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房子離老家房子很近,隻有幾十米遠,坐落在村路邊。
劉鳳清回臥室拿彆墅大門鑰匙後,帶著兒子,邊走邊說:“你伯在咱家旁邊也弄了一塊地基,麵積小一些,等存夠錢了,也打算蓋一棟一模一樣的,裝修差一點就行了。”
“可以啊,早點把地基弄起來,院子打通,今後爺爺奶奶串家就方便多了。”郝強非常讚同。
伯父一家幫他家乾活,收購食材,如今一個月賺幾萬塊錢不是問題,而且越來越多。
兩兄弟關係好,就沒必要隔著圍牆。
“等建好了再拆吧,新房子家具電器都準備好了,裝修通風很長時間,就等辦酒後,就可以入住了。”劉鳳清很滿意新房子,有空的時候,就過去轉一圈。
按照當地習俗,哪怕建造好了,也要等辦喬遷宴後才能搬入住。
一會兒後,郝強和母親來到了新房子不遠處。
彆墅大門朝南,正門離村路約有二三十米遠,鋪了一條五米寬的硬化路直通大門。
彆墅圍牆是由石材建造而成的,高度約為2.5米,圍牆上有精美的鐵藝欄杆。
在設計圍牆的時候,郝強考慮過要不要做圍牆,要通透的還是全封閉的,最終還是選擇全封閉式的,外麵就看不到內部情況了,保證隱私性。
畢竟每天有不少外村人過來參觀,郝強不想家裡啥情況都被人圍觀。
既然圍牆都這麼做了,大門也做成封閉式的,材料為鋁,外表麵鍍黑。
大門寬約3米,兩側還開有一個小門方便出入。
郝強站在路邊,就很清晰地看到他家彆墅了。
但隻能看到二樓上半部分和三樓。
歐式風格,藍色屋頂,外牆乾掛灰色石材,牆麵上有精細的浮雕和花紋裝飾。
當地石材資源豐富,彆墅外牆做乾掛石材造價並不高。
此時,
彆墅大門外,有幾個村民站在遠處觀賞,不斷地發出讚美聲。
郝強大概看了下,沒見過,看來不是本村人。
他們看到郝強和劉鳳清到來,很是羨慕。
劉鳳清打開小門,郝強跟著走進,看兒子進去後順手關門,當前不方便外人進來參觀。
進院後,彆墅的整體外觀就一覽無遺。
彆墅的外觀設計充滿了歐式的特色,特彆是高達七八米的弧形大廳,寬敞精美的落地窗布局,增添了奢華感。
整個彆墅的外牆石材選擇與周圍環境相協調,營造出一種與自然融合的感覺。
一樓地基高出水平麵約五六十公分高,主要目的是防雨水入侵及隔地下層防回潮。
也許進屋需要走台階,但這種設計非常實用。
在兩廣地區,暴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