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初遇(1 / 2)

《今天大小姐的名聲變好了嗎?》全本免費閱讀

貞治17年冬,京都。

天色漸晚,夜幕已至。家家戶戶陸陸續續地燃起亮光,遠遠望去,整個京都城都被熠熠燈火包裹,火樹銀花,亮如白晝。

呼嘯淩冽的寒風裹著點點冰晶卷過長街,溜進了燈火通明的酒舍,點落在桌角白瓷杯旁,瞬間浸入了鬆木桌中,不留一點痕跡。

桌上的白瓷杯被一握而起,這人手指蔥白,指尖圓潤,一看就是個十指不沾陽春水的小姑娘。

在這深夜酒舍,三教九流,魚龍混雜,一個姑娘家深更半夜單獨在外喝酒,實屬少見。

更彆說這姑娘長得杏腮桃臉,一雙黑白分明的眸子透著狡黠,原本是單純可愛的一張臉,因著左眼角處的一顆小痣,給整個人添了兩分嫵媚,惹得周圍人頻頻注目。

可這小姑娘到是對四周目光視若無睹,怡然自得地品著酒。對雪獨酌一佳人,倒是顯得與這紛雜世俗格格不入。

夜晚的酒舍越發熱鬨,尤其是這客人三杯兩盞酒水下肚之後,周圍就更嘈雜了。有大吐苦水的,有開心說笑的,最多的還是議論剛返京的這位徐大將軍。

徐將軍名叫徐勇,也是很具有傳奇色彩的一個人。從無名無姓的小兵晉升到赫赫有名的徐將軍,近百年來也隻有他一人,想來以後也不會有了。這位徐將軍剛剛失了兵權。皇上美名其曰,徐將軍年邁,該給那些小輩點機會,您就在京都好好頤養天年吧。皇恩浩蕩,他又怎麼敢說個不字。

“這徐大將軍戎馬一生,竟落得個這樣的下場。”

徐大將軍這幾個字一出,喝酒的小姑娘明顯怔了一下,停住往口中送去的酒杯。

“這有何不好?再也不用去戰場廝殺,至少,命不會丟在戰場,想想顧武將軍的下場,那才是真慘。”

小姑娘的眉頭輕輕一皺,又快速恢複平靜。一口悶掉杯中酒,似是想要將煩思一飲而儘。

“人家顧武可是將門之後,真正的平西大元帥。他賤民出身,拿什麼跟顧將軍比。”

小姑娘櫻桃似的小嘴緊緊的抿成一條線,不見一絲血色。

“我聽聞,當年是顧武為了救徐將軍才受傷不治身忙。”

這兩人你一言我一語地說的正熱鬨,整個酒舍都聚精會神地聽著。卻沒人注意到角落裡的粉衣姑娘握緊了手裡的酒杯,青色的血管在白嫩單薄的手背上格外明顯。

“原是如此,那徐勇可就是肅王府的罪人了,怪不得那之後兩家再無往來。”

啪!

酒杯碎裂的聲音使聽得津津有味的眾人們嚇了一跳。眾人循聲望去,竟然是那個漂亮的小姑娘。

隻見那姑娘溜圓的大眼睛此時正惡狠狠地盯著剛剛在高談闊論的那兩位,黑亮的眸子像是要把對方盯出個洞,隨後她嘴唇微啟,一字一句:“說,夠,了,嗎?”

“你這小姑娘好生無禮。我們哥倆談天關你何事?”其中一胖子未覺自己有何錯處,倒是這小姑娘莫名其妙找茬吵架。

“哦?”她身子板直,霍然起身。大聲道,“徐將軍馳騁疆場三十年,經曆大大小小的戰役,他哪一次不是拿命拚?拿命去博!”

她緩緩踱步到那兩人麵前,“你們憑什麼議論他們?”

“又不是隻有我們說,”兩人中的瘦子見著小姑娘是為了徐將軍鳴不平,自覺站不住理,聲音越來越弱,“徐將軍一直以來駐守鹿城,近兩年驅逐突厥,亦是我們心中的英雄,我們也就是隨意說說。”

“你們對事情未知全貌,又憑何隨意下定論?”

“誰說我們未知全貌,那都是多久以前的事了,所有人都這麼說難道還是假的不成?”

“顧將軍戰死後兩家互不往來,所有人都看在眼裡,難道也是假的不成?”

“小姑娘,我知你一腔熱血,徐將軍也確實令人敬佩。但這傳聞信與不信,自在人心。”

正在這時,嘶啞的馬鳴聲落入眾人耳中。

一輛江南樣式的馬車停在店門口,馬車的車窗、車門,但凡露著的地方,都被厚厚的兔毛夾錦緞死死蓋住,不透一絲一毫。看來這馬車主人極畏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