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邃又道“不敢造父王的反,那隨我去殺了我那個有可能威脅我太子地位的兄弟。這要是有誰還不敢相隨效命,即刻殺了。備馬,出發。”
石邃領著幾百名隨從騎馬醉醺醺搖搖晃晃的出了皇宮。
石虎喜怒無常動不動殺人,對太子寵愛無度,廷尉看到太子根本不敢阻攔。
一行人一路來到了城門外,已有膽小怕事的驚嚇過度再也支撐不住摔下馬來。
就跟一滴水掉進了滾燙油鍋一般,眾人立即跟著炸鍋。
全都下馬跪地哭喊著求石邃饒命,眾人都知道若參與殺了另一位王子,太子石邃或許沒事,但太子府的臣屬附庸們及族人全都會被石虎處死。
就在哭求聲一片時,石邃也因醉酒趴在了馬背上。
眾人趕忙趁機把他連人帶馬送回東宮。
這出鬨劇就這樣不了了之。
看得我忍不住哈哈大笑,對佛圖澄道“跟在一個神經病身邊,今晚也不過是那些個想攀龍附鳳的庸人們的日常吧?每天驚嚇連連。哈哈。”
佛圖澄道“太子暴戾成性,恃寵而驕,確實比石虎天王更難伺候。更荒唐離經叛道的事也沒有他不敢做的。”
我笑道“依我看是有其父必有其子,老子是頭惡虎,兒子是頭瘋虎。俗話說一山不容二虎,森林裡幼虎長大了都是離開巢穴獨自占個山頭生活的。現在老虎變人了,非要學人組建家庭生活在一起,不鬥才怪。”
佛圖澄默然,唱了聲阿彌陀佛。
我道“佛門中人無話可說卻又想化解尷尬,或者不得不有所表態但又不知該說什麼好的時候,是不是就用一聲阿彌陀佛回應?就有點類似我們打個哈哈。”
佛圖澄聽著一愣後,笑道“哈哈。”
第二天太子石邃又開始宴請各種賓客,把太子府的美人全部叫到殿上讓大家看看東宮的美人之美之多,然後讓眾人評選出最美者。
選出後讓人把最美的女子頭砍了,洗乾淨後裝在盤子裡送給在座賓客一一傳閱細端詳。
直接讓一些賓客現場嘔吐,嘔吐者被拖下去或殺或杖責。
兩件事被報到石虎那裡,石虎殺了幾十個那晚跟隨太子出城意圖謀殺另一位王子的隨從。對於石邃拿美人頭當玩物一事,一笑置之,覺得奏報之人小題大做,賞一頓杖責。
之後太子石邃謀反還殺了一直想殺的兄弟,石虎大怒,殺光了太子身邊人包括太子的生母,他認為太子的母親沒有教育好太子。獨獨仍然不舍得殺掉太子。
直到過了一個白天後,才改變主意在當晚殺了石邃。改立石宣為太子。
我道“曆朝曆代暴君一直有,漢人皇帝中也不乏暴君。但石虎這樣的胡人在漢地禍亂,確實看著令人憎惡。現在我所說的非我族類是指他是虎精轉世為人,他骨子裡仍然是頭老虎,老虎殺人,或許跟常人殺雞的感覺類似吧。君子遠庖廚,不會殺雞,但善良的農婦也會在家中來客時嫻熟的殺雞而無良心負擔。
嗯,這虎君人屠亦如此,殺人完全沒有良心負擔。他就不是個人。”
佛圖澄道“所以道友現在可以理解老衲多一些了吧,老衲是在設法感化一頭猛虎。明知他是猛虎,我也需推行我佛之法感化他。”
我搖頭道“我隻是站在旁觀的角度點評這虎君的心態,理解並不表示可接受。其實,我是不理解為什麼要放這隻老虎入世,而且還讓他成為一國之君。眾生的罪如此之重嗎?要經曆這樣的世道。”
佛圖澄又唱了聲阿彌陀佛道“冥冥中自有因果牽引,生於亂世的眾生也是因因果而來,或許是自身因果,或許是代為償債贖罪之因果。總之沒有無緣無故的事情。老衲在世間或許勉強能算高僧,在天地間也隻是一顆芥子而已,也不能看清明了一切因果。當不明因果時,不予置喙。有些事總得有人去做啊。”
我點頭道“這番話我認同。有些事我們說不出為什麼,但該做的事總得有人去做。”說完我對佛圖澄打了個道門稽首。
他也雙手合十還了一禮。
佛圖澄道“道友是個看得透能講理的。下棋的高階力量既然給了我佛門進入中土弘法的機會。我等為佛奉道衛道的先驅人豈敢不儘心儘力,承受誤解責罵都是平常事了。不過道友與世俗人不一樣,與道友交談令人舒適。要不到我精舍論道暢談,如何?”
我道“大師的確不凡,氣氛也比初時融洽了許多,但我隻想觀道,我願意進一步接觸了解佛門高人,但最好能是我族類漢人。這畢竟是外來教義,我是道門中人,還是想等漢人以漢人的文化背景和精神氣節充分了解佛法後,我再詳細了解佛家奧妙。將來會有佛法修為達到大師境界的漢人出現嗎?”
佛圖澄道“會有的,一定會有的。那就希望道友屆時慢慢與漢家高僧交談。我此行中土的任務快完成了,時不我待,老衲怕是等不到漢家高僧出現的那天。此串念珠請道友收好,將來遇到那人時轉贈予他。同為我佛弟子,他會明白的,見到念珠也定會與道友敞開心扉。阿彌陀佛。”
我接過那串念珠,說道“多謝大師厚意,一定轉達。”
我頓了頓繼續道“大師說時不我待,想必是不久後就離開虎君身側了吧,他們父子是否氣數也將儘了?”
佛圖澄道“報應不爽。石虎殺人如麻,但對老衲極為尊敬,畢竟助我在趙國境內建了八百九十三座寺廟。罪過是罪過,功德也是功德。老衲會儘力勸他放下屠刀或少舉屠刀。他的氣數命數終究看他自渡。”
我道“沒想到一下子在北方已建了這麼多寺廟。這虎君人屠並非真的多信佛,他尊敬大師實際上是在尊敬強者。據聞,當年石勒時期,石虎兒子石斌好端端的突然暴斃,然後是大師你幫石虎兒子起死回生的。這一切估計從頭到尾都是大師的計策戲法吧?當然,大師的本領毋庸置疑。在石虎眼中大師是強者,信大師可得好處。為了得到好處,為了交好強者他願意做讓大師高興的事。”
佛圖澄道“貴國也是最擅用計策計謀的國度,那是智慧之花,不然也不會把孫子兵法奉為至寶。哈哈。”
我道“嗯,為求全有時不得不委屈自己行非常之事。”
佛圖澄道“道友說得好啊,深諳貴國國學方可有此悟言。觀音菩薩在天竺佛教裡是男身,到了中土,起初不許漢人進廟信佛,隻能在民間逐家逐戶慢慢布道弘法,初時信徒多是婦女居多,在家中設佛堂供菩薩像晨昏奉香,若是被家中男主看到妻子在神秘的拜一尊男像,那還了得?於是傳入中土的觀音菩薩像化為女身。用中土的話應該怎麼說?”
我道“成大事者不拘小節。”
我又道“為酬宏願可忍辱能負重。”
我再道“路漫漫,吾輩行不止。”
佛圖澄雙手合十一禮道“阿彌陀佛,與道友恨相逢晚。”
我笑道“自漢代以來,在中土,道佛早已有建有淵源。方丈之外,大師剛言及的觀音菩薩,在中土與道門元始天尊座下十二真仙之一的慈航真人實為同一仙。葛洪在武林西湖畔的寶石山上新建有一座道觀,觀裡仍設有慈航殿。今番幸會大師,願大師多勸那虎君少殺人。”
佛圖澄道“分所應當,善哉,善哉。”
隨後兩人相視哈哈一笑。
石虎遷都鄴城後頒發進攻東晉的詔令:“被征調的士卒每五人出車一輛,牛二頭,米十五斛,絹十匹,不備者斬首。”本已貧困交加的民眾典賣子女供給軍需,仍然不能湊齊,許多人在路邊樹上上吊自儘,各處道旁遠近可見懸屍慘象。
石虎在太武殿宴賞群臣,有一百多隻白雁停棲在馬道的南麵,石虎讓人射雁,都沒射中。當時各州軍隊會集起來已有一百多萬人。
太史令趙攬秘密地對石虎說:“白雁停棲庭院,是宮室將要空寂無人的征兆,不適宜向南進發。”
石虎信了,於是改為駕臨宣武觀,舉行盛大的閱兵式,南征就此作罷。
石虎後悔立石宣為太子,想改立石韜。石宣於是派人殺了石韜。經過逼問,石宣全部招供。石虎悲痛欲絕,拿著殺害石韜的刀箭,跪在地上舔上麵的血。
把石宣囚禁在倉庫中,用鐵環穿透他的下巴頦,石宣的哀鳴嚎叫聲震動宮殿。製作數鬥的木槽,混和羹飯,以喂豬狗的方法喂石宣泄憤。
佛圖澄勸石虎說:“石宣、石韜都是陛下的兒子,如今如果為了石韜被殺而再殺了石宣,這便是禍上加禍了。陛下如果能對他施以仁慈寬恕,福祚的氣運尚可延長;如果一定要殺了他,石宣當化為彗星而橫掃鄴宮。”
憤怒悲痛至極的石虎沒有聽從勸說。
至此,佛圖澄帶著弟子離開了鄴宮,石虎苦留不得。
石虎命令在鄴城之北堆上柴草,上麵架設橫杆,橫杆的末端安置轆轤,繞上繩子,把梯子倚靠在柴堆上,將石宣押到下邊,又讓石韜所寵愛的宦官郝稚、劉霸揪著石宣的頭發,拽著石宣的舌頭,拉他登上梯子;郝稚把繩索套在他的脖子上,用轆轤絞上去。
劉霸砍斷石宣的手腳,挖出他的眼睛,刺穿他的腸子,使他被傷害的程度和石韜一樣。然後又在柴堆四周點火,濃煙烈焰衝天而起。
石虎則跟隨昭儀官以下數千人登上中台觀看。火滅以後,又取來灰燼分彆放在通向各個城門的十字大路當中。
還殺掉了石宣的妻兒九人。石宣的小兒子剛剛幾歲,石虎平素非常喜愛他,意欲赦免,但手下的大臣們卻不同意,從石虎懷裡搶過來殺掉了。當時小孩拽著石虎的衣服大叫大鬨,以至於連腰帶都拽斷了,石虎也因此得了大病。
隨後把石宣的母親杜氏貶為庶人。又殺掉了石宣周圍的三百人,太監五十人,全都是車裂以後拋屍於漳河中。石宣居住的太子東宮被改作飼養豬場。東宮衛士一萬多人全都被流放戍衛涼州。
石虎改立石世為太子。
第二年石虎正式稱帝,不久後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