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待遇優秀(2 / 2)

這年頭的史學作品大多過分修飾,文學性太強而壓過了真實性,而且寫作者往往對戰爭的環境沒有很深刻的了解,所以寫出來的東西有時候很不真實。

奧維爾的拉丁語口語水平很不錯,畢竟天天都要用,至於書麵水平就很一般了,不過他的日誌勝在精準、詳實,沒有多餘的信息乾擾,但該有的信息都有,閱讀者可以很直觀的了解到整場戰爭的始末。

“隻要輕微的潤色和修改,這就是一篇合格的作品了。”

普羅柯比如此評價奧維爾的戰爭日誌,對這份工作也很滿意,能有優秀作品出現他恨不得如此。

短期內《帕爾菲戰爭》就能成書,這段時間奧維爾也沒閒著,他頻繁往來羅馬城和它附近的港口城市奧斯提亞,並且再那邊又雇傭了幾個木匠、船匠和鐵匠,開始讓他們對自己的小商船進行改造,朝著客船的方向努力。

其實也不難,無非就是把裝貨的地方變成裝人的,然後再改造的舒服一點,讓人在裡麵不會感覺太難受,奧維爾的船幾乎都是帆船,人工成本不高,空間剩餘也比較多。

這種船隻需要頻繁的靠岸進行補給和休息,不能支持遠海航行,同時也扛不住大風浪。但是在奧維爾看來這個就夠用了,他也不想跑遠海。

這個時期的人員流動沒多頻繁,普通人基本上不會滿世界亂跑,有這個需求的大多是比較富裕的人,而具體到羅馬的情況來說,亞平寧半島的人主要隻會往希臘和小亞細亞那邊跑,主要目的是旅行、求學、探親、經商等等,希臘對羅馬人來說一直都有種吸引力,這裡是地中海世界的文化思想中心,也是重要的經貿地區。

所以這事情就簡單很多——隻需要經營靠近希臘的那幾個港口城市,在那邊經營幾個旅店或者類似的東西,然後在希臘的幾個重要城市設立接應點,讓兩地的旅客可以相互往返,事情就算初步完成了。

奧維爾想要像旅行社那樣,提供某種“一站式服務”,幫客戶把通關憑證、客船、旅店、餐飲等等基本的東西全部處理好,客戶隻要花錢,幾天之內就能動身,從羅馬前往希臘的大城市如雅典、德爾斐、羅德島、以弗所等等。

一般人實行起來肯定有難度,這在古代不知道要打通多少關節,奧維爾就有個顯著優勢——他爹是皇帝,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