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 心境(2 / 2)

長生 堰生 3894 字 8個月前

沈雲輕看到了鐵鑄一般的高大城牆,上麵穿著鐵甲的將士來回巡視,巨大的門扉數年如一日地堅持在日出時開啟,又在夜幕下閉合,夜色中打更的聲音傳得很遠,帶給睡夢中的人們秩序與心安。

寬闊縱橫的街道,將城區整齊地規劃開來,每天都有無數人來來去去。

這裡有金光鱗鱗的琉璃瓦,也有四壁不遮的破茶棚,沿街叫賣的商販扯破了嗓子,或許就與坐在寶馬香車裡的貴人們擦肩而過,形形色色的人聚在一起,雖然身份不同,但頭頂的是同一個太陽和月亮,微風既掠過鏡湖畔的彆墅,也能吹到無名的雜居。

皇權威嚴的籠罩下,最好的絲綢不在江南,而先貢在帝都,各樣時新的玩意兒層出不窮。

更不用說井然有序的各司衙門,涵蓋了虞國的方方麵麵,一條條政令頒布下來,以細粱城為中心慢慢向全國各地推行開去,有嗅覺靈敏的人就能發現,各種信息和風向在其中悄無聲息地蔓延。

窮者期望富貴,富者期望門楣,學子以求致仕,致仕者要更進一步!

長久能享受到的和平與機遇像一塊鮮美的肥肉,不斷吸引人們來到這裡,希望能有一塊立錐之地,人口又帶來新的活力,使知愈加地昌盛熾熱。

宋征自小在這裡長大,看慣了這樣的景象,即使後來去過再多的地方,也驚歎,也沉醉,但最愛的還是細粱城。

不為了這裡的衣食錦繡,富麗堂皇,隻為處處透露出一種蓬勃的生命力。

宋燁希望他好好地去看看山河百姓,真正明白自己想要什麼。

宋征那時不懂,他縱馬在細粱城的街道上,享受著大好的光景,顧不上細看這繁華的背後有什麼,隻疑惑道眼前的百姓不是百姓嗎,我想要長長久久的安穩,永永遠遠的繁華,想要細粱城一直矗立不倒,想要家族的榮耀接著延續……

這樣,不行嗎?

他固然是個天真的孩子,但一向以父親為榜樣,雖然沒有見過民生之多艱,卻那樣熱愛這錦繡山河、繁華盛世,也有一顆柔軟的心,心上係著山河百姓。

直到離開後,方知世上隻有一個細粱城。

朔州在最北端,曆來就容易遭受敵國的侵襲,有著黑白分明的山水和憂愁的百姓。

朔州的原住民,但凡年紀大些的,都還記得曾經淒苦的景象,尤其城破之時,滿目瘡痍,死屍遍地,一部分僥幸在那場災難中活下來的人,再也不想過擔驚受怕的日子,便毅然離開了家鄉,再也沒有回來。直到重新整合的朔州軍漸漸成為一塊鐵板,一雙鐵壁,牢牢地把把朔州護在懷裡,將戰亂擋在了外麵,城中的百姓才有了一絲喘氣的機會。

接著是不斷的貿易帶來了遷徙的人口,散亂的農田又被拾了回來,朔州喘上了這一口氣,有幸一連上任了幾個儘心儘力的好官,慢慢有了一點好的起色。

多少人惦記著這一塊土地,這一方民生,日日夜夜地不敢掉以輕心。好比用沙子堆起的寶塔,用心血累積起今日的局麵。

儘管如此,那份長遠的憂懼,至今依舊藏在朔州一些人的夢裡。

沈雲輕離開時特意選了晴朗的天,外麵的山水景色都分明,宋征允諾會一直給她寄信來。

她還記得上一次有人這麼說,卻沒有做到。

兩地相隔千裡,一彆就不在什麼時候再見了,失落之情掩蓋在道彆的局麵下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