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璉當著石詠, 就著甜滋滋的野桃酒, 說了一晚上的話, 最後大醉酩酊, 走不回去。石詠隻得命興兒去雇車, 他和李壽將人扛上了車,往賈府那邊送回去。
石詠算算賈璉今日喝的這野桃酒,其實也與以前他喝的量差不多, 足見酒不醉人人自醉乃是真理。
第二日賈璉酒醒了之後又過來石家道謝, 提起另一件事,他昨兒可能太過興奮, 忘記說了。石詠聽去, 卻是與他的朋友,三等侍衛丹濟有關的。
事情出在丹濟家。賈璉隨在這邊忙忙碌碌地準備上任的事兒,但也沒忘了關心他妹妹迎春的家事。畢竟他這一赴任,回頭鳳姐兒也離了京,迎春在京裡就沒多少靠譜的親人了。因此賈璉才以家事相托, 並且隱約提到一點兒傳聞:聽說迎春的大姑姐從迎春那兒得了不少當初賈府給迎春陪嫁的嫁妝——織金所的錦緞,都自己裁了做新衣, 出門卻顯擺去。
據賈璉判斷,這消息都已經傳到賈家知道了,想必無風不起浪。丹濟看著是個實誠的好人,但是他的姐妹是否也好相與, 是否會打迎春嫁妝的主意, 就不知道了。
“這事兒, 難道丹濟也不管麼?”石詠好奇地問。
賈璉的眼角瞬間抽了抽,片刻間有些無語。他和這個時空其他的男人一樣,也都認為這些事兒是“內宅”之事,男主外,女主內,丹濟是禦前侍衛,又如何管得了這些瑣屑小事;然而石詠卻覺得,迎春的婆母大小姑,也是丹濟的親娘姐妹,這事兒丹濟應當過問才是,沒有女兒家嫁出去了就得單槍匹馬地對著婆家這麼多人,至少還該有個丈夫從中化解,才能讓矛盾消弭麼。
“你說的……也有道理!”賈璉難免想起自家的處境,想起向來是鳳姐兒勉力周旋,也虧她有那樣的本事,竟與家中妯娌婆母小姑大都處得融洽,就這樣,還免不了得罪一兩位。這樣想來,他這個做人丈夫的,好像確實有點兒像是個甩手掌櫃。
“所以我特地來求你,”賈璉自我反省一陣之後說,“畢竟嬸娘和姑姑都是給二妹妹添過箱的,是二妹妹的正經親眷。若不是你嫂子剛好不方便,這事兒她早已出頭去了……”
賈璉管石詠的娘叫“嬸娘”,管石詠的二嬸王氏則跟著鳳姐兒一起叫,叫“姑姑”。近來鳳姐兒在府裡養胎,不便出門,否則憑她那得理不讓人的性子,早已要親自出麵拍桌子去了。
石詠恍然大悟,感情不是要他出麵,是要請他的母親石大娘和二嬸王氏一起,作為迎春的“親戚”出麵,最好能點一點丹濟家的女眷,見好就收,大家和平相處,也免得彼此得罪。
石詠全明白了,便對賈璉說:“這樣也好,璉二哥離京之前,也往丹濟大哥那兒去打個招呼,就提一提我們這一門親戚,順便向令妹也說一聲,平時多往我們家走動走動。這樣我娘她們也有個由頭上門做客。”
賈璉答應了。他辦事格外教人放心,沒過幾天,迎春已經由丫鬟和幾個媳婦子陪著,過來椿樹胡同小院拜見石大娘和王二嬸了。
此前迎春在榮府見過二嬸王氏,隻沒想到這回再見,王氏已經換了裝束,能戴金戴銀,一些亮色的衣裳也都能穿了。迎春趕緊向恭敬王氏賀喜,王氏雖然心裡尚有萬般的愁緒說不出口,但也隻得受了迎春的恭賀。
這話一說完,迎春便與王氏相對無言,兩人一道,安安靜靜地坐著,都不知該怎麼開口才好,但又都覺得,如此這般安靜對坐,兩個人反而都很舒坦,很愜意。
石大娘在一旁“噗嗤”一聲笑,說:“迎春姑奶奶,你們府上那位璉二奶奶,與我們這位可是親姑侄,可那性子卻南轅北轍的,如今你們二位坐一處,卻是一模一樣的性子。我就瞅著是不是哪兒搞錯了,明明你們兩位該是親姑侄的才是。”
迎春與王氏各自抬頭,互視一眼,都忍不住笑了起來,彼此的距離頓時有拉近好幾分。
石大娘這時候便取出了事先給迎春備下的禮物,送給她說:“這是織金所新出的九件頭禮匣,姑奶奶拿去,自己留著賞玩,或是送人都行。”
織金所以前推過一次六件頭的禮盒,不賣隻送,裡麵盛的是扇套、檳榔荷包、跟頭褡褳、鑰匙袋、扳指套、鼻煙壺套,俱是男子所用之物。禮盒數量不多,在京總共送了不到一千套,但端的是供不應求,至今仍有人高價求購,卻往往求而不得。
這一次織金所所推的“九件頭”,卻全是女眷所用之物。裡麵所盛的乃是雞心荷包一隻、葫蘆荷包一隻、香囊一對、團扇一枚,並“像生花朵”四樣,分彆由紗、絹、通草、蠟瓣四樣材質,製成四季花色。除了頭上戴的花兒之外,所有織物都是由緙絲製成。送給迎春的這一匣,織料大多顏色嬌豔,花色也活潑。迎春見了,連忙向兩位長輩致謝。
“姑奶奶不用客氣,回頭若是有人問起,便提一句咱們‘織金所’,就承姑奶奶的情了。”
迎春知道“織金所”是鳳姐的產業,前些時候聽說薛家也入了兩成股在裡麵。薛家名下領著“宮花”的皇商生意,自有熟識的手藝人來做這些“像生花朵”,且能做得惟妙惟肖,與真花彆無二致。
迎春當即應下,隨即又遲疑起來:“我們太太那裡……”
她固然得了件好禮,隻是這禮盒裡的東西卻不大適合送給她的婆母馬佳氏。迎春過門數月,馬佳氏待她甚為體貼,她身子不爽利的時候也不要她立規矩,迎春心裡對婆母充滿了感激之情。
“知道啦!”石大娘登時打趣迎春,“自然還有給你婆婆的!”說著又推了個禮盒出來。這一盒,則是送給年紀較長些,喜歡顏色深沉些的女眷的,裡麵一樣的東西,但顏色大多是秋香色、藕荷色、蓮青色、象牙色之類,紋樣也多用“福祿壽喜”,“像生花朵”的顏色也更素淡些。
迎春見了大喜,比她自己得的那件禮盒還要高興些,趕緊謝了又謝。
石大娘也笑道:“好孩子,可見得是你疼你婆婆了。”
這次“織金所”有了上一次做禮盒的經驗,這一回推出的禮盒數量略多,而且分出了種類,有目標對象是閨閣小姐與年輕媳婦的,也有專供石大娘這樣年紀、或者更年長些的婦人穿戴的。
禮盒這次不再是贈送的了,而是定了個價往外發賣,指名一天發賣兩種各五十件,賣完為之。
這個時空裡,女眷所穿戴的貼身飾物,大多不從外麵購買,都是自己親手縫製。然而這樣的小物件,倒也少有人能尋到緙絲或是織金、泥金這樣名貴麵料,精工細作地縫製。再加上各種“像生花朵”做得栩栩如生,市麵上根本求不得。於是這禮盒一經推出之後,織金所跟前天天有人早起排隊,專門等候店家開業。
織金所每日一開業,當天所售的禮盒便一搶而空,甚至有人專門代為排隊,甚至搶購禮盒高價轉售的。後來織金所放出消息,說是已經在慢慢補足貨源,請各位主顧耐心等候。那市麵上的禮盒價格才慢慢降到正常水平。
一時迎春離開,正好有織金所的女掌櫃過來報賬,石大娘聽了那邊報的一個個數字,忍不住與王氏相視而笑,說:“說到底,還是女眷的生意好做。”
晚間石詠從內務府府署歸來,石大娘與他說起迎春來訪之事。石詠忙問:“娘,您說那賈二姑娘是不是真被丹濟大哥的家人欺侮了去?”
石大娘搖搖頭,納悶著道:“不像啊!二姑奶奶與她婆母當是處得還不錯。”
石詠仔細回想賈璉的交代,便說:“好像是有個貪財的大姑子。”
石大娘登時拉著臉,說:“詠哥兒,這內宅的事,不好輕易下斷語的。總要打聽清楚了才好。”
石詠對這些內宅的門道一竅不通,見母親板了臉,趕緊喏喏地認錯。隻聽石大娘說:“詠哥兒,內宅之事,最忌背後議論。畢竟眼見為實,耳聽為虛,在打聽確實之前,不要信那些風言風語。我們老石家的人,都不在背後說人是非的。”
石詠垂著手聽母親訓話,見母親說的在理,便一一都應下。
“不過你說得也不無道理。二姑奶奶那個性子,的確不是能拒絕得了人的。若真是有個牙尖嘴利的大姑子,倒是有些難辦!”石大娘想了想,說,“不過不妨事,娘想辦法去打聽。”
石詠謝了母親,回自己屋子,將丹濟與迎春的家事與紅娘的瓷枕聊了聊。紅娘聽了沉默片刻,道:“難,難,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