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衣冠南渡(1 / 2)

《當古人看到我的日常後》全本免費閱讀

第147章衣冠南渡

【衣冠南渡#紀錄片中國#

漢帝國崩潰後,曾出現三國鼎立之勢。

曹魏政權統一了北方,之後又被司馬氏建立了晉朝取代。

在滅掉東吳結束分裂後,晉朝分封了司馬氏的27人為王,結果很快引發八王之亂。

盤踞北境的匈奴鮮卑等部族,也借機不斷侵入。

公元307年,西晉末年,曆時16年,8個諸侯王爭奪王朝控製權的內亂,正在進入尾聲,晉朝,在風雨中飄搖……

琅琊王氏的傑出子弟王導審時度勢,勸說皇室成員司馬睿前往江南。

那裡遠離政治核心,不受權力關注,沒有太多戰事。和中原一樣,沃野千裡,經濟富庶。

……

公元307年的這次南渡,讓之後的中國曆史,調整了書寫的重心。

……

公元311年,南渡的第4年,匈奴攻陷洛陽,兩年後,晉朝遷都長安。

公元316年,匈奴人攻破長安,在晉朝宗室與南北大族的擁戴下,司馬睿自立為晉王,大批北方士族百姓,陸續南遷。

他們帶來了中原先進的生產技術,也帶來了中原厚重的文化。

南方的經濟和文化,迎來了又一次大開發。

……

公元318年,司馬睿正式登基稱帝,定都建康,史稱——東晉。

華夏,由此進入南北對峙的格局。

世家大族,曾是司馬睿建立政權不可或缺的支持者。形成了中國曆史上一種特殊的政治模式——“門閥政治”。

門閥,即是世代為官的家族。

門閥政治之後在東晉維持了100多年,原本的君臣關係,蛻變為皇族與士族共治的關係。

……

王家的勢力讓司馬家隱隱不安,外麵都在傳“王與馬共天下”。

公元322年正月,王敦以清君側為名,從武昌起兵,直指建康。

王敦的進攻速度如此之迅猛,建康城的陷落如此之快,超出了所有人的預料。

最終,王敦被王導勸回了武昌,法統名分君臣之義,是銘刻在王導骨子裡的士人操守。

王敦雖退回了武昌,但仍以強大的政治軍事實力遙控朝政。

……

隔江而治,掌控南中國的東晉王朝,看似光彩絢麗,但在門閥政治下的皇權並不穩固,沒有足夠的力量一統天下,甚至無法讓一個王朝延續更久。

衣冠南渡,讓中原的政治和文化根脈得以延續,也讓南方獲得了一次前所未有的大開發。

舊時王謝堂前燕,最終,都飛入了尋常百姓家……】

這段曆史蘇粒倒是不太熟悉,能停下來聽一聽,主要是這個紀錄片娓娓道來的聲音太好聽,讓她忍不住駐足。

特彆是晉這個朝代,在曆史中跟個小透明似的,大家都不愛多說。想起五胡亂華,怪不得大家對晉朝這麼沉默呢。

她點開評論區——

網友A:八王之亂爺爺輩兒子輩孫子輩三輩互相打是真的絕無僅有。

回複

(八王之亂的爛攤子一直到隋文帝楊堅才算是收拾乾淨了)

(聽說過大漢,大宋,大明,大唐,就是沒聽說過大晉[尬笑])

(天下三分每個都能壓著外族打,當副本刷。晉一統後結果被趕的偏安一隅[尬笑])

(司馬家可以說是一己之力改變了東亞文明。

從那之後變成了南北朝,胡漢混雜,然後又衍生出了諸多次生文化,進而又影響了整個儒家文化圈國家。

同時從看到他們奪位後都選擇享樂,這種人生觀來看,當時的華夏文明,從黃巾之亂後經曆了百多年的混亂,所有政治人物都進入了迷茫狀態。

沒有了對天命的敬畏,整個儒家華夏文明都失去了核心思想,直到唐朝乃至宋朝,當然是在各種試錯。)

(主要是儒家天人感應那一套沒人信了,所以魏晉時期清談玄學和佛教開始大規模傳播。)

(其實當時胡人也在漢化,中國的儒家核心思想,人文道德並沒崩潰,這是在為自漢以來胡人內附,胡漢雜融的一個結果。

真正道德崩潰,是在五代十國,光是以殺淨天下士人,吃儘天下百姓就看得出來。)

(羯打仗不帶軍糧,一冬天吃漢人三千[泣不成聲]太慘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