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王守仁陳述軍隊弊病(2 / 2)

邊軍是這樣的,京營也是這樣的,衛所更加不用說了,也好不到哪裡去。

上百年的安穩享樂日子,早已經忘記了拿刀騎馬的日子。

中間還有我大明戰神那土木堡之變,武將基本上都是世襲下來的,上過戰場的都沒有幾個。

有骨氣的幾個也死在戰場上,現在是後繼無人,沒有一個拿的出手的統帥,武將越來越凋敝,文官就越來越強盛,插手軍務就成了名正言順。

看看明朝末年,統帥基本都是一些文官,文尊武卑,延續了宋朝的老路。

不是說文官領軍不行,而是這文武的平衡一打破,很多事情就變了味道。

為什麼每個朝代開國時期都是武將牛B呢?有些東西是有他的規律性的。

武將淪為了附庸,地位底下,目不識丁的不在少數。看不懂軍令,算不清糧草,不懂得兵法,這帶個屁的兵,打個毛線的仗。

朱厚照為什麼一定要在聖衛軍中推行文化課,這就是原因,軍功封爵,升官需要有相應的文化知識。

文盲在如何時代都是炮灰的存在!

歎了一口氣,朱厚照沉重無比的問道:

“王卿,你說這是不是所有的軍隊都是這樣了?”

“陛下,邊關將士還不清楚,隻這三千營就如此,估計神機營,五軍營也好不到哪裡去。”

“神機營就不用去管了,那幾千人,朕讓張偉去裁退老弱,重新招兵,用海軍的募兵製。到時會改成專門的火炮營。”

都改用募兵製?王守仁一驚,那以後萬一帶兵的將領有不二之心呢?曆朝曆代的皇帝打天下都是靠武將,守天下靠文臣。

這是要提升武將的地位?

“陛下,都募兵的話,會不會尾大不掉?”

王守仁說的比較隱晦,他相信皇帝能聽的懂。

朱厚照一聽果然還是王守仁,一下就看出來了募兵製最大的弊端,就是將領募來的兵,恐怕隻會認自己的主將。

明後期將領們的各種家丁才是他們拿的出手的戰力。

家丁都是經過精心挑選的,有的還收為義子,發的錢財,裝備,訓練都比普通士兵的要精良許多。

其實和現在朱厚照挑兵,養兵的做法是大同小異。

“人心,這東西是琢磨不透的,恩將仇報,倒打一耙這樣的事情也不在少數。”

“尾大不掉,這不是朕要考慮的事情,你強他就弱,你弱那還有什麼話說呢?任人宰割就行了,怪不得彆人!”

“當個快樂的蜀後主也可以呀。”

朱厚照說的雲淡風輕,對於想把江山要傳萬萬年的人,隻想呸他一臉的口水,多去看曆史就行了。

大白天的做啥白日夢呢。

涉及到這樣的敏感話題,王守仁也不好接話,不過皇帝說的還是很有道理的。

開國皇帝都是強大的,到了後世子孫手裡,慢慢就變了,最後被滅國。

張永誇張彆致尖銳的聲音響起,挽救了王守仁。

“白的,是白的!萬歲爺,真的白了!”

“萬歲爺,這太神奇了。”

朱厚照,王守仁幾步走進一看,發黑的粗糖現在褪色了很多,這個白是相對來說的白,還是有些發黃,褐色。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