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第一個周末。
早八點,宋河和相曉桐並肩坐在辦公室落地窗邊,一言不發望著窗玻璃。
玻璃窗上分出八個視頻窗口,八間手術室正緊鑼密鼓做準備,眾多醫生陸續就位,實驗猴安安靜靜待在手術台旁的籠子裡,不安地撓著身上的毛,眨巴大眼四處觀察。
每個視頻窗口左下角,還有一個小地圖,此刻正顯示導航界麵,車輛正快速趕赴醫院,車上貨物便是從太空城返回的人造猴子器官。
終於,導航界麵停在不同醫院內,手術室接二連三收到太空包裹,一隻隻實驗猴被抱到手術台上。
夫妻倆肩膀微微緊繃起來,有些緊張,仿佛實驗台上是他們養的寵物。
倒不是擔心這批器官的質量,器官模型他們親自驗證過,自信沒有問題。
緊張的原因是醫生,以前進行此類移植實驗,總是重金聘請頂尖醫生來做,今天手術室裡沒有一張帶皺紋的老麵孔,用的全是乘黃訂單班培養出的年輕醫生。
啟用年輕醫生的原因很簡單,一旦這次八種新的人造器官研發成功,意味著器官移植手術量激增,乘黃訂單班培養的醫生必須扛起戰旗,如果訂單班重金培養的大量醫生不頂用,那訂單班的意義何在?
落地窗最上方,各組小組長的彙報像彈幕一樣刷出。
【儲景同:報告,人造肺已收到,狀況良好,現在開始移植!】
【朱書南:人造肝已收到,完好無損,開始移植!】
【黎力學:報告,腎組一切順利,手術開始!】
【蔡嫻淑:人造胃開始移植!】
【柳舒:人造小腸完好無損,正在進行手術!】
【沈煉:正在為實驗猴移植大腸!】
【巴特爾:人造脾檢查通過,準備移植!】
宋河和相曉桐默默看著各組小組長的消息。
消息到這就停了,八個手術室有七個已麻醉完猴子火速手術,動作最快的連猴子身上的毛都剃乾淨了,下一步便是開膛破肚。
夫妻倆一齊望向同一塊落地窗,隻剩一個手術室,猴子還老老實實待在籠子裡,醫生們則團團圍著太空快遞和器官檢測儀器,表情不妙地忙碌。
“張偉張偉,你們組怎麼回事?”宋河忍不住打字問。
【張偉:報告,6個人造胰有4個出現嚴重變質,2個輕微變質,我們正在緊急驗證是否可以移植!】
“數據共享給我。”宋河眉心微皺。
最右側一扇落地窗閃爍,冒出海量數據,夫妻倆認真閱讀起來。
數據分兩個部分,太空城製造人造胰時的初始數據,以及此刻收到人造胰後儀器檢測的數據。
前者看上去沒太大問題,後者正隨著現場醫生們的工作持續更新,越來越多細節展開。
“張偉,你們組先不用忙活了,一看就不能用。”宋河很快回複,“變質原因,從數據上看很可能是冷凍劑解凍時出了問題,你們重點檢查兩個方向,一個冷凍劑成分是不是混進了雜質?一個是解凍機有沒有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