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敬宗臉上帶著笑容,來到一處酒肆前,道:“來一碗清水,再來一盆熱水,要燙的。”
一盆冒著煙的熱水放在麵前,許敬宗用這熱水使勁洗了一把臉,酒醒了許多,痛快地呼出一口氣,心中高興臉上帶著笑意,上官儀這個人總算是開竅了。
翌日,趕在中書省打架之前,李承乾來到中書省,等在門口,望著正朝這裡走來的諸位官吏。
一直等到了房相,便行禮道:“老師。”
房玄齡邁步走入道:“殿下見過高昌使者了?”
李承乾遞上一份文書,回道:“見過了。”
接過太子遞來的文書,房玄齡看著正要拿起一旁的筆進行批複,又猶豫了,道:“諸國使者的禮都到了嗎?”
李承乾回道:“牛羊馬匹,酒水皮毛都到了。”
房玄齡點頭,便在下方作了批複,並且蓋了印。
李承乾接過文書,笑著道:“謝老師。”
房玄齡依舊看著文書道:“無妨。”
李承乾拿著文書叫上了岑文本與李百藥,一起向門下省的庫房走去。
看守這裡的士卒見是太子殿下連忙迎上前道:“太子殿下。”
李承乾遞上手中的文書,道:“公事,打開庫房。”
“喏。”
打開沉重的大鎖,入眼的是一桶桶的葡萄釀。
李承乾手中拿著禮單核對道:“這些葡萄釀按照市價一般是多少錢一桶?”
岑文本聞了聞,道:“這些上好的葡萄釀一桶可以賣十貫錢。”
“三百桶也就是三千貫錢。”李承乾盤算著,算上那些駱駝能有五千貫錢也就不錯了。
再算上瑪瑙玉石,要是能賣出個好價錢,總的來算能有一萬貫錢左右?
嗯!還真是價值不菲呀。
李承乾沉默不語,蹙眉走出庫房。
岑文本與李百藥跟在跟在太子殿下身後。
李績已經帶著一隊駱駝站在朱雀門外,見到太子來了,連忙上前道:“末將按照殿下的吩咐,將這些駱駝牽來了。”
後方的士卒,一人牽著一頭駱駝。
李承乾道:“這些駱駝價值幾何?”
李績道:“大概二十貫錢一頭,看牙口好壞還能賣得更好一些。”
李承乾拍了拍駱駝的脖子,道:“這麼好的牲口賣了也太可惜了。”
“末將也是如此認為,駱駝是沙地行軍的好手。”
“就算是賣也不能這麼賤賣。”李承乾揮袖道:“遷回去,給軍中用吧。”
“喏。”
言罷,李承乾又走回了朱雀門。
見太子殿下雙手背負,手上還拿著房相批過的文書,腳步匆匆,岑文本與李百藥也一直跟在殿下身後。
李道彥站在朱雀門的城樓上,看向空蕩蕩的皇城,正在匆匆而行的三人特彆地顯眼。
李承乾的腳步忽然停下,兩人的腳步也跟著停下。
“修建河西走廊四郡五萬貫夠嗎?”
李百藥回道:“殿下,人手可以征發徭役。”
岑文本道:“入春之後便是農忙,陛下一直以來都是輕徭薄賦的,很少大規模征發勞力。”
李承乾腳步來回走著,諸國送來的賀禮勉強可以賣個三萬貫,東拚西湊能富餘出來五萬貫都算不錯了。
要征發徭役還需要父皇點頭。
修建河西走廊四郡又不是小工程,父皇不見得會大規模地動用徭役。
但徭役不是目前最頭疼的,李承乾有更好的辦法解決勞動力的問題。
如今頭疼的是修建所用的各種耗費,以及石料木料運輸,還有駐軍的軍餉的問題。
太子殿下站在原地,陷入了沉思。
岑文本與李百藥麵麵相覷,也不知道殿下在想什麼,兩人也隻好站在原地,莫非要挨殿下數落了?
可是這位太子殿下究竟想要做什麼?
貿易,軍事,稅,田賦,絲綢之路,種種信息飛快地從腦海中掠過。
忽然,李承乾歎息一聲道:“人才啊,大唐太缺少人才了。”
“太子殿下想要什麼樣的人手?”
李承乾道:“兩位先回去吧。”
“喏。”
李百藥與岑文本又是作揖離開。
回到東宮,李承乾就聽到了一個消息,許敬宗又賣出了一萬塊肥皂。
寧兒道:“現在西域人,突厥人,吐蕃人都知道了肥皂。”
李承乾道:“很好,往後肥皂出關就可以當錢用了。”
在這個物質基礎匱乏的當下,很多東西都可以當錢用的,既然西域人能夠將胡椒當作錢用。
那麼中原也可以將肥皂與茶葉當作錢來用。
生活嘛,也不總是一帆風順的。
當皇帝覺得,當下的生活,這一切都是一帆風順的時候,想要喝酒助助興,想起了葡萄釀。
當太監提著一小桶葡萄釀回到了甘露殿,向陛下稟報了一個痛心的消息。
李世民指著如胡凳大小的一桶葡萄釀,喝問道:“高昌人進獻的葡萄釀就剩這些了?”
太監跪在低聲哭訴道:“陛下,老奴也是才知道,說是太子殿下拿著房相的一紙文書,將葡萄釀都賣了,用來補貼朝中用度。”
“補貼!”
李世民從牙齒縫中蹦出兩個字。
太監甚至抹了抹眼淚,又道:“朝中都說太子殿下孝順,因陛下喜葡萄釀,這才留了一些給陛下享用,還是特意留下來的。”
“孝順!”
皇帝的口中又蹦出兩個字。
太監低聲道:“陛下,此事是房相批複的,中書省畫押的,滿朝文武都在說陛下與太子殿下不為私欲,一心為社稷。”
今天暫更兩章,明天會接著加更。
容小張早睡一晚,休息休息,明天接著加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