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出海(1 / 2)

李明鍇站在碼頭上仰望著“神農”號航空母艦。前世,他隻在“破浪”號和“戚繼光”號上訓練過,雖然也有機會近距離見識過072型兩棲攻擊艦甚至山東艦這樣數萬噸的艨艟巨艦,不過真正有機會登上一條現役航母,不論前世今生,都還是第一次。

因為隻是正常的短期出海訓練,碼頭上並沒有多少送彆的人群,隻有各種勤務的車輛和身著海魂衫的水兵們在忙碌地準備著出海前的事項,李明鍇和於海波各自背著一個雜物包走到了舷梯前。

舷梯口,一位年輕的中士已經等在那裡了,見到兩人後敬了一個禮,“兩位長官好,李明鍇中尉和於海波中尉是吧,我是張樹聲艦長的勤務兵王濤,請跟我來,艦長在艦橋等你們。”

“觀看一部電影,還是置身其中”,這是李明鍇前世看到的IMAX影院的宣傳,誠如斯言,近距離觀察一艘航母和登上一艘航母是截然不同的感受。

在如同小山的外表以下,航母內部的通道仍然是非常的緊湊,甚至有些逼仄,通道頂上各種裸露的管線有序地排布著,通道的牆壁上、每一個路口以及艙室門口,都有顯眼的白色油漆塗刷的通道序號、甲板層數等指示標記,即使這樣,仍然讓李明鍇有一種在迷宮中穿行的感覺。

穿過一道水密門後,視線突然豁然開朗,這是“神農”號機庫。作為帝國海軍最新銳的一型航母,“天帝”級綜合了前三型航母的經驗,采用了開放式機庫設計,長達160米、寬19米、高5.3米的機庫縱貫了兩層甲板空間,占據了航母內最主要的空間,三台巨大的舷內升降機分布在機庫的頭尾和中段。得益於全新的設計,標準排水量20000噸的“天帝”級航母擁有比排水量38000噸的“賀蘭山”號航母更大更高的機庫和幾乎一樣的載機數量。實際上,如果有必要,“天帝”級甚至可以通過在機庫中懸掛和飛行甲板係留方式讓自己的載機數量達到100架!

由於還在做著出航前的準備,機庫中並不算忙碌,隻有幾個地勤人員在對飛機做例行的維護保養,陽光從升降機和舷側的開口中透了進來,照在機庫中井然有序排布的艦載機上,一眼望去,尺寸較小,機身短粗,中單翼設計的是SF-3“海燕”式艦載戰鬥機;外形稍大,左右雙翼之間各有一根扁平的大型支撐柱的是SB-2“斑魚狗”式俯衝轟炸機;而體型最大的三座單翼飛機則是帝國海軍最新銳的ST-2“蒼鷺”式魚雷轟炸機,為了最大效率地利用有限的機庫空間,這些飛機互相交錯著、密集而有序排布機庫之中。

“‘神農’號上的第三艦載機聯隊是海航第二支換裝‘蒼鷺’的部隊,”王濤對兩人介紹道,“實際上,這次“神農”晚了幾天出港,也就是在等待換裝。”李明鍇點點頭,根據他從各種海軍內部資料上了解到信息,ST-2“蒼鷺”式魚雷轟炸機的性能已經和前世白鷹海軍在1937年列裝的TBD“蹂躪者”式魚雷轟炸機相當,在這個時空,絕對是全球最先進的魚雷轟炸機之一,對自己顛覆“大艦巨炮”時代的夢想,必然是極大的助力。

跟隨著王濤在航母迷宮般的通道中穿行了差不多10分鐘,終於到達了“神農”號的航海艦橋,張樹聲正斜倚著艦長座,聽取幾個艦上軍官的出航前的簡報,看見二人進來,他微微點頭,示意二人稍等。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