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故土,等著我!!(1 / 2)

大景曆二十一年,二月。

蜀地綿州,春寒料峭、細雨不絕,令人在瑟瑟發抖中,又能感受到暖意的即將到來。

陵揚村中。

“你又跑去哪裡玩耍了?”

母親周氏,一看到他渾身濕漉漉自外入院,頓時就氣得淚水漣漣,“後日就要考縣試,你還是隻知道玩,你是要氣死為娘!”

周氏斥責兒子,卻又不舍得打,自己氣得先趴去院中石桌上,抽泣不止。

晏旭則心下歎氣:你的兒子已經被你給逼死了。

晏旭,來自大榮朝。出身寒門,習不起武,便勵精圖治,考狀元、入朝堂,終至天子近侍。

努力奮鬥的願望就是想將失土的家鄉奪回來。

但僅一年後,外敵突然越過長城,直接攻來了天子腳下。城破之時,晏旭自城樓上一躍而下,帶著無儘的遺憾和痛恨,自此魂漂混沌不知時日。

於半刻鐘前,忽被莫名之力拉扯,“借”了這具與他同名同姓、8歲男童的身體,“還”了魂,才知自己已處於百年之後的大景朝。

很艱難接受了這現實之後,晏旭根據原主對自家人記憶的總結,已知:這大榮朝,帝王猜忌心重、重文輕武,世族互聯、沆瀣一氣,百姓仍負累重重。

似乎是在起起伏伏之後,又回到了某種既定的路線上來。不,不止,是失土更重,國土收縮,而他的家鄉,依舊被敵國霸占著。

晏旭有了氣力!!

先自河中摸了條魚回來原主家,本是為著全身儘濕作借口,卻見“母親”隻為“自己”不上進讀書而難過,他撓撓耳朵想了想。

“母親,兒子是出去刻苦用功了。”

他憶起原主一直沒能背誦完的【千字詩】,說著,便站直並腿,雙手背後,用稚嫩的聲音,壓下心頭的羞恥感,出聲背誦。

“天地玄黃、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張……”

周氏的哭泣聲停止了。

她慢慢抬起頭,不敢置信地慢慢睜大眼、張大了嘴。心,卻是越懸越高。

直至聽到兒子順利流暢地背完最後兩句:“孤陋寡聞,愚蒙等誚,謂語助者,焉哉乎也。”

她一把將兒子攬進懷裡,死死抱住,激動的眼淚洶湧而下,“我兒出息了,我們周家有望了、有望了……”

晏旭:“……”

僵硬著身體一動不敢動,而原主的身體記憶,卻令他習慣性地縮了縮。

他心內再次歎氣:為原主的不堪重負。

周氏命途多舛。她出嫁世族王家嫡長子之日,身為禦史大夫的父親,便因被人舉告曾為謀逆大將軍說情,而致使滿門被判流放。

王家擔心被世人詬辭不便當場退親,就急迎柳氏女與周氏同日進門,暗中更換柳氏為嫡子正妻。

周氏莫名就成了妾室,被發落至僻院處,數日後方得圓房,自此有孕。但被柳氏暗中加害,以至腹中胎兒八月降世,落地便病啼不止。

柳氏遂唆使夫君休逐周氏及弱兒。

至此,周氏攜兒顛沛流離,輾轉到了陵揚村,和被流放的家人們,隔著一個縣。

被流放已經萬般淒苦,能活著就是萬分僥幸,周家人卻仍從牙縫裡擠出口糧,接濟周慧母子,周慧亦日夜做著針線,積攢銅板,以供兒子讀書。

原主,就這樣活成了周家滿門跳出泥沼的唯一期望。

還有三日,就要受母之命,去參加縣試。

而病弱的身體、不高的讀書天分,令小小的孩子再也承受不住這莫大的壓力,一人獨自偷偷溜出村,投河自了儘。

晏旭很為這孩子惋惜。雖然他承載了對方的身體。

那就一並連因果也擔著,為自己、為對方一起努力。

没有了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