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千裡之行,始於足下 第35章 士可殺,不可辱(1 / 2)

“微臣疏忽失察,致使李虎嘯瞞上欺下,竟做下這等惡行,臣有負聖恩,請官家責罰······”

奸計敗露,李勇麵如死灰,跪地瑟瑟發抖,然而他還抱有最後一絲僥幸,希望皇帝聽信他的辯解,對他從輕發落。

趙煦怎信狡辯,冷喝一聲道:“來人,將李勇給朕拿下,革職查辦!”

幾名班直應聲而動,迅速上前,剝去李勇身上的官服,將他五花大綁。

李勇哀歎不已,這次是真栽了。

“諸位將士,軍隊是國家的脊梁和後盾,尤其禁軍,肩負著保衛京城的重任,深受百姓的敬仰與信賴。可如今的禁軍,軍紀敗壞,戰力膚淺,根本保障不了國家和百姓安全······看到這些,朕甚為痛心和失望······”

趙煦的聲音在校場上空回蕩,將士們臉上露出羞愧之色。

“······今日,朕隻懲首惡,對於被脅迫,或盲從的將士,隻要說出實情,朕既往不咎······”

禁軍不能亂。

整頓禁軍要果斷,也要謹慎。

以嚴懲和寬容相結合,在穩定的前提下,逐漸恢複禁軍的秩序與戰鬥力。

根據皇城司暗探查到的消息,趙煦將首惡幾人全部抓起來,然後令副職暫代職務,穩定軍隊,追查一切。

突然間空出好些官位,軍官看到升職的曙光閃爍,都爭搶著把軍隊管理好,以期在這波機會中脫穎而出。

趙煦返回汴京,李勇等人也被押入皇城司受審。

由於有打入內部的皇城司暗探揭露,侍衛親軍步軍司下轄的六個軍,吃空餉嚴重的事都被查出,指揮使等軍官抓來一大把,都是副職暫領軍務,軍隊還算穩定。

同時,步軍中還出現兩起士卒殺官逃走的惡性事件,均與被迫頂缸和克扣糧餉有關。

軍中處置從寬。

那些吃空餉或克扣糧餉的翻倍吐出來,可既往不咎,然後把糧餉足額補發給士兵。

感受到了朝廷的關懷與公正,禁軍士氣大振。

與此同時,禁軍改製。

挑選精兵,打造鐵血隊伍。

挑剩下的羸兵,派去熙州種植棉花。

雖說今年的棉花種植期已過,但可以為明年的種植做好準備。

這也是趙煦改革兵冗問題的一個思路。

不采取簡單粗暴的裁軍手段,而是將一部分軍隊巧妙地轉化到其他行業中,為大宋建設貢獻力量。

······

“官家,祖宗以來,未嘗殺士大夫,臣等不欲自官家開始破例,請官家收回成命。”

整頓禁軍案中,牽扯了好多官員,其中禦史中丞封稷,不幸卷入其中,終被貶謫至地方。

其餘官員罰俸的罰俸,降職的降職,流放的流放,抄家的抄家,那些首惡武官,甚至被判死罪。

李勇和蒼羽罪大惡極,不殺不足以震懾宵小之輩,然而因為是文官,文官便紛紛上書,為其開脫。

一句話,大宋不殺士大夫。

趙煦麵無表情,端坐龍椅靜觀文官的慷慨陳詞。

“有宋以來,便有祖訓,對士大夫向來寬宥,從未有殺戮之舉,如今破此先例,實乃對太祖、太宗大不敬。”

“輕啟殺戮士大夫之端,乃亂國之舉,請官家三思。”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