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渡河計劃(1 / 2)

《民國之桂係開局》全本免費閱讀

看了一出好戲的陳德良在閱兵結束後就帶領自己的部隊回到軍營,這隻是北伐的一個小插曲,可在有心人眼裡這就成了一個預兆。

唐山誌是個迷信又有野心的人,加上顧和尚的“解惑”,一些不安分的心思在他心中肆意生長。

長沙會議上定好的總攻時間是八月十八號,意味著留給陳德良部隊準備的時間就隻有幾天。

原第十旅的編製被徹底打亂融入到第一師,師長由陳德良兼任,副師長是黃子澄,幾乎主管全麵事務。張武山負責後勤保障還有憲兵督導等職務,王健主導新兵訓練活動。

參謀部則交付梁思安組建,成員大都是正統軍校出身或者留洋歸來的學子。但是陳德良有一個要求就是必須要在營長及以下的職位擔任滿一年才能任職參謀部。

紙上談兵向來是兵家大忌,製定作戰方案者要懂得軍隊基礎的運作模式,有親自帶兵上戰場的經曆才能作出合理的計劃安排。

才不過幾年,跟著陳德良的幾個老部下就從最底層的軍官火箭般的速度升到副師級職務,這是隻有這個風雲變幻年輪中才有可能出現的事情,當然這也是他們在不斷地進步,到了現在,陳德良不單單需要他們的忠誠,更需要他們的能力。

通過他們,讓陳德良明白一個道理,能留名曆史的,都不是簡單的人物,但是沒能在曆史長河裡留下痕跡的,不一定就是庸才。

很多人隻要給他成長的機會,在合適的位置,他們也能乾得不賴。就拿陳德良自己來說,來到民國這些年頭,經曆無數次的戰爭後,從一個軍事小白,到現在的一軍之長,其中收獲的東西是他在後世再活一百年也無法經曆的。

對戰術的安排,戰略布局的謀劃,這些對陳德良來說就如同吃飯喝水一般簡單,生與死之間的徘徊對人的鍛煉超乎想象。

除了擔任主路攻擊的第四、七、八、九幾軍外,北伐軍還有兩路大軍。左路是不久前依附的黔軍,在常德、澧縣一帶,北窺荊沙以掩護主路的左側。

右路則是第二、第三兩軍,集結於攸縣、醴陵一帶,以監視贛省,並掩護主路右側北的安全。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