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第 83 章(1 / 2)

喬翎雖有些不明白薑邁的突然發作, 最初最初的那個疑惑,卻也已經有了答案。

天後攝政的時候手腕極其強硬,宗室都死了個七七八八, 更不乏有勳貴,甚至於是宰相被議罪,相較而言, 後宮之內消失了一個妃子, 又算得了什麼呢。

她抱起先前采摘的那束野花, 另一隻手牽起金子的狗繩,領著這隻小狗慢慢步下台階, 一邊走,一邊想:神都過往裡隱藏的謎題, 還真是不少呢。

走到第二層,她打眼一瞧, 不由得微微一怔, 下意識低頭去瞧自己的小狗。

金子也稍顯茫然地抬頭看她。

薑邁正駐足在拐角處等她, 見狀無可奈何地歎了口氣:“還吃不吃餛飩了?”

喬翎倏然間笑開花了,趕緊快走幾步跟上:“吃吃吃!”

薑邁看她一看, 微微搖頭,幾不可聞的道:“真是……”

喬翎並肩與他走在一起, 聞言探頭問:“真是什麼?”

薑邁伸手出去,將她的腦袋扶正,語氣無奈, 卻也溫和:“下樓梯的時候,要好好看路。”

沒等她言語,他便繼續了先前的話題:“淑妃亡故,已經是多年前的事情了, 四妃上缺了一角,原本該補齊的——後宮裡本也不乏身份高貴、又育有皇室的妃嬪。”

“隻是大抵是顧忌著前一位淑妃的結局,也有些避諱這個位分,所以當今沒有再立淑妃,而是將二皇子的生母冊為寧妃,‘寧’是那位娘娘的封號,實際上的待遇,是等同於四妃的。”

喬翎知道四妃中其餘三位的出身,卻還不知道這位寧妃娘娘出身哪一家。

隻是她這邊還沒有張嘴,薑邁便好像已經聽到了聲音似的,自然而然的告訴她:“寧妃出身聞氏,她是聞相公最小的女兒——後者是當今親政初期的宰相,早已經作古多年了。二皇子妃出自寧氏,說起來同安國公還有親戚。”

他覷著喬霸天此時頗覺茫然的神態,乃至於不自覺抬起來準備掐算關係的兩手,失笑道:“隻是估摸著你也算不明白,索性就不說了。”

喬翎有點赧然:“你們神都的關係太複雜了,公府加侯府二十多家,還有宰相和要員們,我每次都覺得雲裡霧裡。”

薑邁說:“曆朝曆代都是這樣的啊。”

喬翎“唉”了一聲:“二皇子妃的母親既然以‘寧’作為封號,怎麼二皇子還娶了姓寧的皇子妃呢,這不在避諱之列嗎?”

“沒那麼嚴格,寧妃自己也說這是有緣呢。”

薑邁不以為然:“寧氏與聞氏俱是江南大族,兩家本就親近,族中子弟多有同窗莫逆,也都出過宰相,本就是通家之好,二皇子與王妃更是青梅竹馬。”

最後他還是多說了一句:“安國公府的少國公,也就是母親的胞姐,娶的夫婿便是寧家郎。他是二皇子妃嫡親的叔叔。”

喬翎為之豁然:“原來如此!”

兩人循著樓梯往正院那邊去,薑邁使人去尋了一隻花瓶,另尋了一把專門用來修剪花木的剪刀,坐在桌前神情恬靜地修剪老祖帶回來的那束野花。

天氣正好,室內明亮,叫那五顏六色的花朵映襯著,連同他的麵龐好像也生動鮮活了起來。

喬翎坐在他對麵,上半身懶洋洋的趴在桌子上,看著他,忽的說:“大小姐,你好像一架古琴啊。”

幽靜,雅正,高山流水,山間林風。

薑邁含笑瞧了她一眼,“哢噠”一聲輕響,剪短了手裡野花的枝。

喬翎卻已經思忖起來:“我像什麼樂器呢?琵琶,古箏,還是箜篌?”

薑邁說:“你像喇叭。”

喬翎:“……”

薑邁見狀,於是又改了口:“嗩呐?銅鑼也行。”

敲一下,巨響一聲。

哪怕沒有人敲,隻是途徑過一陣風,也會嗡鳴作響。

喬翎黑著臉叫他:“喂!”

這時候外邊有人匆匆忙忙來傳話:“娘子,外邊來了位太太,自稱是您的姨母……”

“一定是公孫姨母來啦!”

喬翎起初一驚,複又一喜,再顧不上同薑邁鬥嘴,馬上便要去迎。

薑邁放下剪刀,隨之起身:“我與你一同過去。”

“你坐著!”

喬翎很堅決地製止了他:“從這兒到前門,很長一段路呢,仔細累到。我自己去就成啦!”

……

越國公府。

這日正值休沐,老太君留在府上,沒有出門。

薑二夫人帶著孩子出去散步,途徑老太君的住處,又領著小三郎進去給祖母請安。

薑家這一代就隻有這麼三根苗,最小的就是他了。

老太君疼愛孫兒,雖然年邁,但精神和體力都還算好,親自抱著他逗弄了好一會兒,才叫保母領著到外邊去玩兒,自己同兒媳婦坐在一處說話。

薑二夫人還在說呢:“國公那兒養了狗,嫂嫂那兒養著貓,他個個兒都喜歡,左右這會兒也大了,我盤算著也挑一隻小東西,養起來跟他作伴……”

老太君笑著說:“也好,小孩子都喜歡毛茸茸的玩意兒。”

這會兒外邊芳衣笑吟吟地來報:“前頭有客人來啦,因為太夫人和太太都不在,就稟到這邊來了。”

老太君“哦?”了一聲:“是誰?”

芳衣說:“是京兆府和大理寺的人。”

薑二夫人初聽一怔,旋即會意過來,掩口笑道:“看起來呀,咱們家門前的牌匾又要再加一塊啦!”

京兆府跟大理寺的人是來致謝的。

這回的案子,往上說要牽扯到千秋宮太後娘娘,往下說又關聯到宰相之女,聖上將差事交付給兩家官署,可以說,兩位主官是承擔著極大壓力的。

倒也不是完全不可能破案,隻是若沒有喬翎大開大合的破局、張玉映機敏留下求救訊息,興許被綁走的人一個都救不出來!

總而言之,這回的事兒,喬翎協同張玉映出了大力,京兆府和大理寺很領這個人情!

老太君叫了來人過來,笑眯眯地問:“這回給了個什麼啊?”

京兆府的人先把相關公文遞呈過去,上邊用官樣文章寫得分明:“日前,神都城內發生一係列惡性案件,幸得熱心市民喬太太拔刀相助,事情在最短的時間內得到了最為迅速的解決……”

簡而言之,熱心市民喬太太榮獲神都榮譽市民稱號,順帶著還有獎金若乾,證書一張,牌匾一個!

老太君笑著替孫媳婦領受了,使人將牌匾留下,證書什麼的一塊送到溫泉莊子那邊去,轉而又意味深長道:“彆的也就罷了,先前我孫媳婦還往京兆府去報案了呢,這事兒又處置的如何了?”

京兆府的人說:“京兆使人去問德慶侯府,那邊倒是沒有否定府上太太的說法,一五一十的認了。”

“隻是這案子牽涉甚大,兩府這邊的意思是,等最後結案的時候,再把所有情況一起公布出去。”

大理寺的人也說:“才剛拿了人,審訊都沒有正式開始,不好中途對外公布什麼的。喬太太這事兒,是因為事情簡單明了,又有著先前柳相公事發之後馬上送了牌匾來的舊例,是以……”

老太君微微頷首,很明白這些官場裡的潛規則。

先前孫媳婦救下柳直之母,柳直可是幾乎馬上就使人送了牌匾和一乾的表彰之物來,而俞安世品階與柳直相等,同為相公,雖然案子還沒有徹底了結,但是兩府也不好叫他輸了情麵的。

真等到案子結束再來送牌匾,豈不是顯得俞相公低了柳相公一頭?

她倒是有些詫異,德慶侯府居然就這麼認了栽。

看起來,孫媳婦的威懾力是不小呢!

……

溫泉莊子。

公孫姨母看上去約莫三十五六歲的樣子,細長臉兒,丹鳳眼,滿頭青絲用一支竹簪挽起,衣著簡樸,神情溫柔。

她身邊沒有仆從跟隨,大抵是孤身上京的。

薑邁心裡邊微微有點自覺不太禮貌的詫異——看起來跟老祖那位公孫表哥,仿佛並不十分相似?

有點過分正常了……

他迎出正房的門去,很鄭重地去拜見了這位長輩。

公孫姨母笑著扶住了他,上下打量幾眼,同喬翎道:“阿翎,你是有福氣呢!”

喬翎眉飛色舞,先悄悄朝薑邁眨一下眼,緊接著大聲附和:“是吧,是吧!”

薑邁失笑:“您太過譽了。”

兩邊略作寒暄,喬翎便開門見山道:“姨母,你快來幫忙看看吧,我學藝不精,雖開了方子,也叫國公吃著藥,但總不見好。”

她有些憂愁,憂愁之外,還有些更深的疑惑亟待解釋:“國公的脈象……”

顧慮著薑邁就在跟前,喬翎沒說下去。

薑邁卻看著她,溫和說了句:“沒關係的,不必避諱我。”

喬翎憂心忡忡的看著他,腮幫子青蛙似的鼓了股,轉而去看姨母。

公孫姨母看起來溫柔,實則也是個爽利人,聞言並不遲疑,先請薑邁伸手出來診脈,手搭上去幾瞬,她臉色微變,下意識去看薑邁。

薑邁神色如初,平和地注視著她。

公孫姨母若有所思,從藥箱裡取出針包來,抽了一根銀針捏在指尖,向喬翎道:“阿翎,我同國公說幾句話,你且回避一下。”

回避?

一個是我的丈夫,另一個是我請的外援,有什麼話是我不能聽的?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