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反光鏡 第198章 自我進化(1 / 2)

由於溫室效應引起的氣候變暖,使華夏國的黃河流域變成了雨熱同季的江南水鄉。使本來非常寒冷的東北三省可以一年收兩季作物,使北俄的西柏利亞和遠之東地區,以及加納大的寒冷地區,變成了全球主要的夏糧基地。

而原來就酷熱多雨的赤道地區出現了兩極分化,有些地方變得更加炎熱多雨,有些地方則變成了寸草不生的火爐地帶。

南之極的冰蓋已經融化了一大半,邊緣地帶大量地露出了岩石。

北冰洋和格陵蘭的冰川在夏季會全部融化。

本來在夏季平均溫度隻有二十二度的楚雄,現在夏季的平均溫度經常會達到三十度,變得非常炎熱。幸虧降雨比原來增加了一倍,否則真的會變成蒸籠。

整個長江中下遊已經由原來的溫帶季風氣候,變成了熱帶季風氣候,每年的降雨量在兩千毫米以上,有些地區甚至可以達到三千毫米。

新伊疆和內蒙古的沙漠都變成了綠洲,在塔克拉瑪乾沙漠腹地形成了七八個麵積在幾百平方公裡的大湖。憑空在沙漠上出現了幾百條新的河流,給這些新湖泊注水。

原來的羅布泊變成了一個方圓幾百公裡的超大湖泊。

所以,大量原來在南方和沿海地區的居民正在陸續向西北、東北、西部遷移。

這天,薑嶽升正在研究院月球工廠裡處理文件,突然接到華夏國月球基地的負責人趙軍長的電話,說有個重要會議,關於基地建設的,想請薑嶽升參加。

原來,華夏國請軍事科學院的專家,對月球基地進行了全新的規劃。這一次會議就是拍板方案的一次溝通會。

新基地的規劃的特點是把原來的分區變成了分層,整個基地分為五層。

最底層為數據中心和指揮中心。

倒數第二層為人類辦公及生活區。

倒數第三層為設備層、服務層和種植、養殖層。

倒數第四層為防禦輔助層。

最上邊一層為防禦層。

防禦層為機器人活動區域,大氣壓為零,所有向外擴展的隧道都與防禦層相連,各類機器人戰士、戰車能在防禦層內移動,完成對敵的防禦和進攻任務。深度距月表二十五米左右。

防禦輔助層的深度為一百米以上,有0.4個大氣壓,為無害氣體,不含氧氣。如果發生意外時,人類可不帶氧氣停留幾分鐘。

這一層的隧道在防禦層的下麵向外延伸,可以給防禦層提供供給、救援等輔助。

設備層、服務層和種植、養殖層深度為二百米,有0.6個大氣壓,含氧氣,人類可不帶氧氣麵罩長時間停留,但停留時間過長會影響身體健康。

人類辦公及生活區,深度為三百米,有0.9個大氣壓,含氧氣。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