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宮女見狀也隻能收回手。
聽著父皇與皇爺爺閒聊,弟弟妹妹也在包著餃子,準備著火鍋。火鍋隻是用陶鍋替代,凍了一晚上的羊肉,現在切起來也更容易了,李慎與李治正在切著肉。
李承乾的目光落在一個小家夥身上。
這個小家夥正抓著自己的褲腳,站在門口好奇又有些膽怯地看著殿外的場景。
李承乾見狀,將她抱起來。
這個小丫頭也不怕生,好奇又明亮的眼睛盯著眼前這張臉,明亮的大眼睛似乎在確認哪裡是眼睛,哪裡是鼻子。
李承乾低聲道:“你叫什麼名字。”
“兕子。”她張嘴說了一聲。
“你應該叫孤什麼?”
“呀呀呀……”這丫頭回了一句話,也不知道她在說什麼。
李承乾皺眉看著她,抱在懷中又道:“等你長大了,來不來東宮?”
“呀呀呀……”
小兕子還在這麼說著話。
長孫皇後低聲道:“這孩子倒是會認人了,也就會這麼幾句話。”
李承乾將小兕子放回殿內,讓宮女照看她。
她邁著小短腿,又快步跑來,眼看就要摔倒了,又抓住了太子的褲腳,對這位小公主來說,好像又經曆了一場大冒險。
她明亮的眼睛眨了眨,目光繼續好奇地看著殿外。
東陽走來道:“父皇,母後可以用飯了。”
將立政殿的桌子拚在一起,一家人坐在一起,弟弟妹妹從高到矮依次坐好。
李承乾將一些羊肉放入陶鍋中,道:“在東宮弟弟妹妹也是這麼坐的。”
李世民稍稍點頭。
李麗質正在檢查著,確認一雙雙小手洗過之後,才給她們筷子。
李淵撫須道:“孩子們長得快,一眨眼一個個都這麼大了。”
長孫皇後點頭道:“是呀,都長高了不少。”
李承乾夾起一些羊肉自顧自吃著,這頓飯沒有酒水,唯有麵條與火鍋。
李淵吃著燙過的芹菜問道:“聽聞承乾因九成宮的事勸諫你了?”
李世民點頭,沒有回應。
李承乾坐在母後身邊,父皇坐在對麵,爺爺坐在上座。
父皇與母後則在皇爺爺的兩側。
李承乾又夾起一片涮好的羊肉,吹涼一些喂給小兕子吃,她歡喜地往這個皇兄身邊靠了靠。
李淵又道:“當年這九成宮是朕修繕的,你也不用放在心上,被淹了就被淹了,往後再修繕便是。”
李世民點頭道:“父皇說的是。”
殿內用飯的時候很安靜,這都是東宮的規矩,吃飯時不能說話,吃飯要專心。
因此殿內隻有皇爺爺與父皇講著話。
李淵道:“讓承乾這麼早參與朝政也不好,現在他與朝臣走得近自然會按照朝臣的想法做事。”
李承乾吃著菜,手中的筷子明顯一頓。
注意到父皇的看過來,李承乾繼續吃著沒有吱聲。
等小兕子到了皇爺爺懷中,李淵便撫須看著這個小孫女大笑著。
“她們學得如何了?”
聽到身邊的母後問話,李承乾回道:“麗質的數術天分很好,兒臣也不打算讓她與道門的李淳風去學。”
李麗質回道:“皇兄是擔心妹妹跟著李淳風道長學,以後成了一個道士了。”
長孫皇後點頭,對兒子的這個決定很滿意。
李承乾又道:“東陽對說文解字很有天賦,她已經可以寫出一篇上好的文章了,至於其餘幾個……”
“唉……”說到這裡,李承乾歎息道:“一言難儘。”
兄弟姐妹也不是個個天賦異稟,做大哥的也隻能讓她們的起步比大唐的其他孩子高一些。
飯後,父皇,母後與皇爺爺,還有自己這個太子李承乾,坐在一起打牌。
弟弟妹妹都在立政殿自己的玩著,還有幾個要去看望自己的母妃。
許久沒有打牌了,好像是生疏了,父皇接連輸了三局。
李承乾數著贏來的銅錢,心情很不錯。
牌局繼續,陛下的神色不太好,多半是想著朝中沒錢修繕九成宮,現在打牌又輸了,會更不高興。
李淵與兒子,孫子打牌沒有絲毫留手。
長孫皇後要照顧孩子們先離開了牌桌。
此刻桌上,就剩下了爺孫父子三人,正在廝殺著。
李承乾看著手中的牌喝下一口茶水,這種遊戲父皇與爺爺上手得都很快,感受著壓力,小心翼翼打出兩張牌。
“哈哈哈!”李淵爽朗一笑,便打光了手中的牌。
李世民索然一歎,輸得又惱又沒辦法。
有宮女小步而來,道:“陛下,魏王殿下來了,說是過了立冬來見陛下與皇後。”
李世民隻是點了點頭,目光還看著牌。
三人戰得正酣,即便是爺孫父子三輩人,在牌桌上也都是拿出了真本事。
李泰站在邊上,向皇爺爺,父皇,與皇兄告了一聲好,而後在邊上站了一會兒。
見沒人搭理自己,他也隻好識趣離開。
有宮女不停地續茶,三人依舊在戰鬥,牌桌上的勝負來來回回。
一直到了傍晚時分,立政殿都已準備好晚膳了,三人還在對峙著,拿著手中的牌,如臨大敵。
長孫皇後隻好讓孩子們先吃,吃完她們還要回東宮休息。
弟弟妹妹又長了一歲,像李麗質與東陽都需要自己的房間的年齡了,打算將東宮北麵的空房子收拾出來,給她們安排。
一直等到入夜,也不知道李泰是什麼時候離開的。
李承乾盤算著眼前的輸贏。
眼看時辰也差不多了,李淵舒展著腰背道:“乏了,回去了。”
留下父皇還在坐在殿內,李承乾跟著皇爺爺走出了立政殿。
“承乾,你贏了多少?”
“贏的少輸得多。”
李淵一臉的笑容,道:“老夫贏了三百錢,給你們買甑糕吃。”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