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明天就動身了, 家裡你多照看。”祝纓對趙蘇交代。
趙蘇躬身道:“是。山外顧家他們要是再來詢問,我該給他們什麼樣的答複?是應付著,還是給他們個餌?”
“看阿煉他們的結果。”
“是, 我明白了。”
祝纓道:“多問候路果家,他與喜金年紀相仿, 又病了。”
她說得含蓄,趙蘇理解得明白:“他一旦有個三長兩短, 就讓蘇晟帶兵過去維持秩序。”
“客氣一點,沒事最好。”
趙蘇道:“凡這個時候,總會有些小口角, 都是見慣了的,有經驗, 您放心。”
“我走之後你要受累了,知會名單上的人, 讓他們收拾好行裝,準備好收完宿麥就動身西遷, 不要耽誤到了西州春耕。分批次, 家裡少了壯丁的,要幫他們按照完成。他們留下來的屋子, 該折價收回的折價, 要公平公道。”
“是。牲口、腳力也會準備好的, 項樂還是能乾的。”
“行,那就這樣吧。”
各族過年的日子與山下的正旦並不重合, 祝縣的年味兒重一點,也沒有玩大半個月的,祝纓離開,從祝縣起, 都沒有引起太大的議論。此行,祝青君、蘇喆等都隨行,祝纓把蘇晟、金羽給留了下來。
同行的兵馬也不多,行軍速度頗快,打仗打了三年,一行人在不甚理想的道路上疾行,預期不到十天就能到達西州。
蘇喆行軍之餘還有力氣說:“要是路再好些,還能更快。”
祝青君道:“整個安南也沒地方能夠與梧州的路比。這幾年為了運送軍資,已平整過了,以前更糟。營完新城,慢慢修葺就是。”
巫仁慢吞吞地說:“就要徙民西遷了,這樣的路可是個麻煩。”
蘇喆問道:“前兩年也遷了些人,很難麼?”
“路上沒有不難的,”巫仁中肯地說,“拖家帶口。西邊的東遷還罷了,本就什麼都沒有,東邊西遷的,都有點家什。路一壞,萬一下雨,太慘了。”
祝纓聽著他們討論,一直沒有插言,他們說的,也是她的計劃的一部分——修驛路。
安南節度新設,之前大部分地方都很“蠻荒”是比梧州還要“獠”的存在,要做的事太多了。但不能急,民力已竭,需要修養生息,不能再大肆征發了,得一樣一樣的來。
祝纓在心裡盤算著,先乾費力的兩件大事:營建新城、修境內的驛路。
這兩件辦完了,就是關卡、水利。
乾這些當然也是要有個規劃的,她又看了一眼巫仁,巫仁一無所覺,還在與蘇喆說修路要用多少工之類。
他們中途遇到“縣衙”之類也會停下來進去,這些“縣衙”也都是新設,裡麵的官員越西越新,籍簿、賬目之類也是越往西越稀薄、做得越艱難。即使是蔣婉等做得順手的熟練工,手下的縣衙也比不上祝縣,甚至不如阿蘇縣。本縣的衙門是原頭人的大屋改的,頭人不識字,原本沒書房,更沒有存文檔的地方,識字的人也掃不出半簸箕來。
祝纓站在她那存放檔案的房裡一看,攏共放了一間屋子零兩個書架。
蔣婉有些羞赧:“還有三個寨子沒有造冊完畢,是下官無能。”
祝纓道:“你在甘縣做得好好的,我又將你遠調,新到此地又無根基,自然是難的。”
蔣婉道:“下官定不辱命!”
祝纓又問本地學生如何:“不能讓他們覺得咱們是敵人,咱們人又少,被敵人包圍,不但危險,還容易發瘋。”
蔣婉忙笑道:“這個事兒下官並不敢忘。”說著,看了丈夫一眼。一直很安靜的“蔣婉家的”此時才開口說了學校的事:“寨子裡都是不識字的,晚生便想,也不必拘著一十四十的名額,都是從頭學,願意來上課的,我都教。末了要定名額的時候讓他們考試選出來再深造就是。”
祝纓看著這個奇人,覺得他人不錯,道:“很好。我印書、立碑,原就是想要更多的人不做睜眼瞎。”
這個年輕安靜的男子顯然高興了,嘴抿了一下,頰邊顯出個淺淺的酒窩來。
“一個人能乾的事有限,沒有事事都能如意的。她忙,家裡你多擔待。”祝纓說。
男子點了點頭:“是,晚生……”說著,他的表情亮了一下,有點猶豫地看了看妻子。
蔣婉會意,對祝纓道:“大人,能否為小兒賜名?”
祝纓看了看祝青葉,祝青葉點了點頭,悄悄地咬耳朵:“已經告訴她啦。”
祝纓道:“好呀。”
蔣婉讓保姆抱出孩子來,是個胖乎乎的小男孩兒,一直睡著,蔣婉猶豫要不要將他叫醒。祝纓是不在乎小嬰兒理不理她的,她更希望小孩兒彆吱聲,因此也不抱孩子,就給孩子取了個名字“延年”,蔣延年。
這名字取得中規中矩,新手父母也挺高興:“好好長大就好。”
祝纓狀似隨意地問蔣婉:“你家鄉父母,打算如何?”
蔣婉的笑容僵了一下,道:“我是不能回去了的,他們也是不願意過來的。何苦再為難彼此呢?”
“要捎信回去就找青雪。”
“是。”蔣婉雖然答應了,但看表情似乎沒有去找祝青雪的打算。祝纓一向不愛多管閒事,見狀也不再多問。
要啟程時獨不見蘇喆,祝青雪出去尋找時,看到蔣婉正在與蘇喆說話,正說到:“新遷來的人分地,要既看人、也看戶,一戶人多、一戶人少,要是分得一樣多,那人多的不敷用、人少的種不來就拋荒了,又或轉租,便生出貧富來。人多者不忿,怨恨、爭鬥也就來了。也不能隻看現在的人口,次來他再繁衍許多……”
祝青雪咳嗽了一聲,蔣婉才停了口,蘇喆意猶未儘地道:“我下回再來請教你。”
————————
一行人再往西,又是王九接待,王九這兒比蔣婉也好不到哪裡,戶籍的進度也不如蔣婉那裡。因此不得不動用了一些當地的“能乾”之人,相幫著維持秩序。這些有平民、有奴隸、有商人,有一個比較共同的特點:記性比較好,知道得比較多。
在戶籍統計沒有完成的情況下,各寨的情況、征發,都得靠他們的信息。
祝纓在其中又看到了兩個被薅到她的大營中“進修”過的人,出言詢問:“回來功課有沒有落下?”
兩人眼中閃過一絲慌亂——祝纓有自知之明,一般不親自上課,但也免不了去探望一下,略“提點”一些。這就是幾乎所有學生的噩夢了!她對你的鄙視往往是在不知不覺之中完成的:“那我再講一遍。”那個口氣,就讓人很怕。
這倆人的功課起初是祝青雪教的一點,此時不由自主地看向了祝青雪。兩個大人露出這樣表情,顯得有點滑稽。
祝纓頓了一頓,道:“即使做事,也不要忘了學習。”
“是是。”兩人說,憋出了一點不標準的官話。
從王九處離開,沒走多遠,前隊就回來報告:“姥!前麵在修路!”
祝纓吃了一驚:“修什麼路?”我沒安排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