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5 章(2 / 2)

“鈞兒,來!”

朱翊鈞來到隆慶跟前:“爹爹……不,父皇。”

“春天到了,我要開始讀書了,下午還要習武,練騎射,還想學兵法……”

他小小年紀,卻這麼自律,要學的東西這麼多。隆慶在潛邸的時候,學習都沒他這麼刻苦。

“不急。”隆慶摟著兒子,“讀書之前,還有一件重要的事,朕已經命欽天監擇吉日,行冊立皇太子儀。”

冊立皇太子的禮製其盛大和繁瑣程度僅限於皇帝的登基大典。

隆慶即位不過半月,內閣就上疏奏請皇上早日立儲。

儘管現在的內閣六個人八條心,心眼子加起來能繞紫禁城三圈,但在立儲這件事情上,卻出奇的統一。

不怕皇太子年紀小,就怕皇上像先皇一樣,拖著不肯立儲。

畢竟,

早日確定繼承人,大家才不會站錯隊。這一點,高拱最有發言權。雖然先帝拖到駕崩都不肯立儲,但他賭對了。

況且祖宗有規定,先皇有遺詔,當今聖上也想趕緊確定兒子的繼承者身份,既然大家想法一致,那就趕緊操辦。

“等冊立皇太子之後,你就好好讀書。”

“好。”朱翊鈞並不在意立皇太子的事情,他又向隆慶提要求,“父皇,我還想要一個老師。”

“什麼老師?”

朱翊鈞說:“徐先生。”

隆慶並不知道徐渭是什麼人,還得朱翊鈞告訴他,從那篇《進白鹿表》說起,到東南抗倭。

最後,朱翊鈞說道:“他很厲害的,我想讓他教我兵法。”

隆慶有些為難:“可是,他沒有功名。”

朱翊鈞說:“我會督促他考一個。”

“這……”

隆慶不知如何是好,其實很多事情都是這樣,因為他沒經曆過這些事情,不知道該如何處理,便總是猶豫不決。

他看向黃錦,仿佛在用眼神詢問:如果這件事換作皇考,會如何做。

黃錦躬身道:“陛下,每日上午,張大人會為殿下進講,熟讀經史子集,熟讀祖宗禮法,這是最要緊的,不可更改。”

“直至午膳過後,便是殿下的休息時間。殿下於武學上頗有天賦,通常下午會跟隨李將軍修習劍法。”

這就是在提醒隆慶,朱翊鈞上午讀書不可更改,但下午的時間可以自由支配,習武、騎射或者兵法,都可以。

隆慶便答應了朱翊鈞,不過有一個要求:“此人必須考一個功名,哪怕隻是舉人。”

朱翊鈞笑起來眼睛半眯著:“好。”

隆慶看著兒子,也笑了起來,仿佛他是這紛繁而陌生的帝王生活中,唯一的樂趣。

這時候,禦案之前的黃錦卻忽然跪了下來。隆慶和朱翊鈞一起看向他。

黃錦佝僂著脊背伏在地上,給隆慶嗑了個頭:“奴婢年老體弱,頑疾纏身,留在禦前,恐怕侍奉不周,是以請辭,望陛下恩準。”

隆慶看著他,這是皇考伴讀,從安陸興王府一路追隨至京師紫禁城,陪伴先帝五十多個春秋。

他確實也已經很老了,不適合在禦前忙前忙後的伺候。但他畢竟有著多年皇帝貼身侍從兼秘書的工作經驗,為人忠厚,多次保全激怒世宗的言官性命。

並且在世宗駕崩之後,黃錦第一時間到裕邸,迎裕王入嗣帝位。

隆慶沒讓他回鄉,打算給他安排個閒職,就留在宮中養老,特蔭其侄子一人為錦衣衛指揮同知,世襲。

但朱翊鈞卻走到黃錦身旁,將他扶起來,拉著他的手說道:“黃公公,你先等等。”

黃錦一臉慈祥的看著他:“殿下,等什麼?”

朱翊鈞說:“等著替我皇爺爺看我成為太子。”

這話說得,黃錦眼裡都泛起了淚光,心中了然一般,不住點頭,連說幾個“好”字。

冊立皇太子儀式之前,需要做大量準備,又不像新帝登基那麼著急,日子定在了兩個月後。

在這兩個月的日子裡,朱翊鈞一直住在乾清宮內。隆慶專門命人給他騰出一處宮殿,給他讀書。

朱翊鈞的日子還像以前一樣,上午讀書,下午習武。隻是地方不一樣了。

乾清宮內沒有樹,天空也沒有飛鳥,窗外隻有黃瓦紅牆。習武也隻能在宮殿外的空地上,沒有太液池畔的湖光、垂柳和微風。

它很想念在西苑的日子,也很想回去看看,但每次隻是動一動念頭,就馬上打住。

就像馮保說的那樣,如果他不去,那他就能當做皇爺爺還住在西苑的萬壽宮,如果他去了,發現皇爺爺不在,一定會很難過。

這一日,朱翊鈞剛上完課,正準備送張居正出乾清宮。遠遠地卻看到另一邊,隆慶在一群太監的簇擁下返回暖閣,看樣子不太高興。

朱翊鈞便與張居正道彆,轉而關心他爹去了。!

天予昭暉向你推薦他的其他作品:

:,

:,

:,

希望你也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