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二。
敲打唐王勿惑於嬖妾,善待世子,宣唐王孫朱聿鍵進京做官。
這小子有魄力,遇事他是真上。
在皇室把把宗藩當豬養的時代,宗藩內能出個心係天下,還敢冒天下之大不韙付諸實施,絕對是宗藩內的異類,更是宗藩諸王內有作為的人。
可惜生不逢時,仗義救國慘遭罷黜王爵下獄,僥幸登基稱帝,既無班底,亦無穩固根據地。
登基一年,致力於平抑黨爭,全心全意恢複大明,提出聯寇平虜的戰略,差點挽救南明。
怎奈鄭芝龍掌兵,礙於沒有自己的勢力,即使有才能,有道德,有抱負,有本事,也是回天乏力。
妥妥高位低配的皇帝,若掌兵,有自己的勢力,或許成為中興大明的隆武帝。
是宗藩內,朱由校唯一尊敬的人。
目前,朱聿鍵年輕,正是一展抱負的年紀,必須把朱聿鍵召回京城,做官也好,行伍也罷,務必把他的潛能激發出來。
最後,便是重用肅藩。
肅藩地處西北,宗族人丁稀薄,朱由校卻計劃把肅藩拔高到明初的地位。
朱由校目光轉向孫承宗,楊嗣昌,聲若洪鐘說:“朝廷缺馬,朕有意讓肅王掌兵,恢複蘭州三衛,管理陝西行都司,即河西走廊。”
呃?
秦王如遭雷劈。
同為藩王,待遇差距咋這麼大呢?
孫承宗,楊嗣昌對視,完全能理解朱由校的安排。
不知是初代肅王在西北軍功太耀眼,還是曆代肅王文采斐然,深得人心。燕王一係對肅王一脈尤其不待見。
朱棣奪位,肅王恭順異常,卻依然淪首名慘遭削藩的親王。
當年,代王、肅王、遼王、慶王、寧王就藩宗祿都是五百石。
永樂朝歲祿陸續增長,代王、遼王二千石,慶王和寧王達到萬石,饒是遭遇成祖三次罷免岷王都有一千七百的宗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