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千一百三十一章棄療(1 / 2)

每個時代最重要的都是人才,人才的選拔更是能影響一個國家的格局。從地方推舉人才,到朝廷選拔人才,人才的湧現是對舊秩序不斷發動挑戰,改寫著曆史。

正因為這樣,所以華族聽杜蘭的打算,就立刻知道他的野心比哥斯拉還要危險。

於是接下來華族再也不和杜蘭說話了,不會有任何的交易,因為他們絕對不允許有人挖掘他們的根基。

“做皇帝也不容易。”杜蘭悵然地說道。

秦朝二世而亡,統一天下不到十五年,而劉邦花了七年統一,死前還在征討反叛的異姓王。後來還是劉邦的老婆不斷妥協最後穩定了漢朝,甚至是麵對匈奴王的挑釁也忍耐了下來,可以說是一忍再忍,穩定了局麵。

老實說漢朝初期的皇帝根本沒什麼實力。也就到了漢武帝打敗了匈奴,才算是有了威信,才有實力推行推恩令,或者是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要是漢武帝不強,大家都懶得聽他的。但就算強,該軟的時候也得軟,也得同意天人感應,最後也得寫罪己詔。這些都是放低姿態,轉變路線的方法。

天人感應是為了和地方建立新的結盟方式,承認如果老天爺出現災害,有皇帝的責任。如果漢武帝強硬一點,表示老天爺出現災害和自己有什麼關係?那地方肯定不樂意了,自己招災了皇帝沒責任,那自己要什麼皇帝?感情皇帝就是好處自己拿了,該負責的時候就甩手?這不就是一渣男麼?

接受天人感應,就是漢武帝承認皇帝對天下的責任,出了問題,皇帝得負責。反過來,地方也得尊重他這個皇帝的地位,大家一起合作互信,共存共榮。

然後就是《輪台詔》,說是罪己詔,可其實就是路線調整,主要內容就是通過自我反省,來反對擴大軍事投入的建議。漢武帝沒說這是大臣們的錯,隻說這是自己的錯,自己錯了,所以你們也彆繼續投入邊陲了。指出了邊陲出現的各種亂象,點出了不追加預算的原因,總之都是自己的錯,預算就是沒有。

如果批評自己幾句就能免除大量開支,皇帝肯定也是很樂意的。顯然漢武帝也是做了戰爭調整,希望停止戰爭預算,轉向其他方向。可惜轉向不是很成功,漢武帝最終也沒能解決發展的問題。

一個國家會麵對很多問題,但主要而言可以歸類為兩個:安全需求問題,經濟發展問題。

安全需求問題,漢武帝能解決,經濟發展問題卻並沒有解決。

就好像《v字仇殺隊》裡v說的戰爭、環境惡化、氣候問題等等,有人會通過操作這些安全問題來壓製老百姓。

在安全出問題的時候,經濟發展就不是最重要的,大家肯定都希望先保護自己的安全。命都沒了,誰還會想發展?所以v說有人會人為製造安全問題完全是對的,因為有了安全問題,就不用考慮發展問題了。

漢武帝擊敗匈奴,這是安全需求問題,所有人都可以團結在他手下先解決匈奴。可是當匈奴被擊敗之後,安全需求問題也就被解決了,那麼接下來要麼再人為製造危機感,要麼就得尋求發展了。

漢武帝的《輪台詔》就是要轉換路線了,從滿足安全需求轉化為經濟發展。可惜發展得不是很好,所以到他兒子的時候才會有《鹽鐵論》的大討論。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