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在地下基地裡麵已經幾乎實現了工業的自給自足。
一些較為重要的設施甚至安裝在了地下三四百米的深度。
看了這個地下工事結構圖之後,薑嶽升覺得,如果按照原計劃炸大坑的方式,很難達到預期的效果。
因為目前人類的全部核彈都用上,最多能炸毀一百米以上的地下空間,而另外三分之一的地下空間在更深的地下。
所以要想徹底消滅敵人,單純用一種方法肯定不行。必須要進行更周密的策劃,采用多種方法才可能達到目的。
薑嶽升把聯盟各國的高級軍事代表召集在燕京,把華夏國這一段時間掌握的關於敵人在月球背麵地下基地的情況向大家進行了介紹。希望大家能夠群策群力,一起想辦法。
“我覺得現在唯一的辦法是派高智能機器人戰士下去作戰,一點一點地把敵人吃掉。”歐洲軍區的一位司令說。
“我覺得還是應該用人造月亮結合核彈的方式,把一部分基地的上蓋掀開,然後再派高智能機器人進去。”北俄的一位軍長說。
“我覺得還是要挖隧道把它們的基地包圍起來,把它們的範圍限製住。”美洲軍區的一位參謀說。
“那我們可以先挖隧道,把敵人包圍起來,然後再用核彈把它們基地的上蓋掀開,然後再派高智能機器人戰士去打地道戰。”南奧黛國的代表說。
“我覺得各國可以把任務分一分,在敵人的基地周圍挖隧道,先把它們限製住再說。”鈦國的代表說,“雖然我們國家還沒有能力登月,但是我們願意出錢,最好也可以借這次機會能實現登月的目的。”
“對,每一個聯盟成員都需要出資,有登月能力的可以為各國提供往來地月的運輸服務。”銀度尼西亞的代表說。
“好吧,”薑嶽升說話了,“如果大家都同意從挖隧道開始,那我們就把挖隧道的工程先規劃一下,然後大家分分工,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
會後,薑嶽升組織各國代表一起成立了一個月球隧道工程計劃部,對圍困反叛機器人月球基地的隧道進行了詳細的規劃設計,然後製定費用預算,讓各國分攤。
具體工程的實施,由有能力登月的幾個國家來分擔。
各國的隧道工程開始實施以後,反叛機器人便調整了原來的基地建設計劃,開始向更深的地下建設基地。而且把基地分割成越來越多的分割空間,以防人類對隧道發起進攻。
在南之極的一處巨大的冰蓋邊緣,從斷裂的冰蓋下麵鑽出了幾隻皮筏子,每個皮筏子上麵都坐著六個層級鏈機器人,它們手裡拿著槳用力劃水,在皮筏子的後麵還拖著一個繩子。
接著從冰蓋下麵出來的皮筏子的數量越來越多,每一隻皮筏子的後麵都拖著一根繩子。當皮筏子劃出去三百多米後,一個半潛船被從冰蓋下拖了出來。
這些層級鏈機器人用力地劃著水,把半潛船向遠處拖去,在大約距離冰蓋邊緣二十公裡的地方,半潛船停住了。
半潛船開始把水箱裡的水向外排,逐漸地露出了夾板。
隨後半潛船的艙蓋打開,船艙麵一隻巨大的隱身飛船開始發動,很快便騰空而起,飛向了外太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