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部的這些門門道道啥的現在還沒有完全弄明白呢。
“陛下,臣今年接手還不甚熟悉,待明年一定讓稅收增收。”
“好,彭卿放手施為就好,今年可不能怪你。”
“過了年讓桂萼先來當戶部郎中,朕聽聞他任丹徒,武康知縣時對賦稅徭役很有看法。到時看看怎麼把賦稅增收。”
“是,陛下!”
桂萼是一條鞭法的最早創立者。對,張居正隻是一條鞭法的升華者。
雖然桂萼在世時因為某些人的利益受到了威脅,竭力阻擾沒有得到真實的實行。
後來經戶部議定後在大明推行,這是最早在大明範圍推行“一條鞭法”的建議,開明代役法改革的先聲。
“一條鞭法”簡化了賦役的征收,後來張居正在他的基礎上,發動了改革,硬生生的給大明王朝續命50年。
可惜這些有識之士的偉大創舉,都得到了很多保守派也就是既得利益者的抵抗,成效不大。
動他們的奶酪,沒有皇帝強硬的支持,改革一般是不能成功的。
古代有商鞅變法的成功,沒有秦孝公的大力支持,是不可能的。
可惜他讓秦國強大起來,動了很多人的利益,自己後來被車裂,死在自己的法之下。
這不可謂不諷刺!
不過現在就沒有關係,朕這個古今合一朱厚照,前知幾千年,後知500年不止的偉大君王。
到時就讓你桂萼親自己來主持這個賦稅改革!
“那個收支記賬法,馬齊運對戶部的講解,培訓做的怎麼樣了?”
彭澤微笑起來。皇帝不找他的茬,他就能坐穩尚書的位置,要不閒賦在家誰還認的你。
“陛下,此法甚好,幼齡兒童都能明了,臣建議全國推廣。”
“好,這事你和吏部,閣老們去商議,就把這個事情當做明年官員考核內容之一。”
朱厚照輕飄飄的說完,撥弄著懷裡的鐘表,這是柳巧仿照打製出來的。
“是,陛下,老臣告退。”
木匠柳巧和鐵匠陳四林,2人還真是天作之合,一個先用木頭打造,檢驗可行性,然後鐵匠依葫蘆畫瓢出手打造零件。
花費不少時間就把這麵鐘打造了出來。上麵隻有一根指針,刻畫有12個時辰標記,誤差有一刻鐘。
這讓不習慣古代用時辰記時的朱厚照,有了時不時要看看這麵鐘的不良習慣。
有了原型仿造出來,然後把後世的一些原理講出來,讓柳巧再去改進。
隻有抄襲的能力,何時能有自己的發明創造呢?
這該死的封建社會,對奇淫技巧方麵實在是太不友好了。
多少偉大的發明就這樣湮滅在了曆史長河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