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鄭,今天不用來接我了。”李明鍇拉開車門的同時,對司機交代道。“對了,和我媽說一聲,不用準備我的晚飯,我今天應該會在外麵過夜。”
711研究所,全稱為帝國船舶重工鎬京精密儀器研究所。李明鍇這次來的是711所設在春城的分部,因為711所的魚雷試驗場就設置離春城不遠的優仙湖。
711所負責接洽的人員早早就在所內等著了,等李明鍇到來,一陣寒暄之後,隨即登上一輛軍用吉普車,往城外駛去。兩小時後,吉普車駛入了優仙湖岸邊的一處高牆圍繞的建築中。
“嘎”的一聲,吉普車在一棟紅磚的兩層小樓前停了下來。
“李明鍇中尉,歡迎啊。”李明鍇才下車,一群人就迎了上來,帶頭的是一個五十多歲,頭發花白的中年人。“我是這個項目的負責人程知禮。”
“程工,你好!”李明鍇也立刻還禮。雖然軍中其實多數時候並沒這麼拘禮,不過第一次見麵,必要的禮節仍然是不可或缺的。
接下來,程知禮給李明鍇介紹了一下711所的眾人,然後問道:“我們是不是先看一下樣品,順便介紹一下產品的情況?”
“都可以。”李明鍇點點頭,“客隨主便,我按所裡的安排來就好。”
隨即眾人進到了一間大會議室,會議室的前半已經被騰空了,擺著一條魚雷的樣品。
“中尉,這就是我們所最新研製的Y14型‘旗魚’航空魚雷了!”程知禮介紹道。“不同於海航現在使用的Y12型533mm‘虎魚C’,Y14不是從艦載魚雷發展來的,而是專門設計的航空魚雷,在目前大多數國家都還在使用450mm魚雷的情況下,為了增加魚雷的威力,我們直接采用了600mm的口徑。全雷重量1100公斤,長度4.3米,裝藥為300公斤高能炸藥,蒸汽渦輪驅動,航速33節,射程為5800米。”
“對不起,這些數據我能用本子記下嗎?”對航空魚雷方麵李明鍇並不太了解,他掏出一個本子準備和之前查好的資料做一個對比。
“哦,對不起,是我大意了,我們有大致的產品介紹。”程知禮吩咐旁邊的助手把一個小冊子遞給了李明鍇,上麵是Y14型魚雷的介紹,以及同國內外主要航空魚雷的參數對比,還有曆次試驗的數據統計。
“在提高魚雷的威力的同時,我們根據海航新一代魚雷攻擊機的特點,專門對魚雷的外形以及尾翼進行了優化,還加裝了377所最新開發的橫滾穩定器,所以新魚雷的發射條件大為放寬。”程知禮自豪地介紹道。“目前經過測試,‘旗魚’在從730米高度以760公裡/小時的高速投射仍然能夠保持很高的有效率,大超過老式的‘虎魚C’,後者的最大高度限製為30米,最大速度限製為200公裡/小時。”
“730米,760公裡/小時?這個數據是結果反複試驗確定的嗎?”李明鍇之前查過資料,他當然知道這個數字對航空魚雷意味著什麼。對艦載魚雷攻擊機來說,更高的投雷速度和高度,他們需要承受的防空火力強度和時間將大大降低,但是同時對魚雷的要求將大大增加。
與普通魚雷不同,航空魚雷是從高速飛行的飛機上發射的,通常要從數十米乃至上百米的空中投入海中,不僅要考慮魚雷在水中的運行狀態,還要兼顧在空中的飛行姿態,而且在入水的瞬間要承受猛烈的衝擊力,受慣性和重力的雙重影響,投射高度越高,入水速度越大,要承受水壓和入水衝擊也會更大,對於魚雷的堅固的結構強度和更有效的姿態控製能力相應就會大大提升。這也是為什麼“虎魚C”有著嚴格的投射高度和速度限製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