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2章 鐵器帶動的生產效率
送走了子頌他們之後,辛屈這邊又忙了起來。
夏秋之際,容易有台風吹來的雨雲,所以南方現在是大雨傾盆,而北方則是常見驟雨。
不過來得快,去得也快,但很容易造成內澇。
給施工上強度。
辛屈看著拿著鐵質鐵鍬的歸化人們忙活。
現階段的器具有限,之前是使用石質工具,但伴隨著平穀那邊的鋼鐵冶煉走上正軌,鐵質農具正式開始走進工地。
看著雨中忙碌的人們,辛屈知道再過一段時間,工程進度也就能提振。
不過,煉鋼太過消耗人力和運力。
人需要采礦,哪怕辛屈知道用木頭做梁架結構支撐礦道。
但伴隨著開采的深度加劇,很容易導致礦道塌方。
而且冶煉鐵除了鐵礦之外,還需要弄來木炭或者煤。
木炭還好說,之前辛屈放火燒掉的林子,直到現在還能去采伐燒炭。
可煤就完犢子了。
這玩意兒需要煉焦,需要單獨做爐子,最後通過馬車運來。
以至於現在的冶煉成本幾乎是高出天際的。
可那又能怎麼樣?
鐵,很重要的!
“北伯,鋸子。”
辛屈被叫了一聲,然後看向送來的手拉鋸,很長。
他的眉頭微微一揚,接過來之後,就拿到了木工地盤。
然後讓人搬來了一根圓木。
接著喊來一個人一起拉,隻用了半個小時,就把整根圓木片成八片長條。
“嘶——”
看到這一幕的人,無不震撼。
以前砍樹出了名的費力,木頭想要削得規整,更是需要費更多時間去劈,然後再去削與磨。
想要快速片成厚薄統一的東西,那簡直是天方夜譚。
可現在,一把鋸子,就能將一根大木削好。
這樣一來,之前造船擔心的龍骨乃至水密隔艙的設計,就可以拿出來了。
辛屈看了一眼樓船的模型,決定在這個基礎上進行改進。
榫卯、拚接龍骨、還有船帆。
同時,這些鋸子,還能用來打造木質零件,儘快完成立式風車、龍骨水車、筒車等等普及。
“按照流水線的要求來。”
辛屈喊來通縣本地木匠負責人交代道:“成立一個木材加工坊,專門生產厚薄大小固定的基礎木板。
然後我會命人在這些木板的基礎上去生產其他必需品。
如果需要特殊零件,讓他們單獨去造。
還有就是造船的木頭,需要提前陰乾。
至於烘乾房……到時候你將鋸末集中起來,我先嘗試設計一個用來烘烤肉乾的烘乾房。”
辛屈定下規矩。
標準化是人力不足的時候,不得已而為之的應對。
雖然這可能導致生產出來的最終產品,因為尺寸、厚薄等等原因,變得刻板、無法百分百應對所有情況,甚至可能讓你強迫自然環境適應你的產品,從而造成額外的建設成本。
但,勝在一個生產效率的快速。
辛屈跟著看了半個月,一堆合格的木板就被拉走。
“走吧。”辛屈喊了一聲最近被他帶在身邊的妟淮。
這一次妟鳩出事,妟鳩也有點擔心他可能隨時沒了。
於是請辛屈能多教教他的兒子。
辛屈也沒拒絕,所以妟淮就跟著辛屈看了半個月的鋸木廠。
總之,各個接著根據尺寸,來到各條零件流水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