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沉吟少許,最終微微頷首指向何樂為:“你是想避開國子監的環境吧?”
何樂為被精準識破,卻嬉笑著回應:“聖上明察秋毫,的確如此,但懇請聖上先行觀看,若看過之後仍堅持原先決定,無論是赴西北抑或入駐國子監,我都欣然接受。”
“嘿,小小年紀,口氣倒是不小。”李世民雖嘴上責備,卻難掩唇邊的微笑。
“啟程,前往齊遂良府邸。”
孔穎達心頭暗忖:“不是說好要把他送進國子監嗎?聖上您……”
內心近乎崩潰。
何樂為乘坐了李孝恭的馬車,待河間郡王上車後,整個人仿佛虛脫般癱軟下來,擦拭著額上的冷汗,好似剛經曆了一場驚心動魄的旅程。
“以後在聖上麵前講話還需謹慎些,換成彆人,恐怕早已腦袋落地多次了。”
何樂為對此毫不在意,反而是微眯著眼睛調笑起來:“河間王這是在影射我大唐皇帝性情不定、暴虐無道嗎?”
原本想要訓斥何樂為的李孝恭,此刻臉色都嚇得發白。
“彆說話了,我求你了……”
何樂為心滿意足地閉目養神,心中卻在默默籌劃接下來的步驟。
從李世民同意前往齊遂良府邸一事來看,他已經表露出了某種態度,可以說此事已取得一半的成功。
或許他真心希望培養何樂為,故而令其修習文韜武略;單憑何樂為能洞察其心意,並勇敢成為第一個提出恢複李建成太子名位之人,李世民便對他充滿感激之情。
畢竟,若群臣反對,李世民定會嚴懲何樂為,但結局終究圓滿,何樂為的貢獻自然無人能及。
同時,何樂為在國子監歌頌功德,那些士人學子們本就服務於皇帝,不出半日,何樂為所言之美談必將傳遍整個長安城。
儘管何樂為的名字可能不會被廣泛提及,國子監眾人對他咬牙切齒,也不會積極宣揚他的聲譽,關鍵在於傳播皇上聖明仁愛的形象。
然而,無論怎樣,李世民已深深記住了何樂為這次的表現。
隨著李世民下令恢複李建成名譽,關於何樂為是李建成私生子的傳聞也已不再構成威脅和阻礙。
加之河間郡王剛才間接確認了他的身份地位,給予他正式名分也隻是早晚之事。
看似大部分問題都得到了解決,但何樂為仍然無法安然處之。
因為費聽阿勒和張真胤仍在他的食鋪內匿藏,而喬洮陽和宋筠萱利用他作為棋子的真相,尚待查明。
在慕容順之死真相揭曉之前,對於何樂為來說,並非核心焦點,然而,此事一日未能水落石出,他的內心便無法獲得平靜。他不願被人玩弄於股掌之間,尤其不容許同樣的事情再度上演,無論是來自喬洮陽、宋筠萱或其他任何人。,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