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第四十一章(1 / 2)

渡華 宿己 4666 字 8個月前

《渡華》全本免費閱讀

淩文袤為自己在城北,重辟了一所宅院,宅內算不上開闊,但貴在庭院方正錯落有致,亭台樓閣一應俱全。

先前是簪櫻之家的居所,如今家主家道中落後離開了京都,宅院流轉進新主之手。

宅內燈火通明下人穿行其內,正忙於灑掃,歸置。

月掛高枝,書房的榆木門半開,一斜熹和光簇從裡橫貫而出,拓在外廊剛灑掃過的石磚上,微微泛起冷光。

書房內共有三人,兩位穿青袍的男子正襟直立,其中一位正在向淩文袤稟報事宜。

兩位青袍男子來自影衛,隸屬淩暉部僚。

淩文袤借用淩暉的影衛去跟蹤費覃,盯緊費覃的行蹤。平日隻需飛鴿傳書告知費覃所接觸人員就好。

費覃行蹤簡明清晰,隻在客棧與宏德寺之間往返,求見離塵大師無果,期間費覃用銀錢托人疏通,但依舊無果。

吃儘閉門羹的費覃幾日前去了一趟彙頂山,敬過香火錢後,再次返回城中找人疏通關係,爭取說服離塵大師。

問題出在彙頂山的那個寺人身上。

自從費覃敬香火之後,那寺人就消失得無影無蹤,連身懷奇技的影衛都跟不上他的行蹤。

今日影衛回來兩個人報信,是發現了不尋常。

“就這麼跑了?”

淩文袤一句質疑的冷語,駭斷正在稟報的影衛,影衛垂首訥訥應是。

“寺人的長相可還記得?”淩文袤嘴裡問著,手卻已經指向案牘上的紙墨筆硯,“把他畫下來。”腦中一閃而過寺人的模樣,是白言霈的容形。

淩文袤腦仁被攪得混沌不清。

突然冒出一個行蹤可疑的寺人,總有意無意將人和白言霈聯係在一起。

明知不可能是。

之前知道駱苕遣費覃前往中州,他把注意力一直放在中州,這片毗鄰京都的重中之地,遲早要交給淩氏可信賴的臣下。

如今的中州刺史花景良,原本是先太子駱奐的幕僚,自從皇太子駱奐夭亡,大嶸多番變故,花景良也嗅出了大嶸的危機,靜觀其變,伺機投靠淩氏。

淩暉曾對淩文袤說過,中州刺史花景良為人重利輕謀,驍勇善戰,與東南二州的州牧關係頗好,暫且可以用之。

花景良雖重利輕謀,但待手下極為寬宏,幕僚無數。

花景良有一女,名花凊,家中排行第二,人稱花二娘,風聞花凊身高七尺八寸,孔武有力,常配長劍在側,劍法犀利,跟隨花景良斬殺過南峪大將,一時聲名鵲起。

如今的花凊,以女子之身立足大嶸,流傳的詭異名聲早已蓋過花景良。

中州歧城城守,正是花凊。

淩文袤抱臂,溢出一絲苦笑,這一笑包含諸多複雜。

斬殺過南峪大將這一條讓他豔羨,笑得不是滋味。

花凊少時是駱苕的伴侍,二人關係匪淺,駱苕廣織羅網牽涉甚廣,這一條讓淩文袤笑得很無奈。

他一直在被她牽著走,順藤摸瓜,可一直不知道她要乾什麼。

影衛畫完人像,朝麻紙吹了吹,不待墨跡乾涸,揭角而起,懸在身前:“五郎主,請過目。”

淩文袤轉頭看畫,第一眼就毫無意外地否定畫中寺人為白言霈,淩文袤沒見過白言霈,但早讓人搜羅過白言霈的一切,相貌習性自然銘記在心。

第二眼對著畫中寺人,額角搏動:“寺人竟蓄發?”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