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書省,吏部為六部之首,掌管天下文武官的任免、考課、升降、勳封、調動等事務,權柄極大。
因吏部尚書空缺,尚書左丞兼吏部侍郎的盧奐,暫管省內事務。
他是前宰相盧懷慎的長子,在朝中人脈深厚,像這種出身,肯定是舉門蔭入仕了,但是他對科舉還是很看重的,因為他爹,就是進士上來的。
所以眼下他把控著吏部,嚴格控製著除科舉之外,試圖以其它方式入仕的渠道,儘可能的給每年科舉上來的仕子,騰出更多的位置。
聽起來,他是個好官,其實不然,他這麼做是因為,科舉上來的寒門子弟,可以形成一股對抗關隴集團的有效力量,而他本人出身範陽盧氏,並不屬關隴集團。
但不管怎麼說,他在做一件正確的事情,那麼,就可以稱之為好官了。
眼下他的手裡,有一份文件,是他剛剛在中書門下拿回來的。
隋王李琩,要新增兩名王府幕職,一個河東裴,一個渤海高。
而李林甫已經照批了,隻要他再批紅蓋印,這兩個人就可以走馬上任了。
但是他不想批。
“累年之進士明經,尚未遞補的未進官,現如今有多少人了?”盧奐問道。
另外一位吏部侍郎達奚珣,聞言看向下座主管吏部司的郎中庾光先,道:
“回話吧。”
庾光一愣,我回話?不過他還是先點了點頭,吩咐身邊的文吏一聲,不一會後者便拿來一遝卷宗,庾光先從裡麵取出一份,呈給了盧奐:
“這是名單。”
盧奐接過來,開始皺眉翻閱起來,他其實已經看過無數遍了,但是有些小細節,他還是需要確定一下。
眼下的大唐,內外文武官員的職位,一共一萬八千零八十五個,但是通過各種途徑,具備當官資格的人,足足有十二萬人之多。
這就會出現一個恐怖的現象,一個職位開缺,會有無數人搶破了頭去爭。
但是問題來了,正五品以上的官員任命,都掌握在聖人手裡,正五品下呢,又掌握在中書門下。
留給寒門士子的機會,少的可憐,這兩年來寒門出身的士子,毫無背景卻能夠順利入仕的,要感謝盧奐。
雖然盧奐為他們爭取到的位置,都是彆人不想去的地方,而且數量極少,但也是極其寶貴了。
“嚴迪、嚴希莊,還未補缺嗎?”盧奐皺眉看向達奚珣。
這兩個人相當有意思,分彆是開元十四年的狀元和開元十六年的明經士,這兩年的主考官,都是嚴挺之。
而盧奐與嚴挺之的關係,就又牽扯到了一個政治小團體,這個小團體內,大多來自開元初期的賢相集團子弟及門生,其中就包括鴻臚少卿魏玨,太仆少卿宋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