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師生存指南》全本免費閱讀
雖說隻是片刻,可該看清的人怎麼也能看清了。
不免得人頭攢動,議論紛紛。
“女娘?不是說科考隻能是男子參加嗎?這姓宋的是科考出身,我沒記錯啊!”
“你當然沒記錯,這可是欺君之罪。”
“不過到底是個女娘……”
方家小郎君一動未動,目睹了如此場麵,哪裡還敢動。
欺君之罪,對於天子親信而言,是多大的罪過。
宋時書這頭發一掉,讓打起來的一幫人迅速散開,紛紛向後退去,她向九原客棧又走了兩步,剛好對上裴邵生的眼神。
昨日顧離向她說,事情已經交給了裴邵生去辦,可如今瞧這眼神,怕是都不知她的身份,更不知這裡麵還有她的緣故。
此時,那書生還是挺直脊背:“侍郎大人,既然這位郎君不肯道歉,此事便作罷吧!”
目的已經達成,自然沒有爭論下去的必要。
宋時書站在九原客棧前對這些即將參加科考最好能站在未來朝堂上的書生們道:“諸位,科考乃是我朝百年來的大事,容不得任何人造謠生事,今日所見我當稟明陛下以論懲處,還望諸位潛心讀書,以待來日,他日立於朝堂,能讓今日之事不再發生,天下學子當以家國立身,哪怕一介布衣,也應做君子,做忠臣。”
這話說完,當場還真是沒人敢言,畢竟皇城衛常年名聲在外,也實屬正常。宋時書又撇頭看向那位書生問:“敢問郎君姓甚名誰,家住何方?”
那書生道:“在下周淩之,渠州人士。”
渠州?宋時書心中猛然一顫,怎會這麼巧?她仔細看著周淩之,江南人大多皮膚白,周淩之也不例外,不過這板正的樣子,在如今秦家管理的南部算是罕見。
周淩之衣服寬大,卻依稀能望見這身素衣之下的人是怎樣的品行。
隻不過這人知不知道自己在顧離的局中,可就不得而知了。
“原來是周郎君,既然郎君不再計較,那我也不再逗留。”說完,宋時書又走到方家小郎君身旁,“走吧!我送郎君回府?”
料想這姓方的也不敢不答應。
“是。”方家小郎君連忙低著頭遠離了九原客棧一幫人。
說罷,宋時書帶著皇城衛的人還有方家小郎君離去,再待下去,還不知會引來什麼人,若是禁軍再來插一腳,事情可就不是那麼容易收手。
隻是一旁百姓議論紛紛,隻怕這京師又要鬨騰幾日。
皇城衛都是她的人,她自是不擔心,雖個個麵露疑惑,卻也沒人敢上前詢問。此後,就看李珩願不願意為救她賭上一把了。
宋時書一路將人送回了方府,那吏部尚書可不是個好惹的,且是個極其迂腐的人,想來顧離安排裴邵生找上方家也有這方麵的緣故。
方府的人一看是自家郎君,迅速迎了上來,再一看旁邊的皇城衛,又連忙拉著他們的小郎君往後退去。
宋時書看著方府偌大的牌子,她與吏部還是第一次打交道,不過都一樣,滿朝文武,反正大多都不是李珩的人。她對著方家小郎君道:“小郎君,我好歹送了你一程,也不說個‘謝’字?”
人怕是還沒從九原客棧門口反應過來,聽得此話後趕忙低頭道:“多謝侍郎大人。”
“不謝。”宋時書還是應了聲,隨後轉身離去,再不走,隻怕吏部尚書就要出來了。
方家雖不是世家大族,卻也在京師立足多年,算不上是誰的人,但也一直對李珩年幼無知不滿。吏部尚書與秦亥亦有交集,不是完全依附,也算是秦家一黨,以吏部尚書的為人,根本不可能與女子站在一處。
隨著宋時書的離開,方府的人也趕忙將他家小郎君扶了進去,不過幾步,吏部尚書就走了出來。
“郎主,是皇城衛的副使送小郎君回來。”
吏部尚書兩鬢斑白,雖迂腐,卻也是個疼愛兒女的人,自己扶著他兒子走了進去。
方家小郎君進去後坐在椅子上不敢說話,直到吏部尚書開口問:“你怎麼回事?平日在京師給我惹麻煩也就罷了,怎麼敢去惹皇城衛的人,你知道那都是些什麼人嗎?還讓皇城衛的副使親自送你回來,你……”