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帝王之術(2 / 2)

大唐天劫 賣擼的橘貓 4837 字 9個月前

由於種種原因,導致唐朝有個特點,西都長安和東都洛陽皆有皇宮,也有各種官僚機構,地位布局相差不大。

李隆基經常在兩地來回走動,眾人司空見慣,早就見怪不怪。

這場廢後風波鬨了幾個月之後,才慢慢平息下來。

可是,大唐江山出現了一絲裂痕……

這一日,李隆基上朝心緒不寧,不知是何兆頭?

下朝後,長安傳來消息,王皇後幽憤過度,病死於冷宮。

李隆基黯然神傷,心裡內疚萬分,但他要表現出強硬的態度,下令按庶人禮節安葬,便不再理會。

王皇後的死,徹底激怒了太原王氏。

這幾十年裡,太原王氏兩位皇後,皆被人所害,李唐皇族一再辜負太原王氏,無情無義,豈有此理?

與此同時,也得罪了另外幾大頂級家族,從而埋下了巨大的隱患。

畢竟,幾大世家互相聯姻,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自古以來,有一條不成文規定:“官之選舉,必由於薄狀,家之婚姻,必由於譜係。”

所以門閥士族,非常注重門第出身,強強聯姻,官官相護。

因為,曆來世家藏書豐富,掌握了知識學問,士族之間互相聯姻,將優良血脈傳承下去,如此循環源源不斷。

從而造成一種天然優勢,士族子弟從小受到良好教育,長大後多是官吏。

頂級世家隱藏的能量,完全難以想象,勢力遍布全國各地,滲入到各行各業,盤根錯節,遙相呼應。

東晉時期,王與馬,共天下,可謂婦孺皆知。

一個頂級豪門世家,與皇族勢均力敵,豪門世家盤踞的地方,就連皇帝都插不上手,反映出世家的龐大能量。

即便隋文帝開創了科舉製度,想要打破這種僵局。

然而,平民百姓子弟,根本接觸不到高等教育,也很少有人讀書求學,即使學有所成,無有家世背景,很難進入廟堂之上。

故此,科舉中榜之人,多是豪門貴族子弟,朝中的王公大臣,幾乎都是士族中人。

江山皇權更替頻繁,豪門世家穩如泰山。

哪怕皇帝也不敢輕易得罪豪門世家,況且李唐皇族出身於隴西李氏,本身也是名門望族。

然而,與那些傳統世家大族相比起來,李唐皇族也低了一等,即便是公主嫁入世族豪門,也要被人嫌棄門第不夠。

當年唐太宗李世民時常感慨道:“我老李家這麼多優秀兒女,為何不見豪門望族的人前來提親呢?”

他一氣之下,下旨修改《士族誌》,拔高李氏皇族地位,貶低打壓豪門世家,可是效果微乎其微。

而唐高宗李治曾經還下旨頒發《禁婚令》,禁止幾大豪門世家之間互相聯姻,企圖瓦解世族集團。

奈何!那些豪門世家思想根深蒂固,情願把女兒養成老姑娘,也不嫁給寒門子弟。

禁婚令,不但沒有起到什麼作用,反而給豪門世家做了一次免費的廣告宣傳,使得幾大世家名望地位更上一層樓,攀交者、依附者趨之若鶩。

由此可見,豪門世家的力量是有多麼可怕,成為任何一位頭腦清醒的皇帝,必須要麵對的實際問題。

李隆基本是一代雄主,當然也想解決這個隱患問題,如今江山穩固,所以趁著這個機會,先拿太原王氏開刀。

自此以後,太原王氏與李唐皇族決裂,從而拉開了權力遊戲的序幕。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