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身聽不懂唐譽的話,隻聽懂了怨氣太重這四個字,不斷朝唐譽磕頭:“求你救救他,求你救救他……”
唐譽沒有說話,他翻看了一下原身的記憶,在簽下萬民書時,原身還隻是個十三歲的孩子,且因為身染重病,一直未曾上過學,根本不識字。
不過在人給錢讓他簽字時,他還是機警地問了一句,這是乾什麼的。
原身聽過,有些人牙子專門蒙騙那些不懂事的孩子,讓他們簽下賣身契,然後人牙子就能名正言順的將他們送給彆人做奴隸。
那人說,這是請-命書,隻要簽的人足夠多,蘇縣令便能升官。
原身信了。
在又能得到治病的錢財,又能報答蘇縣令的前提下,他自然是毫不猶豫的簽了。
等來的,卻是蘇縣令問斬的消息。
百姓嘩然,甚至準備去劫法場,官兵卻拿著那萬民書說事,說如果他們動了,那就證明這萬民書上的罪狀乃是假的,但這萬民書已經被呈到了聖上麵前,如果他們否認了,那有罪的就是他們了。
欺君之罪,當滅九族。
在這個前提下,百姓們沉默了,親眼看著鍘刀落下,鮮血飛濺。
原身當時因為一場突如其來的雨,又病了,等他知道事情始末時,蘇縣令已經被殺了。
愧疚、後悔這些情緒無時無刻都在折磨著他,以至於在得了錢財本來有望治好的病症也越發嚴重,不過還沒等他病死,便因承受不住蘇縣令回城時的怨氣而亡。
不過在此刻,他心情卻是放鬆的。
直到死去的百姓,也開始同樣恨起了蘇縣令。
他們不知始末,在有錢拿的情況下,不過是舉手之勞,他們為何不做?就算有罪,也罪不至死,他們可以為了縣令而死,可誅九族啊!他們上有老,下有妻兒,難道他們能為了他一人,便放棄了全家人的性命嗎?
就算有罪,但這難道不是情有可原嗎?
可蘇縣令還是恨,恨這滿城的百姓,而含冤而死的百姓也怨,怨他不分青紅皂白便殺了這滿縣城的人,稚子何辜?不識字的老人何辜?
他們互相怨恨著,讓這臨江縣生生成了一片鬼獄,裡頭的人,沒有一人能超脫,都被永遠困在了其中無論是道士還是和尚,都沒能消弭其中的怨恨,反倒是他們死了不少。
於是從此以後,哪怕是偶然路過的遊商,也離這臨江縣遠遠的。
原身分辨不出這其中誰對誰錯,他隻知道,他對不起縣令,他想救他,縣令生前那麼好,他一定不願意自己死後變成這樣,永世不得超生,這是多嚴重的後果啊?他本不該承受這些,他死後,應當有人建祠立廟,應當被鬼所敬,應當投生到富貴人家。
而不是像現在這樣,終日沉浸在仇恨當中,永遠也無法走不出來。
沒有報仇的快樂,也不想放手,隻與這滿城的百姓互相折磨著。
唐譽覺得,原身的這個要求,有點難。
或許縣令一開始沒想明白,但他後來難道不知道很多百姓都不識字嗎?他是知道的,可他依舊恨。
恨那些知情卻保持沉默的,恨在刑場上,威脅之下,竟無一人敢反抗。
真的不是不能嗎?
隻是他們覺得,沒必要為他付出代價而已。
那他算什麼?他為他們所做的一切,又算什麼?
他難道沒有父母嗎?他在家中尚有老母的前提下,不依然敢冒險為他們謀福利,為什麼他們就不能?
蘇縣令隻覺得可笑,他覺得自己生前所做的一切,都不過是個笑話。
人心皆向私,他甚至不明白,自己為什麼要向公?
他不結黨營私,不同流合汙,也許反而是個錯誤,一群背信棄義之人,該殺!當殺!
蘇縣令無法釋懷這一切,隨著時間流逝,這種怨恨反而越來越重,越來越濃,因為這群人,竟然還恨他。
多可笑,明明是他們害死了他,卻反而怨他死得不夠徹底?
作者有話要說:感謝在2020-05-2922:37:35~2020-06-0123:18:48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沐熙10瓶;璞霈2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