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婆子又翻出一盒來:“隻有這些了,要不要再買些?節帥總不能一直給咱們……”
正在商量,一個穿號衣的姑娘跑了過來:“博士,將軍有請。”
劉昆讓周婆子繼續收拾行裝,自己去見祝青君。祝青君見麵便說:“你明天走不了啦,眼下有一樁急事——有北人誘拐我們治下的百姓販賣,過北關鐵橋就是陳使君處,我須先與他交涉。此事還請你幫忙。”
劉昆的出身也合適、學問也合適,寫的公文與陳放更能和平地溝通。
劉昆推辭不得,詢問祝青君原委以及要求。安南比中原是窮一些,不過百姓的日子卻很難說誰好誰不好。安南百姓基本的生活能夠得到保障,窮,但能活。出了安南,就看命。也有過得更好的,差的就是活不下去。
但是安南人除了活,也想過得更好一點,於是不時有人出山去做工、販貨,改善生活。時日久了,便生出許多違法之事,走私反而不是最討厭的了。有的人會做販賣人口的勾當。
以前這樣的事是很少的,因為路不通,語言不通。現在這兩條在一定程度上被祝纓解決了。以前都是互相擄掠奴隸販賣,現在是人販子誘騙。
也有正經做工販貨掙到錢的,故而起初並未察覺有異。近來有一個從北邊逃出來的人告到了官府,被騙去販賣、受到虐待,已有同伴被轉賣他鄉,也有逃跑被打死的。祝青君又開始清查人口,核對出數例。人口還沒統計完,總數未知。她已寫了公文給祝纓,自己這裡也要與陳放交涉才好。
劉昆聽了,不假思索地道:“這是重罪。”安南廢奴,但中原仍有良賤之彆,買良為賤是入刑的。
祝青君道:“不錯。正是這樣。”
“我知道怎麼寫了。”
寫了一封比較客氣的公文出來,劉昆解釋道:“看他怎麼回,若是不理會,又或者無禮,再說明白也不遲。再不濟,與他把官司打到朝廷,這件事不能默默認了。雖然他們要管也管不太多,但要留下一個話頭,以後再有事,可以拿出來說。是先禮後兵,埋條線。”
“好,聽你的。”
哪知陳放回複極慢,公文也不是陳放寫的,他隻胡亂簽了個名,說:“會檢查往來行人。但往來的人都有安南簽的文書,也不知道哪個是好人、哪個是壞人。”
這也算是實情。
劉昆道:“要不,咱們先設個局,抓到人牙子,拷問同黨。拿到名單,讓陳放抓人。”
祝青君隱約覺得不對:“陳大郎一向熱情,現在這倒有點官樣文章在內。放到以前,你這主意,他早想到,與咱們協商了。我親自寫一封信問他,是不是有什麼事了。設局的事,也先著手。”
“好。”
很快,祝青君收到了陳放的回信,親筆,先是道歉,說之前太忙,多有怠慢。接著解釋了原因——陳萌病重。陳萌上了七十歲,見天拆解冼、鄭,不是他不想壓冼,而是皇帝護冼。前有立了個傻太子,後來連這個傻太子也死了。又有國政煩勞,兵戈才息。撐到現在算陳萌身體好。
陳放如何能安心?
信裡又說,販賣人口的事他知道了,這就讓人查去,隻要祝青君這兒有線索,他就抓人。信使又另帶了一封信是給祝纓的,祝青君派人與他同去西州。
人剛走,祝纓的回文也到了,上麵寫得簡潔:先與陳放協調,他要不在意,就告訴他,他要不管,安南就自己派人北上抓犯人了。
祝青君將公文遞給劉昆:“還好,陳大郎有眼色。”
“節帥行事這般……乾脆?”劉昆有點擔心,在安南這些日子了,安南固然不錯,較中原實力為弱,她擔心說話太囂張會不會不好。還好,陳使君有眼色,她們不用向他放狠話了。
“一向如此呀。”祝青君說。
劉昆喃喃地道:“倒也是,是她能說出來的話。但願陳使君的信裡沒有冒犯的話,不會惹她老人家生氣。”
————————
祝纓輕易不動怒。
哪怕祝重華過來討要書籍完了不走,與她聊兒子和蘇喆的事,她也沒有生氣。劉昆跟祝青君走了,雖然祝青君身份不同往日,但都是管著一個州,她有一個女先生,祝重華也就來試一試能不能再討到一個。
不料劉遨、劉衍各有任務,祝纓不給。祝重華也不氣餒,退一步,多要點書籍,這個祝纓就得同意了。
接著,祝重華想調兒子回家:“讀了這些年的書,該回家教書了。我的兒子,送到大城裡來做學問、享受,怎麼能成人?媳婦兒也……不知道算不算我家的,孩子一準兒是不給我家了。這麼幾年,一事無成,不如回家教書種地,也算個正經生計。”
祝纓道:“他自己的意思呢?”
一說這個就生氣,祝重華也小小說了蘇喆幾句:“又吊著,又不給實信兒,她是個什麼打算?這有點欺負人了。她家大業大,不得嫁人,我家也是想娶妻的,不合適就趁早散了嘛!我也不強求。這事兒,不能聽那個傻小子的!”
“蘇喆啊……”
祝重華道:“我不能說彆人的女孩兒太壞。是我自己的兒子不爭氣!他硬要往上湊,我也不能說女孩兒錯得更多。可我家還要這個兒子娶妻生子哩。那一位要不是同我兒子有這一腿,我樂得見她活得瀟灑。輪到自己兒子,我得為他著想……”
祝纓道:“我知道了。這麼著,十七娘,你先透個風聲給他們倆,說要調他走,試探一下他們的反應。是聚是散,不用擺到明麵是最好。沒個回音,你就擬文,給他調回去!”
劉遨欠一欠身:“是。”心裡又想起了劉昆的信,寫的白翎是個混蛋,她不禁莞爾。以主政這般胸懷,女子這般作派,何須擔心白翎?隻看祝青君願意不願意。唉,如果當日十二娘……
她振了振衣袖,出去了。
祝纓道:“這下好了?”
祝重華道:“多謝您成全。我也沒彆的法子了,這小子打了打過了、罵也罵過了,他要再有出格的事兒,我隻好當沒生過他了。”
祝纓笑笑,祝重華也笑了:“真的,我生的孩子不止他一個,死了的孩子也不止他一個。習慣了。”
祝纓點點頭:“小妹家裡卻隻有她一個,打小的脾氣就是這樣啦,沒有誰好誰不好,配的時候不太協調。”
“他要能跟人家學點兒本事,叫我知道。他就該著配一個沒那麼聰明、沒那麼漂亮的老婆,安心掙錢養家。他偏要好的,好的誰能被他拿捏住?我就說他傻!”祝重華又抱怨兒子,顯是怨念頗深。
祝纓不說他兒子,卻說:“你也有女兒,彆家女兒留你兒子,你就把女兒留住。都一樣的嘛。”
祝重華笑了一下:“她倒貼心,就是不太伶俐,幾個孩子,一個像我的也沒有。我看外孫還行。”
“什麼內外,養在家裡就是自家人。”
“是。”祝重華眼珠子轉了轉,看到祝青雪拿急報來,猶豫了一下告辭出去。隱約隻聽到一句“對岸”,就不再多關注了。
祝纓拆了陳放的信,問道:“信使呢?”
“在外麵。”
“讓他捎信回去。”
“是。”
祝纓給陳放的回信很簡單:讓你爹休致吧,彆累死了。你呢,要是不行就回去,但是中樞不太穩,你們家兄弟子侄不要都放在京城。派幾個,伺候你爹回老家,又或者在京外哪處安全的地方休養。對了,人販子給捆了送過來,活的不好抓,腦袋到了也可以。
接著,她給陳萌又寫了一封信:當年令尊休致的正是時候,即使休致,有國家大事也會詢問他的意見。你不如抓大放小,瑣碎的事你已經管不動了,留著點兒力氣,把心思留在幾件大事上,譬如立儲。你也不算辜負天下。
將信送出,祝纓伸出食指敲著桌子,推測著京中的情勢。對祝青雪道:“叫晴天過來。”
“是。”
祝青雪才走,朱妍跌跌撞撞地跑了過來:“姥姥!老師!老師在學校跌跤昏倒了!”
祝纓刷地一聲站了起來,身後的椅子被帶得翻倒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