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時間一飛而過。
因為大雪的緣故,皇莊那邊招兵暫時結束,迎來了尾聲。
一共2456人通過了彆開生麵的挑選,成為了一名預備役士兵。
豹房這裡的地方夠大,原來建的房間也多,稍微改造一下就成了宿舍。
無比懷念3層的鋼筋水泥小樓,利用率比這好多了。
年後啥也不乾,就得燒水泥建一棟樓出來。
朱厚照在白雪皚皚的校場上見了這些新兵蛋子,說了一些激勵人心的心裡雞湯,讓新兵們本就因見到皇帝而興奮的情緒更加的高漲起來。
“保家衛國,扞衛大明。”
的口號成了所有人宣泄火熱情緒的突破口,幾千人的呼喊,震耳欲聾,形成的音浪把周圍樹木上的雪都給震落下來。
留下來的10個人當教官有點捉襟見肘,現在基礎的訓練還能應付的過來。
朱厚照每天的基本生活就是這樣,和新兵們一起站一會軍姿,鍛煉一番,晚上就回皇宮溫懷軟玉。
眼鏡生意的意外紅火,讓人捉摸不透。
不知道從哪裡來這樣多的老花眼,買就是一個盒子的全部都要了。
對於有錢人來說,這一二百兩銀子不算事,能讓家裡的老太爺老夫人開心就千值萬值了。
馬老四根據朱厚照的要求,特意製作了凸鏡磨具,這樣方便打磨一些。
銀作局的人全部被征召起來製作老花鏡片,還都是度數高一些的。
規定了外地的一次最多買6副,多了不行。
本地的上門自己配,一人一副,不搞限購,就算朱厚照是皇帝,也做不出來這樣多。
跟風搶購,古代和現代是一樣的,早上發幾個雞蛋,大爺大媽能坐2小時公交車來領取。
這老花鏡是需要銀子的,這些人可不管外麵大雪紛飛,他就是要買一副回去戴著,也不知道原來沒有老花鏡時,這些人怎麼活的。
整個12月都是在平淡中度過。
朱厚照安心窩冬,努力耕耘,結合現在的啟蒙書本,編寫了一本還算沒有離經叛道的小學教材。
大臣們也把朝政打理的井井有條,唯一不怎麼好的消息就是戶部上交的奏折說今年的賦稅收入折成銀兩才580萬兩。
新任戶部尚書彭澤有點心中打鼓的來豹房給朱厚照說明情況。
“陛下,今年賦稅減少是因為黃河泛濫,和寧王叛亂,都免了這些地方3年的賦稅,明年,後年估計也差不多。”
朱厚照輕輕一笑,不以為意,具體是什麼情況他比任何人都清楚,這些賦稅到哪裡去了。
雖說有天災人禍,但也少的有點離譜了。
“朕記得去年還有824萬兩吧。”
彭澤把頭壓的很低,他接手戶部也就3.2個月,還是皇帝親自提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