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兄是趙國的三軍統帥,上將軍趙括。
趙括?
紙上談兵的那位?
憑借著蠢貨行為打輸了長平之戰的那個蠢材?
這可是被後世子孫嘲笑了兩千年的大笑話,我怎麼成了他的弟弟,這是要讓自己在中華名族的恥辱柱上求生存嗎?
隨著回憶到的細節越來越多,趙牧對長兄趙括和這場戰爭有了更清晰的認識。
當初趙國白得了韓國上黨高地17城,惹得秦國不快,秦王嬴稷怒而發動戰爭,命左庶長王齕為將,大舉進攻上黨高地。
時至今日,秦趙的戰爭已經打了兩年多。
老將廉頗行事保守,被敵將王齕接連突破空倉嶺防線和光狼城,退守丹水河防線堅守不出。
趙王不滿廉頗消耗國力的打法,臨陣換上了秦國最怕的年輕將領趙括,隻求速勝。
趙括上任後轉守為攻,很快就打出了胡服騎射的氣勢,逼的秦軍連連後退,趙國上下一片歡騰。
三天前,戰場出現大轉機,秦將主帥貪功冒進,親率將士跨過丹水河,結果在小東倉河穀被趙括打的抱頭鼠竄。
趙括抓住這千載難逢的良機,當即下令追擊,並把這個任務交給了麾下最勇猛的裨將胡蠻。
作為隨軍出征的軍候,急於證明自己的趙牧當然不肯放過這個斬殺敵將的機會,主動請命跟著裨將胡蠻追擊王齕。
秦國大將王齕,手上染著趙國無數將士的血,要是能順利斬殺,都不用大規模作戰,就能結束這場持續了兩年的戰鬥,誅秦將王齕,立不世之功,趙牧想的很好。
可兄長趙括果斷拒絕,前線危險萬分,追擊戰更是生死難料,他讓弟弟來戰場隻是讓他來混軍功的,出生入死不是世家子的事。
這種安排偏偏觸碰到了趙牧的逆鱗,他從小到大最討厭的就是哥哥替他做主,尤其是在父親趙奢去世後,趙括更是天天把“長兄如父”四個字掛在嘴上,不僅親自監督他練武背書,還急不可待的在邯鄲城給他挑選良配,就連這次出征趙牧能混到什麼功名,趙括都替他安排好了。
整個趙軍都知道,趙牧不用乾什麼,在後四軍隨意晃蕩幾月,回去便能成為趙國最年輕的都尉,到時候年輕有為,還未婚配的趙牧自然會成為邯鄲城各個世家拉攏的對象。
一切安排的都很好,但趙牧偏不。
他要證明自己,證明自己文采武功不輸父親趙奢,能力更是在兄長趙括之上,所以他偷偷混進了追擊隊伍。
胡服騎射在胡蠻的帶領下將機動性發揮到了極致,順著小東倉河穀一路殺到丹水河畔,把王齕逼進了兩山一水包圍的死地。
等胡蠻發現趙牧的時候,已經到了決戰的關鍵時刻,他隻能派一支親衛帶著趙牧躲進長平關下的一處山坳。
豈料此處山坳正潛伏著一支秦國精銳,原本計劃在胡蠻深入追擊之後,從後方襲擊追擊部隊,沒想到被倒黴的趙牧撞了個正著。
秦軍一百人,趙牧手下三十人,狹路相逢混戰在一起。
趙牧雖是從小被保護到大,但畢竟將門之後,危機時刻血脈覺醒,發揮了趙家的優良傳統,帶頭衝鋒,勇猛無比。奈何實戰經驗不足,急於證明自己的趙牧在人生的第一場戰鬥中身死殞命,索性以少勝多拚掉了這支秦軍精銳,沒有辱沒家風。
想到這些趙牧不由的深吸一口氣,手指拂過胸口深深的傷疤,心有餘悸,即便已經複活,傷口還在隱隱作痛。
忽然,遠處一聲叫喊打斷了趙牧的思路。
“子羽,子羽!”
循聲看去,遠處將軍嶺下升起陣陣煙塵,和著清晨的陽光,像是一場鋪天蓋地的沙塵暴
隻見為首之人,烏黑甲胄,墨色披風,跨下一匹白駒神駿非凡,一馬當先,遠遠甩開身後眾人,看到趙牧又急揮了幾下馬鞭,如離弦的飛箭一般衝向趙牧。
馬蹄踏過遍地屍體,沒有任何減速,馬上之人目光死死鎖在趙牧身上,沒有半分遲疑。
趙牧喃喃的說道:“兄長?趙括?”
回憶到這個名字,趙括不禁頭皮發麻,兩世的情感交織混雜在一起,讓他整顆心都擰成了一團。
紙上談兵的笑話?
護弟狂魔的兄長?
趙括,你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找書加書可加qq群887805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