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5章?大唐的瑰寶
四周還未出嫁的女子,都悄悄地在觀察陛下,有的偶爾瞧一眼,還有的有意無意用目光著。
這是她們難得能夠見陛下的機會。
從史書上曆朝曆代的皇帝來看,如今的陛下該是少有的,清心寡欲的皇帝。
不會大修宮殿,也不會窮奢極欲,更是儉樸又勤政。
這位陛下已是如今老一輩功勳口中的標榜,他們都希望自家的孩子能夠養成當今陛下這樣的品行。
高坡的另一頭,李承乾推著老師的輪椅走著,身邊跟著舅舅,又道:“朕的孩子不能總是驕傲的,祿東讚有個好兒子,欽陵可以成為於菟的對手,這不見得是一件壞事。”
房玄齡笑著沒有言語,陛下一直都是個很清醒的人,少年時如此,如今更清醒。
陛下一直知道需要做什麼,不需要做什麼。
為了西域的棉花,征討蔥嶺是必要的,為了洛陽與關中的富饒,修建漕運也是必要的。
房玄齡道:“老朽隻願唐人的孩子一直都是驕傲,唐人的孩子一直都是健壯的。”
長孫無忌道:“如今運河兩岸的人越來越多,聽聞去年關中收來的賦稅也不少。”
遠處,程咬金啃著一個桃子,目光看著長孫無忌那個老年帥氣老大爺的模樣,道:“你說他一把年紀了,怎還這麼有儀態?”
牛進達扣了扣牙齒縫的肉,隨後將扣下來的肉絲一彈,道:“某家怎知,你怎麼不自己去問?”
程咬金又用力咬下一口桃子,道:“來年某家也去告老。”
牛進達拍了拍他的肩膀道:“再等幾年,你我一起告老。”
李孝恭也附和道:“我等三人齊告老,必定是一段佳話。”
隻有李道宗神色帶著憂愁地看著遠方,背對著三人,與他們為伍的,隻好沉默不語。
程咬金又咬下一口桃子,目光盯著風度翩翩的長孫無忌。
而長孫無忌則無視了這充滿敵意的目光。
欽陵對於菟來說是一塊磨刀石,當然了對於自己這個皇帝來說。
李承乾覺得要弄死欽陵很簡單,簡單到甚至可以布置出各種死法。
物儘其用,人儘其用,欽陵這個人既然有用,大可以留著他。
上官儀抱著自己的孫女,看著皇帝一家終於離開,也鬆了一口氣,他看了看孫女。
上官婉兒道:“爺爺,公主殿下很有學識。”
“嗯,老夫也可以教你學識。”
上官婉兒咧嘴笑著,露出米粒大小的牙齒。
一陣暖風吹過這片草場,皇帝離開之後,各家勳貴也陸續回去了。
眾多官兵收拾之後,整個草場也恢複了原本的模樣。
處理國事之餘,李承乾也時常會與蘇亶談話,近來這位老丈人時常來覲見,說的都是一些關於崇文館的事。
涇陽印出來的書越來越多了,應該高興才是,蘇亶的擔憂反倒是越來越多。…。。
李承乾喝著茶水道:“人到中年了,應該豁達一些。”
蘇亶道:“臣隻是擔憂,那些書會讓天下的文人對朝中的成見越來越多。”
李承乾親自給這位丈人沏了一碗熱茶,坐在承天門邊,笑著道:“聽聞金春秋見到了他兒子之後,嚎啕大哭,朕讓吐蕃收兵之後,小勃律國的使者在承天門前叩拜了一天。”
蘇亶雙手接過陛下遞來的茶碗,低聲道:“陛下英明,自然是有更多人的朝拜。”
正說著話,楊內侍前來稟報道:“陛下,宗正寺卿來了。”
李承乾頷首道:“讓崇義兄過來吧,正好今年關中新種出來了茶葉。”
李崇義被年邁的楊內侍請著走到近前,作揖行禮道:“陛下。”
李承乾道:“關中今年種出來的茶葉風味不錯,你也來嘗嘗。”
李崇義雙手接過茶碗,道:“謝陛下。”
如今的李崇義與當年相比變化很大,以前少年意氣的模樣不在了,現在他留著短須。
飲下一口茶水,李崇義感慨道:“不知不覺也到了要管住嘴的年紀。”
李承乾疑惑道:“你怎麼了?”
李崇義道:“到了這個年紀,有些吃食就要少碰了。”
李崇義已年過四十了。
言罷,他又道:“臣聽聞祿東讚兒子離開了長安。”
李承乾又將水壺放在爐子上,道:“朕允許的。”
“還聽聞祿東讚的兒子與太子比試,是平手?”
李承乾還是點頭。
李崇義小聲道:“原來這都是陛下的安排。”
“祿東讚的兒子是個驕傲的人,朕的兒子也是個驕傲的人,互相磨礪也挺好的,就當是給孩子找個目標。”
蘇亶聽著關於外孫的事,心中多少有些不滿,他祿東讚的兒子怎麼能和太子相比,將來定要殺之後快。
可話又說回了眼前,李崇義開始彙報著宗室的。
自從父皇的兄弟姐妹們也都低調了許多之後,現在的很多事都是與東陽她們有關。
其中談論最多的就是麗質。
無它,就是因這個妹妹實在是太優秀了,她的技術院專研了一種新的技術。
這項技術也很簡單,就是製造建設房子的預製板,鑄造一種石板,雖說比宮殿所用的石板廉價許多,但能夠大大提高現在的長安建設房子的速度。
而這個技術,麗質又不求回報地將其公布了,她希望關中可以多出一種新的作坊,這種作坊用來製備建材。
先前李麗質擔憂人口太多,資源不夠,她一直在鑽研生產工具。
作坊業是她的第一個突破口,為了避免馬爾薩斯理論上的陷阱發生,增加著唐人的生產工具,建設出種類更多的剛需作坊。
李麗質還不知道馬爾薩斯是誰,但是她的理論水平已到了這一步,並且正在實踐。
對彆人來說預製板的出現是一個巨大的機會,對她而言這不過是開辟新道路上的一個小小嘗試而已。…。。
如今的大唐,十分渴求新的生產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