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5.人生向暖(64)一更(1 / 2)

人生向暖(64)

在老家隻呆了五天, 初三下午就要走。

田易陽出麵,拿了一千塊錢給林玲:“帶著孩子安穩過日子,這錢你先拿著。”

“我不要……我還有……”

“拿著吧!”田易陽硬給塞過去, “你哥給你的, 你客氣啥?敢叫你離婚, 自然是你哥覺得餓不著你們娘倆。”

林守道就說她:“你這人真是……”

林玲卻隻笑:“我哥拿不了主意!這是二嫂給的, 我承二嫂的情。”

“那也是你哥掙的!”田易陽就說:“先緩緩, 等過一陣了,上城裡來,店裡有住的地方, 我帶你出去逛逛,有啥想法到時候再說, 不急!”

“噯!知道呢。”

桐桐朝那邊掃了一眼, 手裡卻擺弄棉鞋:“腳是長了一點,這個合適。”

王娥給收到包裡, “留著在家裡穿。”

“我去宿舍也帶,在宿舍還是穿著這個好, 保暖輕便。”

王娥給塞好,又塞了三條毛褲進去,“一人一條。”

全都是純手工的。

其實賣的羊毛褲又緊身又暖和,套在裡麵最服帖了。但是王娥做的還不能不要, 她也是想表達她的心意。

這些東西做下來,一個冬天的空閒時間全占了。她就是覺得自家為燕燕的事忙前忙後,又叫她兒子在城裡掙錢,心裡感激。感激了就想著感謝感謝,於是,手工的棉鞋做了一包袱, 毛褲更是給一家三口都織出來。

這還不算,要走了,叫帶那麼些個東西。

光是手工的大饅頭就一布袋子,凍餃子又是一布袋子,再加上凍豆腐,各種處理乾淨的豬內臟,自家養的雞鴨鵝,還有醃好的蛋。一樣一樣的全給塞到蛇皮袋子裡,三袋子都沒裝完。

這咋拿呀?其實桐桐就想要點苞米麵和玉米碴子。

但這些都是年前就特意準備好的,就是給自家帶的。林守道和田易陽要的一點也不勉強,給了就拿,路上也不嫌棄麻煩。

大伯給送到鎮上,這麼些個的行李,隻能放在車頂上。到了車站吧,又得等著從上麵取下來,然後還怕人拿錯了,得看住了。

誰多碰一下都得喊:“那是我的……你看好,那是我家的……”

林守道扛兩個袋子,田易陽拎了一個,還有一個大包,桐桐拎著的。隻這個就三四十斤重了。

隨著人流從車站出來,又得站在外麵打車。

騎著板車的人一會子過來一個:“大哥,去哪……給您送到,便宜!”

還有那直接過來要拎袋子的:“大哥,上我那車……去哪,這路我可都熟。”

林守道才要拒絕,就有人喊:“是老林吧?回家是吧?走走走,我順路給你捎回去。”

桐桐不認識,但林守道認識,馬上遞了煙過去,“是九車間的老廖吧?”

“是!我這都準備回了,順路的事。”

沒法拒絕,於是,上了板車。

林守道笑道:“咱倆換著蹬。”

“不累!不累。”老廖蹬車,不時的吸吸鼻子,“這是從老家回來了?”

“是!從老家回來了?”林守道沒法問彆的,隻跟著扯一些閒話。

這老廖是又一撥給裁撤下來的人,“今年四十八了,體力跟不上了。年底考核,我排在最後……”

林守道拍了拍老廖的脊背:“那咋辦呢?現在都這樣。”

“可不咋地!就是想不通,不都說咱是國家的工人嗎?咋突然就不要咱了呢?咱也沒乾啥呀?”

他說話的聲音大,林守道跟他說話的時候聲音也大。

在鋼廠這不奇怪,也不是因為在路上說話噪音大才這樣,而是鋼廠職工中很多的聽力都有職業性損傷,屬於噪音性聽力損失,這是因為長期暴露於高噪聲的環境中才導致的。

林守道這個方麵好點,但這老廖的情況很嚴重。

除此之外,他們還都有職業性骨關節病,林守道身上有,這個老廖身上更有,這是長久的站立和搬運重物造成的。

桐桐看著頂風蹬著板車的人,常年高危的體力勞動,叫不到五十歲的人顯得特彆老相。這樣的身體還得繼續乾這種體力活,疼不疼隻他們自己知道。

到了樓下,林守道沒有把兩個五塊錢搓開,就隻當做一張五塊塞到對方的衣兜裡,“回頭不忙了上店裡去,咱喝一頓。”

成啊!老廖擺擺手要走,田易陽客氣的讓了讓:“不進去坐坐?”

“不了!”

然後人走了,等拐過彎,對方停了一下,看了看手裡的錢,然後摘下手套,將錢搓了搓,兩張。

運氣不錯,對方沒搓錢,多給了一張五塊。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