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勸降(2 / 2)

文天祥答:“國亡不能救,為人臣者,死有餘罪,況敢逃其死而貳其心乎?殷之亡也,夷、齊不食周粟,亦自儘其義耳,未聞以存亡易心也。”

第二次勸降再次失敗,不過張弘範出於對文天祥的敬重,上書忽必烈,為他求情,忽必烈感歎說:“誰家都不缺少忠臣啊。”下令讓張弘範善待文天祥,並命令將文天祥押往大都,自此,文天祥開始了長達九個月的顛沛之路,下一個目標,元大都。

四月,文天祥離開廣州,六月過吉州、隆興到達建康,在建康停留了兩個多月,八月從建康東陽登船,經淮安、徐州、濟寧、鄆州、保州、涿州,十月到達大都。這期間文天祥激過將、絕過食、跳過海,一心求死而不可得。

再勸

在大都,文天祥迎來了最豪華的勸降團隊,先是禮部尚書留夢炎(宋降臣),後是宋恭帝趙顯,再是平章政事阿合馬,又是宰相孛羅,結果都是無功而返。

這時候元朝的朝臣不少都覺得勸降無望,主張殺掉文天祥,這時候因病回到大都的張弘範再次上書為文天祥說情,希望皇帝不要輕易殺害文天祥,這正合忽必烈的心意,忽必烈也不想殺文天祥,文天祥很符合他所提倡的節臣標準。

就這樣,文天祥又在監獄裡度過了三年。這個時代的監獄絕對不比後世,臟、亂、差、黑絕對是準確描述,換做一般人早就熬不住了,但是咱們的英雄文天祥注定不是一般人。

身陷囹圄期間,文天祥編成了《指南錄》、《指南後錄》、《集杜詩》等,來反映南宋滅亡的經過、自己和戰友的抗元鬥爭,揭露投降主義者賣國求榮的醜行,表現自己忠貞不屈的愛國情懷,被稱之為史詩。正氣歌也是在這期間寫出來的。

見文天祥在監獄裡始終忠貞不屈,最後忽必烈決定親自出馬勸降,同時也要為此事做個了斷,因為朝堂之上殺文天祥的呼聲太高,而文天祥也沒有投降的意思。又因為南方一直不穩定,有傳言南宋遺民想要救文天祥出獄。

文天祥被帶進皇宮,麵對忽必烈,依然不卑不亢,不肯下跪,隻以長揖作答禮,對此忽必烈不以為悖。

勸降的流程也很簡單,忽必烈說:“汝以事宋者事我,即以汝為中書宰相”,意思就是說,你文天祥如果能像效命南宋一樣效命於我,我就讓你做宰相(元朝宰相不止一個)。

文天祥不為所動,回答說:“我為宋狀元宰相,宋亡,惟可死,不可生。”

忽必烈仍不甘心,再次勸說道:“汝不為宰相,則為樞密。”

文天祥回答得斬釘截鐵:“一死之外,無可為者!”忽必烈再也無話可說,至此談話結束,勸降大業以失敗告終。1283年1月9日,文天祥被殺於元大都。

從忽必烈對文天祥長達四年的勸降可以看出,作為大元開國皇帝,對人才的渴望和重視,同時也反映出他的開明和大度(這種性格對元朝的政治製度影響深刻)。

在這裡我們用另一位民族英雄於謙的評價,向文天祥致敬:嗚呼文山,遭宋之季。殉國亡身,舍生取義。氣吞寰宇,誠感天地。陵穀變遷,世殊事異。坐臥小閣,困於羈係。正色直詞,久而愈厲。難欺者心,可畏者天。寧正而斃,弗苟而全。南向再拜,含笑九泉。孤忠大節,萬古攸傳。載瞻遺像,清風凜然。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