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0 章(2 / 2)

朱翊鈞也跟著跪下來,隆慶走過他的跟前,彎腰把兒子拉起來,牽著他轉到了屏風後麵。

朝堂上隻是一個決策,具體如何實施,還得下來之後,內閣召集相關人員開會商定。

後來,朱翊鈞查閱過大量福建送來的奏章,與張居正再次聊起這件事的時候,他才明白

,令徐階不得不答應開海的根本原因是,短短幾年時間,東南沿海走私商販迅速發展,已經有多個頗具規模的海商,朝廷若是再不放開海禁政策,他們之中極有可能再次誕生一個,甚至多個“王直”那樣規模的走私團夥。

王直可是有自己的私人武裝,在海外還有自己的領地,眼看著就要自立為王,發展出獨立政權。

這樣的土皇帝,有一個就已經讓大明吃不消了,多來幾個,皇上和內閣得天天愁得睡不著覺。

在這樣的形勢下,再堅持什麼祖製,那就真的是不顧大明王朝和沿海百姓的死活。徐階不是嚴嵩,他有底線,斷然不肯背上這樣的千古罪名。

開放海禁,讓他們在朝廷嚴格管控下,合法進行海外貿易,對於這些海商,也是一種牽製。

就像徐澤民在奏梳中提到的:“市通則寇轉而為商,市禁則商轉而為寇。”

不久之後,內閣就呈上了具體開海的方案。朝廷先以福建漳州府月港為治所設立海澄縣。

海澄縣建立之後,朝廷在此處開設月港洋市,允許商販到東西二洋進行貿易。

“王安,”朱翊鈞趴在書案上,頭也不回的喊,“把那本《籌海圖編》給我拿過來。”

王安小心翼翼的問:“哪本?”《籌海圖編》有二十多本。

“就是我這幾日看的那本。”

朱翊鈞話音剛落,書已經遞到了他的跟前,朱翊鈞的目光落在拿書的那隻手上,那是馮保的手。

小家夥把書翻得嘩嘩作響,終於翻到了他想看的地圖。

那圖繪得太小,朱翊鈞扭著身子,歪著腦袋看了又看,馮保又趕緊給他遞了個放大鏡過來:“殿下在找什麼?”

朱翊鈞接過來,不去看圖,反而抬起頭來,透過凸透鏡去看窗外的太陽。

陽光投在他的臉上,給他鑲了一道金邊,還能看到臉上細小的容貌,漂亮得仿佛仙境走出來的。一旁的太監跟了他這麼多年,也看不夠。

馮保手掌覆蓋住鏡片:“殿下,仔細灼傷眼睛。”

“好吧!好吧!”朱翊鈞又伏在書案上看地圖,“這裡,這裡,就是這裡!”

馮保湊過去看,小家夥拿著放大鏡指給他看:“大伴,你瞧,這裡就是月港!”

上揚的語調,聽得出他愉悅而得意。

馮保看著他笑得格外溫柔:“殿下真是厲害,這麼小的地方都能找到。”

“嗯!”朱翊鈞的注意力又回到了地圖上,“這個地方真的好小,旁邊看起來都是山,這上麵還說‘僻處海隅,俗如化外’。”

他一手托著下巴,仔細思考,好像發現了什麼:“這看起來不是個好地方,又遠又偏僻,一點也不熱鬨。”

馮保說:“殿下再往後看看。”

朱翊鈞翻過一頁,後麵有寫著:“閩人通番,皆自漳州月港出洋。”

“嘉靖三十年,朝廷在月港建立靖海館,增設通判理事。”

“海盜、倭寇占據

月港,海商張維等二十四將又結巢盤據,朝廷完全失去對月港的控製,此地形同化外。”

小家夥雙手托腮思考了一會兒,一條腿在後麵翹起來:“我明白了!”

“現在這個地方都被那些商人、海盜還有倭寇占據,朝廷已經管不了他們了,現在咱們開海,在這裡建立海澄縣,開放,既可以把失去控製的地方重新收回來,又可以將那些海盜、倭寇都變成商人,一舉兩得!”

馮保誇讚道:“聰明!”

朱翊鈞說:“是幾位閣老厲害。”

幾位閣老的厲害之處不至於此,後麵還有許多細則,將民間海外貿易限製得明明白白:

第一,綿延幾千裡的海岸線,開放的隻有月港一個偏僻的海港。

第二,隻有福建籍才能從事海外貿易。

第三,出海船、貨物必須經過嚴格申報,且不能隨意更換。

第四:禁止商船前往日本,否則都按倭寇處理。

第五:必須在規定時間返航,否則斬首。

其他還有一些繁瑣手續,儘管這次開海限製頗多,但仍然讓福建沿海商民看到了發家致富的希望。

不管怎麼說,這個曆史性的決策最終得以順利推動。預計明年就將為朝廷帶來至少兩萬兩白銀的稅收。

朱翊鈞受當初聽的那些抗倭故事的影響,對於開海政策,一直保持著積極態度。

他問馮保:“既然開海有這麼多銀子,那我們為什麼不多開一些地方呢?浙江、廣東都有海,還有福建其他地方,這樣,朝廷和百姓都可以賺好多好多銀子啦!”

他畢竟年紀還小,對於經濟和金融,沒有什麼概念,隻是單純的認為,既然是大家都能賺錢的事情,為什麼不能多做呢?

馮保牽著他的手,帶他來到窗下的炕上。炕桌上擺著棋盤,小家夥最近在學習下圍棋。

“殿下,你覺得我們從海外賺很多很多銀子是好事嗎?”

朱翊鈞蹬了靴子,盤腿坐在炕上:“不是嗎?”

“當然不是。”

朱翊鈞震驚道:“為什麼?”!

天予昭暉向你推薦他的其他作品:

:,

:,

:,

希望你也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