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查家少爺更是因為愉景灣項目而被劉判頭偷襲中槍。
當時的張卿看中了愉景灣項目,本來想趕在查家前麵接手。
但還是慢了港府一步。
所以張卿便換了個思路,讓興華地產、興華建築商談合作事宜,為查家提供了大量的幫助。
再加上金庸老爺子在中間的調和,讓張卿與査濟民相處的非常融洽。
愉景灣第一期在80年推出,每尺售價600港元,首批250個單位一日內售罄,買樓的人龍一度由興業寫字樓的二十六樓排到了八樓。
當時這件事情還上了新聞的頭版頭條。
愉景灣第一期也給興業發展帶來了8億現金。
但是因為愉景灣所有項目的資金都由興業發展自己承擔,第一期的投資金額為12億港元。
雖然樓市火爆,但是依舊入不敷出,查氏家族的信心受到極大的打擊。
後來83、84年樓市大跌,更是讓主要查家沮喪萬分,有了出盤愉景灣的想法。
跟金庸私交密切的張卿,得知消息後,第一時間便安排興華地產的工作人員跟查家進行接洽;
用30億港元,現金支付的方式獲得愉景灣剩餘所有的業權。
在83、84年地產低迷期間,30億港元的價格已經能夠在中環買一棟最頂級的高端物業了。
查家很快便將愉景灣這個燙手山芋拋出,套現30億離場。
張卿的興華地產以平均每尺45港元的價格拿下愉景灣項目。
前世,在自己穿越到香江之前,愉景灣項目才發展到第18期,便讓查氏家族爆賺近百億。
這也是張卿大費周章想要拿下這塊地皮的原因。
興華地產接手愉景灣後,除了維持集團的正常運行需要出售一定量的房屋外,剩餘的樓盤張卿打算都捂在手裡,等到房價起飛後再一並賣出。
愉景灣第三期的平均房價為988港元,等到94年政府決定在赤鱲角建設新機場後,愉景灣的房價將漲到每尺5000港元。
參加完樓盤開售儀式後,張卿離開了愉景灣。
在即將到達興華大廈,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