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退避三舍(2 / 2)

芒多單於在自己的眼前仿佛看到了匈奴人自己的年青一代,在文化的熏陶下,建設發展草原的嶄新的未來。越是細想,越是內心歡喜……

在李定親自督辦下,草原學堂就依照著漢家學堂的模樣,建立起來了!

學堂請了先生,願意來草原上當先生的人,可不太好找!李定不辭辛勞,千方百計通過各種渠道,還是請來了幾個須發皆白的老先生!

教育草原的孩子,先生們覺得,再多辛苦和艱難,義不容辭!

看著匈奴兒童騎馬遠遠而來,到了學堂柵欄外,小腿一邁,輕快地跳下馬匹,向先生問好,然後走進學堂。

李定笑了,心裡念叨:跨入這個小門的看似不經意的一步,其實是匈奴族的一大步!往昔自己在戰場上殺敵無數,刀下箭下,亡魂眾多,現在能夠做一些事情,為匈奴人的發展,比如孩子的教育成長,也算是自己對昔日你死我活的廝殺的一種悔罪和補償吧!

有的家庭的孩子,父母卻不願意讓孩子來學堂學習,覺得不如讓孩子跟著趕牛牧羊,那些才是真正的生計,才可以讓牛羊群落更加壯大!而在學堂捧著課本,可以讓牛吃飽肚子麼?可以讓羊不走丟麼?都不可以,那進學堂乾啥?!那不是白白耽誤功夫麼!

李定聽完牧民的嘮叨,笑著說:孩子們進學堂,才是未來改變的開始!如果孩子一輩子隻是牧羊放牛,一輩子下來,最後還是乾這個營生!但是到學堂學習就不一樣了!孩子長大以後,可以有改變草原的方法!今天的草原的模樣,會在未來的孩子們的手裡,又是一副嶄新的模樣!父母一輩子牧羊放牛,但是未來的草原,可能會有更多新鮮的事務,可以在牧羊放牛以外,讓草原有更多的活力!這就是學習的力量!

牧民似懂非懂,到拗不過李定的堅持,於是孩子就被送進學堂試一試。

李定很是欣喜,在學堂試一試的孩子,一定會有自己主張!

李定每天都來學堂一趟,看著孩子們開始跟著先生開始學習,才放下心去忙活其他事項……

如果讓匈奴多在草原的發展上,多做事情,有利於匈奴,免去刀兵殺伐,當然也是對漢家的一份福音!自己不就是兩廂經年不斷的戰爭的犧牲品麼!在這些打打殺殺之中,還有多少像自己這樣的人,沒有辦法掌握自己的命運!

有的時候,李定會不自主地看向李台的方向,那個沙上雲屋的自己的妻子,自己愧對的一個女人,現在自己在草原,也需使儘自己的能力,用身體做一堵牆,避免戰事紛爭,使生靈塗炭!

李定一聲歎息,搖搖頭,心裡念叨,多少時候,人都是無法把握自己的命運的!你想向西,可寒風卻呼嘯撲麵而來,如何讓你也,無法順利到達你想到達的地方!人這一輩子呀,很多事情,總是,事與願違!

李定搖搖頭,敲了兩下腦門,去忙活彆的事情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