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第二十六章 恭喜發財(2 / 2)

劉翠華考慮了一下,覺得現在正是大家下工回家的點,她出去找人不太方便,還是再等等,等她做完飯小安安要是還沒回來,她就得親自去接一接了。

沒一會兒傅大嫂和傅老大也一前一後回來了,傅大嫂接過了做飯的活,傅老大又背著筐出去了,勤快人就這樣,吃飯前還是想在多少找點活乾才得勁兒。

劉翠華沒事乾了,就出門找孩子去了,還背了個筐,先是站在大隊上的打穀場上喊了一嗓子,“成子,石頭,萍萍回家吃飯了...”

聲音穿透力杠杠的,除了劉翠華,好幾個婦女也都是這樣叫在外麵瘋玩的孩子回家吃飯的,省時省力還不用一家一家找,就算本人沒聽見,其他的孩子聽見了碰見了被叫的當事人也會告訴他的。

劉翠華轉身背著筐上了小山坡,路上遇到熟人了就聊兩句。

“傅嬸兒這是乾嘛去啊?”

“啊,這不家裡老大家的正做飯呢,我在家沒事乾出來拾點柴火燒。”

劉翠華背著個筐順路還真的拾了點柴火做掩飾,然後在半路上跟傅靜安遇上了,傅靜安正背著小書包往回走呢,手裡還正拿著個小毛桃啃著呢。

“安安!”

“奶?你怎麼來了?來接我的啊?今天我去的晚了點師傅上課的時間就往後挪了挪,所以回來晚了些。”

“這樣啊,你手裡這小桃兒哪來的?你師父給的啊?”劉翠華接過她背著的小書包,塞到了自己筐裡,還用柴火給蓋上了。

“是呀,是師傅前兩天上山放牛的時候在一個小山坳裡發現的一棵野桃樹上摘得,雖然小了點,但是還是挺好吃的,就是有點酸。我書包裡還有幾個呢,是給你們留的。”

“你這孩子,自己在那吃就算了,還連吃帶拿的,也就是你師父大方不計較了,看來過幾天還是得多送點糧食過去,你師傅這兩年對你照顧太多了。”

“多送點好,咱家不夠的話,我還有私房錢呐,都給奶買糧食!”

“你倒是不小氣。”

傅靜安抱著劉翠華的胳膊慢悠悠往回走,“那是,你們又都不是外人,對你們大方是應該的嘛,要是外人我才舍不得呢!”

第二天上午傅靜安就在家裡大人都忙著的時候,偷偷拿了個鐵鍬去了小山坡,迅速在昨天的洞邊藏好了之後,又飛快回了家。

中午傅靜安飛快地吃完了飯,然後用跟小夥伴約好要上山找小桃子的借口跑出去了,她要趁著大家都正吃飯的時間,趕緊去把那個大箱子給挖出來才行,要不老是在那放著,她實在是放不下心。

雖然透過那個小洞口就能看到底下的大木頭箱子,但是真要挖起來還真不是個簡單的事兒,傅靜安忙活了半天,累得滿頭大汗的才終於把那個大箱子四周的土都挖開了。

等徹底挖開之後,她才發現原來這個放箱子的坑遠比她想象的深,她家這個鐵鍬大概有一米四長,這個坑比一米四還要深一些,還好箱子不大使得挖出來的這個坑直徑也不算大,再加上她是挖的斜坡,這她才能下去夠到這個箱子。

箱子上的鎖還是個挺複古的那種鎖,她一時半會還真打不開,但是好在鎖雖然打不開,但是釘在箱子上的鎖片已經鬆了,她這才拿著鐵鍬給砸開的。

其實在她砸開之前,係統已經開始不停地“叮叮叮”了,連續播報鑒定到二級文物三級文物的消息。

搞得她在砸鎖的時候那是小心得不得了,生怕把裡麵的寶貝給損壞了。

等她回家的時候,除了手裡還拎著帶來的鐵鍬之外,什麼都沒拿回去。

那個箱子裡一共有大大小小十幾件文物,都已經被她收到了係統自帶的存放文物的空間了,至於那個木箱子依舊被她原樣埋了回去,畢竟那個箱子並沒有什麼特殊的,就是個普通的箱子,她也沒有把它扛回去的必要。

另外在箱子裡發現了一個瓷瓶,經過係統鑒定應該是一對兒的,隻是在那個箱子裡隻找到了其中一個,傅靜安覺得搞不好這那附近彆的地方還藏著其他裝著寶貝的箱子呢,隻是不確定具體的地方她也沒法下手挖,這個箱子還是機緣巧合才被她發現的,其他的箱子估計到現在,就算是那埋箱子的人,也不一定能順利找到他埋東西的地點了。

好在係統告訴她等她等級提高之後,係統的鑒定範圍也會隨之擴大,等以後本事夠了再來找好了。

就是也不知道這些寶貝是誰埋在小山坡上的,看箱子的年代可是時間不短了,估計主人已經不在了吧。

轉眼又到了五月,田裡的麥子已經形成了大片大片金黃的麥浪,麥穗也沉甸甸地頭都抬不起來了,正是一年一度的收麥時節,全隊老少都要齊上陣收糧食了。學校也放了麥假,老師學生們都從教室裡出來,到了麥田。

傅靜安去年還沒有強製要乾活呢,今天就必須要下地幫忙了,還有她姐她二堂哥和那些小夥伴們,有一個算一個,都挎著小籃子跟在割麥子的大人後麵撿麥穗去了。

像傅靜安差不多年紀的四五歲的小孩子,一天的任務是撿夠兩籃子就行,其實也不是要他們必須乾多少,隻是要先有這個勞動的意識,教育要從娃娃抓起嘛。但是像萍萍他們那些十來歲的任務就比他們多多了,每個人每天至少要撿六籃子,半天三籃子才算完成任務。

至於最大的成子現在已經算是半個勞力了,不再參與小孩子的撿麥穗工作,開始跟著傅老大一塊下地挑麥了,隻是任務量比成年人減少了不少。

因為家裡的成年人無論男女都在搶收,傅靜安終於申請到了給大家做飯的任務,劉翠華正式批準她帶著萍萍和石頭倆人,負責大家的午飯和晚飯,萍萍洗菜切菜,石頭燒火,都被安排得明明白白的。

但是這倆人也挺興奮的,因為劉翠華是特彆認真地給他們仨分派的任務,讓他們有一種十分強烈的被重視的感覺,覺得自己的工作十分的重要,乾起活來也特彆的賣力。

搶收十分耗體力,因此劉翠華在搶收開始之前就讓傅老大騎著車子揣著家裡所有的肉票,早早去公社排隊買了將近五斤的肉和一些大棒骨,回來之後都撒上鹽放在籃子裡吊到了院裡的井裡冰鎮著,這樣能放好幾天不會壞。

家裡有肉,傅靜安也舍得放油,因此第一頓午飯她煮的大米飯,炒的土豆燉肉,還有兩個涼菜一個拍黃瓜,一個涼拌西紅柿,分量十足,大家吃的都很滿意,其實也不是傅靜安手藝有多好,已經這年月各家各戶都沒有太多的調味料,她隻是舍得放油而已。

傅靜安一邊接受大家的誇獎,心裡已經盤算著哪天拿自己的私房錢再去買點油去,畢竟家裡的油在她掌勺幾天之後,可以想象肯定就不多了。

他們大隊上每年分油都是按人頭分的,一個人一年隻有二斤油,這麼說大家可能沒什麼概念,但是現在的人一年一個人怎麼也得吃十幾二十來斤油的。跟兩斤油一比就可見他們當時肚子裡的油水是有多缺了。

所以家裡的油一班炒菜的時候都是拿塞油瓶的布擦一擦鍋底就算放了油了,甚至有的人家直接就不炒菜的,做飯都是直接放鹽拿水煮的,畢竟大家要是放開來使,每年分的油都是遠遠不夠的,他們家的油票也都是傅向文帶回來的或者是顧家送來的,要不也是沒辦法這麼奢侈的。

顧瀾和傅大嫂這樣的青壯年女人負責割麥子,但是倆人沒有被分到一塊,而劉翠華這樣的上了年紀的婦女則負責將割下來的麥子打成捆摞好,由傅老大這樣的壯年男子負責將麥子用扁擔擔到打麥場。

麥場上的人則負責將麥子攤開暴曬,這個活是比較簡單的,很多體格不好乾不了重活的會被分到這裡來,上午曬半天等麥秸曬乾可以脫粒之後,下午就可以開始碾麥子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