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8 章(1 / 2)

高拱走了,雖然隆慶非常舍不得自己的老師,但他也沒有辦法,有些事情,皇帝說了也不算,徐階說了才算。

他爹那麼強硬又獨斷的一個人,最後那幾年都奈何不了徐階,更遑論隆慶,他連奏章都批不明白,怎麼和徐階鬥?

高拱離開不到一個月,和他一起在內閣跟徐階對著乾的郭樸也主動請辭回鄉,至此,內閣隻剩下徐階、李春芳、陳以勤和張居正四人。

四個人中,李春芳和張居正都是徐階的學生,陳以勤也是帝師,脾氣沒有高拱這麼暴躁,人也隨和許多,和李春芳一樣,是個老好人。

八月,隆慶帶著朱翊鈞親臨太學。皇上攜太子出宮,光是儀仗隊伍就綿延數裡,大臣、錦衣衛、官兵、太監、宮女宮女足有數千人,簇擁這皇上的鑾輿,一路從皇城到國子監,聲勢浩大,旌旗招展,儘顯皇家威儀。

長安大街沿途兩旁擠滿了老百姓,皇上久居深宮,一睹禦容的機會可不多,大家都想來看看這位即位不久的皇帝長什麼樣。

禦鑾經過的時候,夾道兩旁的老百姓紛紛下跪叩拜。人群外,有人忍不住偷偷抬起頭看了一眼,眉頭就皺了起來:“我瞧著,咱們這位皇帝陛下麵善得很。”

旁邊有人笑著打趣他:“你就是個買果餅的,還攀上皇親了。”

“……”

隆慶先祭祀孔廟,本來應該由國子監祭酒陪侍,但國子監祭酒剛離職,目前由禮部侍郎暫代。

但禮部侍郎也剛上任不久,按照世宗遺詔,那些因諫言被罷官,還活著的,要重新啟用,此人就是其中之一。年逾六十,接到任命,馬不停蹄從四川老家趕來京師。

朱翊鈞一見此人便笑道,“這是趙貞吉趙大人,你也是徐閣老的學生。”

聽聞此言,不光隆慶,徐階和趙貞吉本人也很詫異。

趙貞吉當年得罪嚴嵩,被罷官的時候,朱翊鈞才一歲多,他們並沒見過。

他才剛被啟用沒多久,不曾見過這位皇太子,對方不但能說出他的名字,還知道他是徐階的學生。

趙貞吉問道:“不知殿下如何識得老臣?”

朱翊鈞看向另一邊,站在人群中的禮部右侍郎殷士儋:“有一年,殷先生提到靈濟宮大會,我也對陽明公的‘致良知’心生好奇,也去聽了徐閣老的講學。那日,你就在徐閣老身邊。”

他這麼一說,徐階倒是想起來了。那日張居正半途離場,後來問起,就是送這位小皇孫回裕王府。

隆慶知道朱翊鈞去靈濟宮湊熱鬨的事,卻不知他那時就見過趙貞吉。

畢竟,就連他自己也是第一次見。

祭祀孔廟之後,隆慶又來到隔壁的國子監,全體師生早已跪在門口接駕。

皇上參觀太學,趙貞吉一路跟隨講解。從國子監的環境、師資、組織架構、生源情況、教學分班……講得條分縷析,一看就是事先做好了充足的準備。

隆慶隻是聽著,一路走來,一言不

發,其實他根本對這些就沒多大興趣,倒是跟在旁邊的朱翊鈞聽得很認真。

“講官分為四類:博士、助教、學正、學錄。”

“博士分經教訓六堂,依本經考課。”

朱翊鈞問:“博士有什麼要求嗎?”

趙貞吉答道:“若要擔任博士,必須精通《易經》、《詩經》、《尚書》、《春秋》、《禮記》其中一經,並能教授《論語》、《大學》、《中庸》、《孟子》四部經典。”

《四書》是基礎課,《五經》是專業課,學生主學一本,老師精通其中一經即可。

朱翊鈞又問:“那六堂是什麼?”

趙貞吉說道:“國子監分為三級六堂,初級為三堂,分彆是正義、崇誌、廣業三堂;中級為二堂,分彆是修道、誠心二堂;高級隻有率性一堂。”

\"除了四書五經,他們都學什麼?\"

“《說苑》、律令、九章算法、禦製大誥、回回文字,除此之外還要學騎射。”

朱翊鈞去拉隆慶的手:“父皇你瞧,他們比我學的還多呢。”

難得出門一趟,雖然是很嚴肅的場合,但隆慶寵孩子,見他高興,便也隨他:“你還小,以後都要學的。”

“趙大人,”他問趙貞吉,“那你說,我若來國子監讀書,應該在哪一堂?”

他這是給趙貞吉出了個難題,若說讀初級三堂,人家是皇太子,未來皇位繼承人,皇上聽了肯定不高興。

若說讀中級堂、高級堂那也不像,畢竟朱翊鈞隻有八歲,而國子監生是可以直接參加進士科考試。

趙貞吉不愧為徐階的學生,見過大世麵,巧舌如簧:“所有學生入國子監皆分入初級三堂,通過考試積攢學分,升入下一等級。”

“老臣早就聽聞太子殿下聰穎早慧,天資極高,入學八個月後,定能升入下一級學習。”

朱翊鈞問:“為何是八個月。”

趙貞吉說:“因為一月一考,優秀得一分,中等得半分,差等不得分,是以最快八個月。”

“原來如此。”

話是這麼說,但其實,國子監的考試非常嚴格,幾乎沒有人能快速通關,讀一輩子還是監生的比比皆是。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