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二十六年,公元1547年,6月初七
張信的船隊離開了東海村,在他的旗艦上遼東備倭遊擊將軍周文負責一旁護衛。
船上周文、宇久純久、吳有為、張德幾人跟張信開始商量路線
宇久純久:此次我們的路線選擇最安全的,走遼東順著朝鮮海岸線,然後在仁川港換領朝鮮水軍的人來領航,之後南下到東萊都護府(釜山)在這裡換日本的船標,之後過對馬到博多。因為考慮到我們物資很多,所以將會順著中國地方最後到達若狹國小濱港,那邊的守護武田家是將軍家的親戚比較安全。
周文:這個路線挺不錯的,隻是算算路程上就要走4000裡,算上中間停靠,我們要走十幾天。
張信:朝鮮那邊應該沒問題吧,要不要打個招呼。
張德噗嗤一笑:哈哈哈~~~少爺,你這個。。。。
周文也跟著笑:德爺,你彆笑啊。
張信還是有點懵逼,過了好久張德不笑了才說:少爺,就這麼說吧,張和過去朝鮮,朝鮮上下文武都要跪著迎接,薊遼總督就是朝鮮的太上皇,他們的王逢年過節都會給公爺送禮。
周有為:我懂了,朝廷讓薊遼節製、保護朝鮮。。。。
周文:所以朝鮮王見總督跟見親爹一樣
張信:我去,這麼沒底線。。。還是個王?
嘉靖二十六年,公元1547年,6月十一,艦隊來到了朝鮮仁川都護府外海,朝鮮水師的船剛想上前打個秋風問詢一下,可看到艦隊規模就嚇到了,尤其是船隻上麵掛著明、張兩個旗幟時候,他們比見了倭寇跑的速度還快,當然他們不是害怕,而是快速去清空仁川港,免得有人衝撞了貴人
果然到了港口時候,碼頭上除了一些停靠的官船,其他地方全部被清空了。
船隻靠岸,張信穿著一品飛魚服帶著幾十名隨從就下了船,而日本人考慮民族情緒全都讓他們在船上不要動。
張信這次上岸隻是因為沒這麼久坐過船,坐累了上來休息2天,順帶看看朝鮮風土人情
仁川都護府派了一隊100人的士兵保護張信進了漢城,仁川到漢城不是太遠,騎馬一個時辰就到了,可是這個路就是一般土路走著特彆不舒服。
尤其是到了王京漢城後,張信那個吐槽:這啥破地方,還不如樂亭縣
吳有為:主公,這朝鮮山多地少也沒有什麼特產,再加上多年遭受倭寇侵擾,自然窮。不過朝鮮也不是沒有啥好東西,他們的人參可是難能可貴的好,這邊比大明便宜一半以上,我們可以多買點。
張信:行啊,你帶些人去買吧,我隨便逛逛。
於是吳有為安排一些人去買補給,自己帶人去買藥材,而張信則是帶著四十多人開始閒逛。
領著張信的是一個小軍官叫金寶劍,他說他是安東金氏的遠的不能再遠的一個旁係,22歲了還孑然一身,父母也早早離世,現在就隻有一個妹妹住漢城給人織布為生。
張信也沒聽完隻是丟了幾十兩銀子給他,讓他自己留一半,其他分其他人。
可走著走著就路過一個裝修很考究的小樓,金寶劍說:這裡叫溢香閣,以前是販賣女奴的地方,後來大明客人來選朝鮮女婢多了,這裡開始做正規的販賣生意,甚至很多充入官妓的也來了這邊,都想服侍大明男子脫離苦海。
專門賣新羅婢的地方,而且這裡的女子都以能服侍大明的男子為榮。
張信這時候跟身邊5個錦衣衛頭頭說:你們要不要都選個朝鮮老婆,我請了。
董夫:還可以這樣嗎,我喪妻多年還真想選一個,謝大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