴肅模樣, 語調輕鬆地說:“你做得已經不錯啦。再接再厲。”
項樂心中感動, 又勸說祝纓:“大人再出行,請多帶護衛,留意安全。要見百姓,也請先甄彆。”
那還能知道個屁啊?給下來巡視的上官準備一堆套好詞兒的“父老”,這是祝纓的拿手好戲,自然知道其中的貓膩。她是斷然不會讓自己高高在上, 被彆人安排好了的。不過剛發生這樣的事,她也不嘴硬,隻是說:“明天我們動身,這裡就交給你了,讓青君陪我走一走。”
項樂大為讚同:“有青君在, 我們也好放心。”
祝纓道:“那就這樣吧。”
項樂沒有再追著她囉嗦,躬一躬身,離開之後第一件事就是派人去查這對兄妹,第二件事則是暗中調查一下他們怎麼回來、怎麼隱匿的,什麼人幫的他們。
祝纓這裡就輕鬆了,花姐打頭,下麵胡師姐、祝青君兩個門神,今天是不許她再亂躥了,祝纓也從善如流在縣衙消磨時間。她慢悠悠地擦著刀,對祝青君道:“甭板著臉了,你去寨子裡問問,有沒有順路的商賈、走親戚的婦孺,咱們捎他們一程,他們路上也能安全些。”
這是正事兒,祝青君與胡師姐交換了一個眼色,祝青君道:“那我去問問。”
“哦,如果有熟悉西卡話、吉瑪話的商人更好。”
祝青君微怔,旋即綻出一個笑容:“哎!”
到得次日,祝纓如期啟程,離開前又探望了一次那個生病的婆婆,看她家有沒有被為難,再給受傷的孩子家裡留了些柴米,才與花姐、祝青君等人離開大寨。
離了寨子,祝青葉大大地出了一口氣:“哎喲!”
祝青君問道:“怎麼了?”
青葉道:“不知道為什麼,剛來的時候還好,就這兩天,心頭跟壓了塊石頭似的。如今離開了這大寨,忽然覺得一身輕鬆了。”
花姐道:“有事兒積在心裡就是這樣,走吧。”
她們也有騎馬的,也有騎驢騾的,後麵還有二十名祝青君的土兵,一行也人幾十人,浩浩蕩蕩,往下一個寨子裡行走。甘縣的路比其他幾縣落後些,因為是新附、百廢待興,抽丁不敷用,修路的事兒就略緩一點,因而大家走得並不算快。
長途無聊,也有土兵小聲哼著歌,很快,青葉等人也小聲哼唱起來,唱著山中風光、勞作辛苦之類。祝青君卻非常的謹慎,仿佛路邊樹叢裡隨時會跳出個刺客似的。
祝纓沒有阻止她,花姐見狀不由擔心,小聲問祝纓:“是不是有危險?我們是不是拖累你這一程了?下麵要是容易讓你分神,我就先不去太遠了,免得添亂。”
祝纓道:“沒事。”
祝青君也忙湊過來說:“沒有危險的,不過是出行戒備而已。”
人並排,祝纓在最中間,祝青君與花姐一左一右,連胡師姐也被擠得落後了兩個馬身。胡師姐摸著腰間囊袋,在這裡如果有個突發事件,倒不怕誤傷。
花姐四下看看,繼續小聲地問:“那兩個刺客?”
祝青君小心地看了祝纓一眼,說:“我想查一查,不殺他們,也得知道他們的行蹤。”
祝纓道:“這就對了,現在不要動他們。”
“誒?”
祝纓抬眼往西看了看,道:“既然是必有一戰,又豈有不作準備的道理?練兵、撫民、囤糧之外也要有個說法。除了吊民伐罪,還要另外準備一個理由。他們從此老實度日就罷了,一旦有不軌之舉,西卡窩藏刺殺我的刺客,我動手,不過份吧?他們逃到哪兒,我就追殺到哪兒。”
花姐有點驚訝:“你?吊民伐罪不是已經夠了嗎?”
祝纓道:“因為要說服的是兩種人。對咱們,吊民伐罪這個理由就夠了。但是西卡家有姻親,有盟友,他們也長了嘴。你公然說就是要釋放奴隸、設州置縣、拋開他們,他們是會心驚的!太容易抱成一團,負隅頑抗、作困獸之鬥。對這些人,私仇反而是個不錯的理由,到時候隻要有人信了,就能省咱們不少事兒,可以逐個擊破了。青君。”
祝青君應聲道:“在!”她把聲音壓得低低的。
“最後終究是靠拳頭說話,現在不過是先把理由找好。勾心鬥角、坑蒙拐騙真是再容易不過了。知道就行,彆學,更不要把陰謀當成靈丹妙藥,沒意思。把心思放到帶兵上。”
“是!”
祝纓回頭看了看,隊伍的末尾還跟了幾個商人,他們是從甘縣進貨的,這一批進的主要是鹽。甘縣也從鹽場分得了一部分的平價鹽,有關民生,祝纓一向是儘力照顧周到的。甘縣新設,又是通過一場小規模的戰爭,有死傷、有損耗,鹽作為一個重要的收入,祝纓多批了一點給甘縣。賣出後的利潤也可補充甘縣開銷。
他們用大竹筒盛著鹽巴,放到馱馬的背上,馬頸上的鈴鐺一晃一晃地響,給枯燥炎熱的山間帶來一絲活氣。
祝纓勒住馬,馬隊還在往前行進,她自然而然地落到了後麵,與商賈們落在了一處。商人有點緊張倒不至於害怕,隻是不明白她要乾什麼。
祝纓看了看他們身上的衣服,改了口用吉瑪話問:“第幾次來進鹽了呀?”
商人震驚得眼睛瞪得滾圓!
祝纓微笑著問道:“數不清了麼?甘縣應該沒有那麼多鹽值得跑許多趟呀。”
商人回過神來,忙說:“來了兩次。”又誇祝纓吉瑪話說得好。
祝纓笑道:“也沒有那麼好,我見過的吉瑪人還是少,隻有一些商人會辛苦過來。路也不好走,旁人也不方便來。隻知道你們會用生金買東西。還有什麼彆的有趣的東西嗎?我阿媽在家很無聊,我想給她買些有趣的東西。不是吉瑪產的也行,你們從彆處交易來的也可以,隻要新鮮、不曾見過的。”
兩人一搭一搭地接上了話,直到下一個寨子也沒有停下來。到了寨子裡,大家吃了晚飯,祝纓意猶未儘,祝青君安排休息、保衛等事項,花姐帶著學生又給人看病去了,祝纓先不在寨子裡轉悠,而是又與吉瑪商人聊上了。
這會兒功夫,她已經從商人口中套到了許多有用的信息。譬如“西卡家”與“吉瑪家”就不是一個很準確的概念,人家不是能說是“家”,確切地說應該是“族”,下麵又分幾家,占地頗廣。當年,山雀嶽父他們小的時候,“獠人”與朝廷一戰,這些人也有參與。隻是因為位置的關係,沒有像阿蘇家山雀嶽父他們那樣與朝廷結怨大。
吉瑪商人說漏了嘴,原來他們販的鹽,路過西卡家的時候也會分售一部分粗鹽。除了鹽,也還進些糖、酒之類不怎麼產但是梧州及以及地區質量更好的東西。
祝纓隻作不知道他說漏了嘴,接著跟他們聊:“你們那兒除了生金、石炭還有什麼物產?有什麼不一樣的吃食嗎?”
到夜深要休息的時候,祝纓已經知道了,再往西,深山之中沿著河穀還散落著大大小小的小塊平原,也種莊稼。他們與西番是有聯係的,時常換點對方的物產,也見過阿蘇縣與西番的貿易,賺點阿蘇人路過的食宿錢。並且,他們也還往設法渡江,江的對岸是朝廷管轄的地方,那裡有鹽井。
“哦,那得有六、七百裡外了吧?”祝纓說,這個地方她也是知道的,隻是交通十分的不方便。兩岸的山也頗陡,又少有安全的渡口,水流湍急,江上也沒有橋,僅止比塔朗家背後的那個崖岸強一點兒。從那裡運鹽,也是非常困難的。也就怪不得梧州有鹽之後,會有商人將梧州當作一個重要的補充了。
——————————
吉瑪商人還不覺,祝纓已經把話套得七七八八了,她也沒有全信這些商人的,看著商人離開梧州地麵,她依舊在自己境內的寨子裡巡視。邊境與西卡接壤,長住在這裡的人更了解一些西卡、吉瑪的情況,祝纓又巡回探問。
直至預定回程的時間到了,祝纓不得不動身返回。
祝纓這一次收獲頗豐,隻除了那個想向祝青君唱歌的年輕人沒有遇到,這讓祝纓有些遺憾。
祝青君沒好氣地說:“一個鬨騰的人,有什麼好看的?隻怕您看了,也會嫌煩的。”
祝纓沒有強求非見此人不可,故意對祝青君說:“你這孩子!我偵查敵情怎麼了?他現在不是個麻煩?”
玩笑過了,又囑咐祝青君:“接下來你辛苦些,邊境不能亂。等到咱們準備好了,好叫你一勞永逸,不再為這個人操心。”
祝青君才重新笑起來,痛快地答應道:“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