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始皇死後不到一年,陳勝吳廣拉開了中國曆史上第一次農民起義的序幕。
而對於這次起義究竟算不算農民起義有很大爭議,當然如果你還是一個學生,曆史考試的時候一定要回答是農民起義,不然不及格可不要管up主。]
[陳勝,姓陳,名勝,字涉。
有姓有名有字貴族無疑,起碼也是個落魄貴族,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寒門。
之前簡單我們聊過姓氏,如果不是貴族,大概名字就是黑夫之類的。
你就想想劉邦之前就叫劉季,漢朝史書裡麵記載父親叫劉太公,母親叫劉縕。
太公:對老年男人的尊稱。
縕:大媽。
一家人名字:劉老大爺,劉老大媽,劉家老三。
注意,劉邦母親不姓劉,嫁夫從氏,這劉是表示她嫁給了一個劉姓之人。]
大漢 長安
“蒼啊,你說朕要不要把父母名字取個好聽一點的記到史書上?”
張蒼像看傻子一樣看著劉邦,:“陛下,誰家是兒子給父母取名字呀?”
[劉邦父母在劉邦成為皇帝之後在史書之上還是一個無名之人,但反過來去看始皇,人家祖宗每代清清楚楚有名有姓。
人家沒有贏公,也沒有贏縕。
古代罵一個人沒地位:沒名沒姓的出處就是先秦姓氏製度。
禮記:年二十有為父之道,朋友等類不可複呼其名,故冠而加字。
大概意思就是,這個人已經成年,不能再用小時候的乳名、小名等稱呼,應有一個尊稱來表示地位和尊重,這就是取字。
你看蕭何韓信,他們都沒有字,韓信好歹還是落魄士人後代,不要以為韓信就是一個普通平民,他能熟讀兵書還能有佩劍,先秦時期佩劍可是士族特權,就韓信都沒有字。
反觀張良,人家的字就明明白白記載在史書上,張良,字子房。
更何況項梁項羽兩人,還是逃犯,兩人有名有姓有字,他兩人難道不算貴族?
所以,在秦朝的時候,一個人有名有姓又有字,按照當時的社會背景,以及社會上對於取名字的禮法而言。
陳勝這個人絕對就是貴族無疑。
至於為什麼如此落魄,那就不用思考了。
秦滅六國失去工作的貴族可太多了,楚王後裔義帝熊心不都還在給彆人放羊?]
大秦 楚地
隱匿民間為人牧羊的熊心隻覺得是無妄之災,我都躲到平民家裡幫人放羊了,你這後輩怎麼就隨口把我說出來了,還稱呼我為義帝,這不是說明將來我也跟著造反還當領頭人了?
秦——熊心——(可可西裡牧羊人):話說熊心要是去找始皇幫他養馬放羊,始皇會不會留他一命?
(額滴額滴都是額滴):何止留他一命,肯定好吃好喝供著,畢竟好歹是塊招牌。
大秦 楚地
正在向鹹陽進發的項羽一劍劈在身邊的大樹之上,不解氣的大罵道:“叔父,您看見了嗎?楚王後裔完全就是廢物,有什麼用? 還想去給嬴政養馬放羊,丟儘了我楚國顏麵,無恥之徒,混蛋至極。”
項梁隻是歎了口氣說道:“羽兒,不是所有人都不怕死的,若是能活著,怕是做奴隸他也願意,早該猜到的事情,何必動怒,走吧,說不定還能在鹹陽碰到我們這位義帝。”
[要是陳勝是農民,那楚王後裔熊心也該是農民,恐怕天下除了秦始皇之外應該都是農民。
古往今來出身最低的皇帝隻有朱元璋一人,有的人說石勒當過奴隸,他才應該是出身最低。
他隻是當過,並不是生來就是。
朱元璋生下來農民都還談不上,就是一個佃戶,自己家地都沒有,是給地主種地的。
朱元璋說:予本淮右布衣,天下於我何加焉。
多少都有點抬高自己,但人家就直接說我就是平頭百姓。
而劉邦則是給自己找了很多牛逼轟轟的老祖宗。
為啥?
因為時代不一樣了,秦漢時期講貴族講血統,講的是受命於天。
他可能猜不到一千多年之後,反而出身越低越被世人崇拜。
第二:陳勝吳廣是識字的。
更何況他們起義乾的那套,沒點學識真的搞不出來。
第一:找了一個算命的神棍。
當著眾人的麵算了一卦,卦象顯示大吉,稱起兵必定可以成功。這是在眾人這裡樹立威望。
第二,那就是在布帛上用朱砂寫上陳勝王三個字,放在魚肚子裡麵,等到大家吃魚的時候,剖開魚肚一看,就發現了這個天機。
第三:那就是他們假裝狐仙,在大家睡覺的時候,口吐人言,說:大楚興,陳勝王!
用這種神神鬼鬼的事情,來影響這些人,讓他們覺得,陳勝起義,那是天命所歸!
這時候,人們頓時就被洗了腦,覺得這必定天意。
隨即紛紛表示願意跟隨陳勝吳廣。
這可真的需要一些知識才能夠辦到,尤其先秦時期,知識被壟斷的情況,宋元明清普通平民好歹還能聽聽戲文說書的自己學習,先秦時候書籍是竹簡,沒人教你斷字,你可能意思都理解不到。
而陳勝吳廣領導下的確實是一群農民,可你要是這樣就說明是農民起義那就更扯了。
讓我們回顧一下曆史上的農民起義他們的目標和綱領。
宋朝時期,宋太宗趙光義讓農民無立足之地,爆發了大規模的農民起義。
農民起義,由農民領導,由農民參與,當時提出的口號叫做: 均貧富!
農民們以打土豪,殺貪官為主,目的就是為了有口飯吃,有田耕作。]
北宋 汴梁
趙德昭不知是該說自己聰明還是烏鴉嘴,原來真的是叔叔?
不管了,先把叔叔往死裡整。
“父皇,您聽見了嗎?後輩說的是宋太宗趙光義。請父皇為兒臣做主,說不得叔叔走那玄武門進來殺掉兒臣,篡權奪位。”
趙光義:混蛋,汴梁哪來的玄武門?
“皇兄,不是這樣的,臣弟不知道呀,那是將來之事,或許是德昭早亡,皇兄無奈之下才傳位於我。”
“嗬,叔叔可真是強詞奪理,便是我早亡?那我弟弟何在?說不定叔叔將我等兄弟幾人全都屠戮殆儘,才將這皇位搶到手上。”
“德昭,我可是你叔叔,我怎麼會如此行事?”
“那唐太宗李世民就不是李淵的兒子嗎?父子尚且如此,叔侄又如何?”
趙匡胤怒嚇一聲說道:“都給朕閉嘴,德昭去調禁軍來換防皇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