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最年輕的兩院院士【求訂閱】(1 / 2)

“我們研究室,所研發的氮化镓有源相控陣雷達,在高功率密度,效率和寬帶寬上麵,都已經進行了具體的實驗驗證。”

“可以確定相比較傳統有源相控陣雷達,氮化镓能發揮出更強的性能。”

張光意站在研究室內,神情頗為激動,為徐源介紹相關研究成果。

能清楚看出,他對氮化镓雷達寄予厚望。

但很快整個人像是想到什麼,臉上表情突然被遺憾占據。

歎了口氣看向徐源道:

“不過國內掌握的氮化镓技術,水平非常有限,在材料生長襯底方麵,存在著很多無法解決的難題,使得成品率非常低,且成本價格昂貴很難規模生產。我們要想裝載氮化镓雷達,就必須解決這項難題,把氮化镓材料的成本價格給打下來。”

說完這些,他並沒有立刻停下話語,接著又發自內心往下講。

“我知道你小子,對有源相控陣雷達研究很深。”

“並且在材料領域也聲名鵲起,便想著讓你幫忙,看能不能優化氮化镓技術。”

到了這個時候,張光意不會賣關子,直接就把真實想法講了出來。

話音落下後,目光便注視著徐源,眼神中隱隱浮現出些許期待之色。

就連現場的另幾位研究員,也都著徐源的回答。

顯然都對徐源充滿信任。

雖說被彆人寄予厚望的感覺不錯,但所承受的壓力也是非常巨大的。

聞聲徐源神情也顯得複雜,不知道該說什麼好。

他在材料領域有所研究不假,卻也沒接觸過這種半導體材料。

能否起到幫助作用還是未知數。

另外氮化镓技術,他確實知道些內容,其中最重要的便是生長和襯底流程階段。

其中襯底是整個產業鏈的基礎。

作為氮化镓材料外延膜生長的襯底材料,最合適的自然是氮化镓自身,同質材料外延生長,能從根本上解決使用異質襯底材料時,材料所遇到的晶格失配與熱失配問題。

將生長過程中,由於材料之間性質差異所引起的應力降到最低。

能夠生長出異質襯底,無法相比的高質量氮化镓外延層膜。

但由於氮化镓單晶生長進度緩慢,晶體難以長大且成本相對高昂。

目前常用的氮化镓襯底材料,並非氮化镓單晶。

可異質襯底又會麵臨新的技術難點,在生長過程中極易出現問題。

無法滿足製作器件的要求。

單是想想,便明白要解決其中的難題,是很困難的。

不過徐源既然都受邀來了,也總不能直接拒絕,這顯然不太合適。

念頭快速在腦海中運轉,隨即便做出決定,想著來都來了那就試試再說。

畢竟真要是能優化氮化镓技術,對國內半導體材料行業的發展,也可以做出非常大的幫助貢獻。

當然,在此之前,有些話要說清楚。

“張院士。”

“你這次可是,給我找了個大難題啊,氮化镓技術在全球都存在這些問題。”

“確實是不小的難題,但我認識的人員中,也就剩你最有希望成功了。”張光意接過徐源的話笑嗬嗬說道。

儼然不希望看到徐源拒絕。

這時徐源則如實說道:“我可以先試試,但沒有辦法給出任何保證。”

原本還神情緊張的張光意,聽到徐源的回答,臉色瞬間堆滿了笑容。

整個人都放鬆了許多。

連忙上前握住徐源的手,除了感謝還是感謝。

“有你這句話就行,餘下的要求儘管吩咐。”當即拍著胸脯保證起來。

他們想儘快拿出氮化镓雷達,就必須先解決氮化镓技術中的問題,否則耐心去等行業技術革新的話,那恐怕不知道要過去多久,國產戰鬥機和地麵,才能搭載上性能更強的氮化镓雷達。

在這種情況下,很有必要推動氮化镓技術的研究。

放眼國內這麼多相關領域專家,都不如徐源最適合當這個推動人。

沒辦法。

誰讓徐源有這麼多,隨時可查的科研戰績。

接下來的時間,徐源和張光意,以及幾位研究員寒暄了幾句。

然後便再次提起正事。

徐源本想直接就展開工作,但最終卻被張光意給攔了下來。

按照他們的說法,眼下馬上就快到吃飯時間。

倒不急於這一會。

徐源聞言想了想,覺得確實沒啥毛病,便索性同意了這項提議。

另外他讓張光意提前準備好相關資料,尤其是氮化镓技術的海內外文獻,希望能從中碰撞出靈感來。

當然最重要的一點,還是他對這塊比較薄弱。

學習補充知識肯定避免不了。

不過借助麵板進度條,成功優化氮化镓技術,也不是沒有可能。

主要這讓他有了無限試錯的可能,相比彆人可以在最短時間內,找到最為正確的氮化镓生長方式。

正因如此,他才答應張光意。

——

接下來的兩個月裡,徐源在燕京和金陵之間,往返的次數明顯增加。

除了想辦法搜集,關於氮化镓技術的資料文獻。

還向材料院半導體領域專家,進行了請教,以此提升自己這塊的水平。

至於效果自然是非常顯著。

具體挑選合適的襯底材料實驗後,能看到麵板進度條有所增長。

雖實驗結果不怎麼讓人滿意,但已經給徐源帶來了很多信心。

基本上就這樣繼續實驗下去,用不了太長時間,進度條就會來到百分之百。

到時候氮化镓的生長襯底流程,所存在的問題得到有效改善。

說起來徐源也頗為期待。

想看到國產隱身戰鬥機,在搭載了氮化镓有源相控陣雷達後,會發揮出怎樣令人吃驚的效果。

尤其當這樣的氮化镓雷達戰機公布後,又會對全世界帶來什麼樣的影響。

而就在徐源這邊忙著時,進入八月份後,趙翔那邊也終於準備妥當。

在帶隊多次前往柏林對接儲存環的事,總算把前期工作全部做完,可以正式開始穩態微聚束驗證。

徐源雖沒有親臨儲存環現場,卻也能通過線上的方式關注。

共同見證穩態微聚束概念驗證成功。

這天下午燕京某書房內,徐源正坐在電腦麵前。

屏幕中正是遠在柏林的趙翔。

剛好正值閨女兩歲生日,徐源和陳雨然特意留在家裡陪伴孩子。

屏幕中的趙翔已經穿上了實驗服,但依舊難掩臉上那激動興奮的神色。

不過想想倒也正常。

對於一位科研人員來說,提出某項概念,並不算什麼很厲害的事。

關鍵是這項概念能否實現,並且對科學的發展具備價值。

他的穩態微聚束能這麼快完全前期準備工作,就差最後的實驗驗證,此刻整個人的心情如何不感到激動。

關鍵無論楊老還是徐源,都對他的穩態微聚束有著很高評價。

認為可以在很多領域起到重要應用。

“馬上我們就要進去開展驗證了,你沒能過來,實在是叫人遺憾。”

徐源聽著趙翔的話,嘴角上揚噙著笑意回道:“不管我在不在現場,都影響不了今天的驗證成功。”算是先給趙翔吃下一顆定心丸。

當然他這話可不是亂說,有麵板進度條在,基本確定驗證成功是必然的。

將徐源的話悉數聽進耳中,趙翔臉上的笑容也肉眼可見的變得更盛。

“有你這句話,我可就放心多了。”

最後交談了兩句,趙翔在表示會第一時間,將驗證結果通知過來後,便暫時結束了視頻連線。

主要是使用彆人的儲存環,相關要求規定肯定需嚴格遵守才行。

不可能在實驗過程中,還開啟著視頻連線。

看著通話已經結束的屏幕,徐源隨即便繼續研究起氮化镓技術資料。

坐在書房裡,等待趙翔那邊的好消息。

與此同時。

趙翔合上筆記本屏幕後,轉過身對隨行的兩位助理交代道:

“你們準備一下,馬上就輪到我們實驗了。”

“放心吧趙教授,我們早準備好了。”兩位助理立刻齊聲回應。

臉上寫滿了興奮。

就這樣很快他們便來到實驗室。

由於激光係統早就布置好,隨著趙翔啟動波長為1064納米波段的激光,成功操控位於柏林的儲存環內的電子束,使電子束繞環一整圈後形成精細的微結構。

也即是微聚束。

接著微聚束在激光波長,及其高次諧波上輻射出高強度的窄帶寬相乾光。

整個實驗過程雖然並沒有花費太長時間,但需要等待驗證結果出來。

在這個過程中,要說最為焦急的,肯定屬趙翔。

身體根本就停不下來,在實驗室內來回踱步,既希望自己的穩態微聚束概念驗證成功,又擔心最終會是個不成立的數據。

真這樣的話,便代表著先前他們整個團隊,所有的努力全部白費。

關鍵更辜負了楊老以及徐源的信任。

差不多再又等了大半個小時的時間後,趙翔終於聽到助理那激動的聲音。

“趙教授,實驗結果出來了。”

“快拿過來。”

先是下意識回應了句,接著直接邁動步伐朝著那位助理迎了上去。

從對方手中接過實驗結果,立刻便將視線落在文件上麵。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