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一會,在向幾個軍官交代完工作後,他走到了二人的麵前。“司令和參謀長昨天和我交代過了,”互相敬禮後,張樹聲笑著對李明鍇二人說道,“我會全力配合你們這次調研。”
他招招手,把艦橋內一名同樣二十來歲的中尉軍官叫了過來,“這是‘神農’號的三副張鴻漸,接下來這幾天裡麵,他會協助你們完成這次調研。”
張鴻漸上前敬了個禮,“張艦長已經安排了,稍後我帶兩位去你們的船艙。未來幾天裡我會全程陪同二位開展調研,如果有什麼問題,可以隨時問我。”
“嗯,如果有什麼他不知道的,你們也可以詢問艦上任何一名官兵,我已經通知下去了,本艦對這次調研工作,沒有保密事項。”張樹聲補充了一句。
“嗚......”隨著響亮的汽笛聲,“神農”號迎著朝陽緩緩駛離金瀾灣碼頭,一同伴隨出行的還有“藥師”號重巡洋艦、“爨城”號輕巡洋艦以及“檳城”號、“密支那”號驅逐艦。在十多個小時的航行後,當天傍晚,“神農”號編隊在南中國海與前幾天出海的“太昊”號編隊會合,三艘航母和十餘條護航艦艇以雙縱隊形式在海麵上劃出兩條白色的長鏈。
“神農”號的艦島上,李明鍇扶著欄杆,環視著整個艦隊,夕陽映照下,大大小小的艦艇被投射成一個個深色的剪影,無論是艦艇上林立的炮管,還是高大的艦橋和桅杆,抑或是煙囪中重油鍋爐燃燒冒出的滾滾濃煙.......都散發著一種機械的美感,相較於李明鍇看慣的前世為了雷達隱身,日趨簡潔的艦艇設計,這個時代艦艇各種裝備層層疊疊堆砌的外觀,無疑更符合人們心中對武器的那種暴力美學的審美風格,也更具力量感和壓迫感。或許,這也是大艦巨炮主義者抗拒航母的理由之一吧。
接下來的幾天裡,李明鍇和於海波兩人在張鴻漸的陪伴下,走遍了“神農”號航母的幾乎每一個角落,詳細地了解了這個海上巨獸運轉的全部,觀摩了艦隊訓練的整個過程,實際上,在聶漢騫和黃克強的主持下,第七艦隊的三艘航母在去年完成了基本的艦載機起降和攻擊訓練後,已經開始通過互為假想敵的方式開展海空攻防演練了。
在張樹聲的建議下,兩人還分彆坐在“蒼鷺”和“斑魚狗”的機槍手位置,全程體驗了艦載機起降和攻擊的全過程。出於自知之明,李明鍇選擇了“蒼鷺”,隻是四平八穩的來了一次體驗飛行,而貿貿然坐進“斑魚狗”後座的於海波就沒這麼幸運了,在兩次從4000米高空以200節速度俯衝而下後,於海波幾乎把膽汁都吐了出來。所以,在晚飯前,張鴻漸暫時都隻用招呼李明鍇一個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