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五章 堅定的追隨者(2 / 2)

“這西域該是還要打仗的吧。”?“以前還能聽到些許風聲,如今是一點消息都不透啊。”

“說不定皇帝都沒說要打仗,你們這些人都是聽風就是雨。”

……

這些話語聲傳在耳中,姚崇用了飯食,起身便離開,一路走向崇文館。

長安城的朱雀大街走到中段倒沒有城門口那般擁擠了,而後又走了一路,來到朱雀大街十字路口,這裡的行人又開始多了。

這座繁華的長安城,擁有百萬人口,這裡的坊市像是一個個方方正正的格子,它們排列在城中,這些坊市有的人多,有的人少。

在長安城的坊市中,晉昌坊是這些坊市中最熱鬨的坊市之一。

姚崇走入晉昌坊,來到了崇文館。

晉昌坊能這麼熱鬨是因這裡有個崇文館,在這裡的年輕人也是最多的。

走到崇文館門口,姚崇看到這裡有很多同齡人在這裡,或許這裡的人有朝一日會與自己同朝為官,大家此刻正在爭論著。

一個較為年長的學子,看起來二十歲左右,他給眾人每人一張紙,言道:“諸位!我們每人寫一句話,寫出自己的想法,商討如今的朝中要怎麼做。”

蘇味道欣喜道:“姚崇,你回來啦!”

“嗯,在洛陽留了兩月。”

講話的是姚崇當年兒時的玩伴,蘇味道又道:“聽聞如今洛陽也很熱鬨?”

“是啊。”

蘇味道歎道:“我想去洛陽看看。”

一張紙送到自己的麵前,姚崇看著四周的學子開始在紙張上書寫。

看著眾人所寫的都是他們對朝中政令的理解。

待眾人寫罷,將他們所寫的見解遞上。

最後輪到了姚崇。

有人走到近前,看到姚崇的紙,朗聲道:“怎隻有兩個字。”

姚崇道:“兩個字足夠了。”

盧照鄰抬眼見到了這兩個字,而當這張紙呈於眾人麵前,這上麵分明就是“新政”二字。

盧照鄰問道:“何謂新政?”

姚崇起身,“回主簿,所謂新政便是致力建設新天地,爾等都說大唐欠缺什麼,大唐還需要什麼,可在下看來大唐需要的是新政!摒棄以往的陳舊的觀念,不破不立!”

“說得好!”

有人拍案而起,道:“大唐需要新政,需要新的變革,這天下該換個模樣了。”

姚崇接著又道:“陛下建設官邸,增補官吏,建漕運,建設安西鎮,新設官邸,中書侍郎有十數人,六部職權重新劃定,當今陛下所求的難道不是圖變,圖強嗎?”…。。

話語聲越來越激動,姚崇再朗聲道:“自武德年間始,世家大族,門閥士族大肆兼並土地,大量人口沒入隱戶,充為奴失去了田地,自東征之後,新帝登基,殺得人頭滾滾,律法之嚴苛古今罕有,難道陛下做了這些,還要讓中原活回去嗎?”

蘇味道抬手道:“新政!”

這場喧嘩下,還有人在說反對的聲音,還有人反對這個沒有雛形的新政,新政的路又在何方呢?

姚崇站在眾人身前,乾脆站在桌上,他大聲道:“自兩晉南北朝以來,人們對於朝堂如同隔著紗,看不清摸不到,世人不知廟堂為何物,廟堂不知人世間疾苦,如今不同了,陛下將政令告知天下人。”

“朝中政令通達,下至老農皆知朝中政令,朝中一言一行皆與民生相關,是陛下要扯開那張破布,讓廟堂與坊間再無隔閡,如陛下渴求新政,我等當身先士卒,為陛下排除萬難!”

十四歲的駱賓王與楊炯看著同齡人一個個大聲呼喊著,他也控製不住地喊著。

盧照鄰走入屋內,來到蘇亶身邊,道:“老師,這……”

蘇亶笑道:“你覺得這個姚崇所言太過了?”

盧照鄰低聲道:“如此煽動人心,恐怕不好。”

蘇亶低聲道:“其實這也無妨,陛下需要這樣的學子。”

眼前的情景,讓熟讀三蒼與爾雅的盧照鄰覺得混亂,這與他少年時所讀的學識,有太大的差距,書中沒有教過學子這麼做。

蘇亶道:“你看他,這個姚崇看起來是陛下最堅定的追隨者,他們會擁護陛下。”

再看盧照鄰的神色,蘇亶對他道:“你覺得現在的大唐還缺少什麼?”

盧照鄰低聲道:“正是如姚崇所言,需要一種敢於做出變革的勇氣。”

蘇亶點頭,道:“陛下希望如今的唐人要有敢於冒險的勇氣,需要有勇氣才能做出改變,不論是敢於走出大唐去冒險,還是如他們這樣。”

正如蘇亶所言,盧照鄰覺得像姚崇這樣激進又勇敢的人,就應該是當今陛下最堅定的擁護者。

隨著鈴鐺聲響起,這些學子又要上課了。

姚崇來到崇文館的一處書房內,麵前站著崇文館主事蘇亶。

“你想要支教?”

姚崇道:“學生遊學兩年,看中原各地還有諸多地方沒有支教夫子。”

蘇亶道:“支教兩年再來科舉,再有兩年去軍中曆練,再去文林館讀書,來來回回四五年光陰就過去了。”

“學生明白。”

當年科舉剛開,朝中任用官吏還是很方便。

但這些年,朝中用人越來越嚴苛。

陛下手中雖說缺少能臣,但也是寧缺毋濫,寧可保持原樣,也儘可能選出可靠的臣子。

“且不說你在外麵喊得多大聲,以後四年,你需要反複奔波。”蘇亶遞給他一卷文書,道:“支教朔方,明年過了上元節就動身。”

“喏。”

現在想要在朝中為官需要在外支教兩年,在軍中曆練兩年,而後在文林館考試,才能正式被朝中錄用。

前後四五年的時間,一個十五六歲的年輕人到了能入仕為官的年紀,也二十餘歲了。

再之後才是正式為官,二十歲左右的年紀才剛剛開始。

(本章完)

張九文提醒您:看完記得收藏【筆趣789】?xiaoshubao.net,下次我更新您才方便繼續閱讀哦,期待精彩繼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